詩酒緣
詩酒緣
中國的酒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詩文化源遠流長且相依相隨。有人云:酒興、詩興可讓人把孤獨、寂寞、憂愁、傷痛揮去,如天馬行空一般毫無羈絆的自由奔放,毫無遮掩的痛快地抒發(fā)內(nèi)心的愛與憎。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詩,無酒詩不雅,酒興燃燒著詩興,詩興助著酒興,詩酒相互映襯,詩酒之緣如一對美麗的姊妹花。酒圣杜甫詩云:寬心應(yīng)是酒,遣興莫過詩?!熬婆笤妭H”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寄托。酒仙李白在《將進酒》中說:古來圣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香。醉吟先生白居易留詩兩千首,其中飲酒詩就有九百首,有謂:“李白斗酒詩百篇”?!熬剖ァ薄ⅰ熬葡伞?、“醉吟先生”之作可謂千古絕唱回響后世……詩為酒、酒為詩融洽著詩與酒的不解之緣。
翻開中國古文化的代表作《詩經(jīng)》,其中就有古人吟唱的“陡彼高崗,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傷傷”?!笆芦@稻,為此春酒”等。酒文化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從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文化娛樂到飲食及養(yǎng)生保健都占有重要位置……曹操的:“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煮酒論英雄”、“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陶淵明的“酒中有深味”;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莫停杯”、“舉杯邀明月,對影 成三人”、“會須一飲三百杯”;白居易的:“百歲幾回同酩醉”、“金杯翻污麒麟袍”;孟浩然的“把酒問桑麻”;蘇軾的:“把酒問青天”、“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酒酣胸袒尚開張”;李清照的:“沉醉不知歸路,一曲新詞酒一杯”、“共將詩酒趁年華”;元好問的:“人若不解飲,傷病從何醫(yī)”;毛澤東的:“吳剛捧出桂花酒”、“把酒酹滔滔”。他們在酒氣中揮灑著才氣、酒花里飛舞著詩魂。古今中外,愛喝酒的文人墨客枚不勝數(shù)。唐代詩人飲酒是基本功,他們把酒喻為“雙美”飲出了詩情、飲出了學(xué)問、飲出了哲理、飲出了人生。
翻開遼化重陽詩社二十年來的五部詩集,里面也飄逸著一陣陣醉人的酒香。老社長徐萬仁在他的詩集《寸草吟風(fēng)》里:“醉吟謫仙句”、“呷盅老酒,檢點繡詩囊”、“酒醉衷腸,詩醉湘江”、“舉樽再奏新歌調(diào)”、“詩酒常逢同入醉”、“瓊漿玉液早盈樽”、“把酒東籬嘗紫蟹”、“清醇豪飲萬山江”、“共醉夕陽須淡酒”、“詩酒豪情甜滿喉”;再看吳貴卿老師的:《快樂酒吧》更是酒香四溢。他的“韻滿金杯,融入濃酒,驚闕酒盈觴”、“酒醉誦新聲”、“”醉了詩朋畫友”、“醉里上詩峰”、“淡酒助清吟”、“我欲開懷一暢飲,卻流豪興壯塵寰”;再讀尹玉萍老師的《詩酒緣》她寫到:“一盞初醉香滿園,三杯將進艷紅腮”、“杯酒暢,戲詩狼”、“荷池醉酒尋幽”、“把酒吟風(fēng)比太白”、“清姿醉臥香風(fēng)里”、“狂歌對酒酒猶酣”、“情牽萬物同一醉,老卻風(fēng)華奈我何”。從他們的詩詞里我都嗅到了飄溢的酒香、感受著深深的情愫、體會到濃濃的愛意。他們的字里行間有酒的熱烈、有詩的輕靈、有情的奔放,詩酒之緣凝結(jié)成一體——情系東籬、韻繞東籬、韻暖東籬。
飲酒時想起詩,賦詩時想起酒,詩與酒幾乎結(jié)下了天生的緣分。李白無酒不詩,他自稱“酒中仙”,人們也尊稱他為“酒圣”。就連現(xiàn)代的酒店有的還掛著“太白遺風(fēng)風(fēng)”、“太白酒家”的招幌,廳堂里掛著李白不朽的詩句??梢娎畎椎脑娋平o后人留下了多少傳奇的故事,也讓人生出太多太多的遐想。至于酒與詩究竟有多么神奇的魅力,筆者尚未有太多太深的感受。有可能是酒后吐真言、酒中見真情,以酒說詩興味真吧,也或許在酒中能尋到一個自信,自尊、自愛、自立的自我,尋到一個不受束縛、不受限制的自由天地。我雖愛酒也喜詩,但沒有李白之量、李白之才。一旦喝上二兩卻也能激發(fā)出一點兒寫詩的靈感,再喝上二兩就敢“直言不諱”,再喝上二兩臉上的遮羞面具也就幾乎“蕩然無存”了,能胡謅出幾句拙詩來以自娛自樂或給酒朋詩友助興……
詩與酒似乎有一種天生的緣,能燃起火花放出異彩。李白在醉草蠻書時,楊貴妃給其磨墨、高力士給其脫靴,可算是李白一生詩與酒的快事吧,也給后世留下了一段“詩仙”、“酒仙”的千古佳話。我相信詩酒之緣將永遠會凝結(jié)在一起不分離。我如今在桑榆暮景里,既喜詩也愛酒,我將在詩與酒的樂趣雅興中走向回歸自然之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