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里
進省城十幾天,每天生活在城市,行走于城市,感受著城市,享受著城市。不過城市畢竟是城市,不像生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那樣,讓人自然地融入,而只能算是硬生生地嵌入。對于城市的噪音,污染,擁堵,當然還有花費,都是那樣地不適;就是城市的豪華,美麗,排場,以及豐富繁茂,也覺得沒有想象的那樣好。到是時而看到的晴天,不時來點兒小雨,或者從醫(yī)院窗口望過去濤濤不絕的黃河,黃河兩岸的翠綠,山上的松林,或者路邊迎著晨光活動的老人,河岸邊上與人、樹、水、山交相輝映的水車廟宇雕塑等,讓人能感受到城市的氣概和它原本能有的大氣與古老,風(fēng)情與歷史。也許,城市給人的就是這樣一種積累的富足,這樣一種雜沓的豐盛,或者那樣一種多樣的缺憾。
人總歸是由骨子里的東西來決定的。踩在木地板上,躺在城里寬大綿軟的床上,夢還是鄉(xiāng)里弟兄朋友的。今天中午的夢就是和弟兄幾個在一起吃飯的情景,還有孩子們上學(xué),騙子如何到處行騙,環(huán)境沒有離開鄉(xiāng)土。說夢是思想的反映,我想不起這些時候思想中有過夢里的東西。這些日子在陪伴著妻子住院療病的日子里,在大把大把往醫(yī)院里扔錢的當兒,在盼著妻子盡快痊愈的時候,沒有更多的心思想其他。但是,夢里還是照舊把我思想深處的東西翻騰出來。也怪,就在夢里回家的時候,是遠在千里之外母親的電話叫醒了我。她問候妻怎樣,問我什么時候能回去,回不回老家。母親,遠遠地牽著我的心呢,鄉(xiāng)下老家,永遠地植根在我的心底!
城市的好當然是不能抹殺的。比如岳父家所在的小區(qū),就是一處名符其實的花園。這個花園不同與別處的,還在于它的精致。那花,軟黃淡粉,艷而不俗;那樹,高低相間,紅黃相配;那草,形形色色,齊整劃一;那石,或巨如犀牛臥草,或?qū)永蹃y石在溝;那水,高處平湖,低處喧虺;那路,彎延曲折,處處通達。一棟棟樓房掩映其中,錯落有致,俊秀挺拔。據(jù)宣傳的標語顯示,這是這座城市里最優(yōu)秀的住宅區(qū)。當然,我也沒有看到過比這更好的住宅區(qū)。朋友買房,看過來也說確實不錯。其實,我覺得這里的最好處就是把人居環(huán)境盡可能地和自然鄉(xiāng)村環(huán)境相銜接,把南北東西各方生活中精華的景色匯集一起。然而,這都是以付出工人的巨大勞動和業(yè)主不菲的金錢為代價的。路永遠在補,樹木花草永遠在換、在修剪,水得靠電泵來流動。保安清潔,永遠不離左右,像極了保姆。對了,城市住宅小區(qū)是保養(yǎng)出來的,城市也像是靠人在保養(yǎng)園里養(yǎng)著的。城市與鄉(xiāng)村,人工與天然,區(qū)別就在這里:一個的美貌是風(fēng)雨自然,不用打扮,不用破費;一個的美貌全靠錢物人工,巧妝打扮,耗費工力。
于是我們知道,城市生活是需要錢支撐的,城市是有錢人的。你看,那些寒暑風(fēng)雨中等候在城市路邊找活的人們,那些辛苦出力流血流汗的人們,那些焦灼地等候在醫(yī)院候診大廳衣著過時啃著干糧的人們,那些在各個豪宅樓臺建設(shè)工地不舍晝夜勞作的人們,那些黑夜清晨清掃馬路收拾小攤趕路進城的人們,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如同墊在一棟棟大樓下的基石一般,撐起這個城市大廈的輝煌。但是他們極少有人能享受到這個城市的豐裕與給予,比如保險醫(yī)療低保等等。他們的低收入,成就了這個城市享受著的那一層人;他們的卑微的勞動,營養(yǎng)著這個城市不斷涌現(xiàn)的欲望。而那些搖著扇兒的,喝著茶的,開著特權(quán)車招搖過市的,不見風(fēng)雨等著收錢得好處的,卻很少知道他們的日子是怎么一回事。
行走在城市里,最好的時候就是清晨溜彎兒走到城市邊緣接近鄉(xiāng)下的地方。那里的綠,才是真正的綠;那里的山色水面,才是真正的源自自然。如果能遇到農(nóng)家在田地上耕作的場景,能看到田地上生長的莊稼蔬菜,能看到一幅活生生的農(nóng)耕圖,那就是一種不得不喜出望外的幸事了。城市,永遠是一個遙遠的符號,即使讓我置身其中。
曾經(jīng)向往的城市,走進來才知道它光鮮里的隱憂,霓虹燈下的黑暗,于是,懷念就在不知不覺間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