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話》(連載)十六、花的結構
《花卉趣味百話》(連載)
陳宣章陳瓏玥編著
十六、花的結構
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近25萬種,其中約17萬種生長在熱帶。熱帶美洲約8萬種,熱帶亞洲4萬種,熱帶非洲3萬5千種。
花是被子植物繁殖器官。一朵完全花由六部分構成:花柄、花托相當于枝的部分;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相當于變態(tài)葉,合稱花部。一朵花四部俱全稱完全花,缺少任一部分則稱不完全花。雄蕊、雌蕊產(chǎn)生生殖細胞,為能育附屬物。苞片、萼片、花瓣為不育附屬物。
1。花柄即花梗:花和莖短柄相連,使花展布在顯著位置?;ū虚L短,也可有分枝稱小梗,頂端著生一花。垂絲海棠花梗很長;貼梗海棠花梗很短;有些植物無花梗。花梗的結構和莖相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2。花托:花與莖連接處由節(jié)與節(jié)間組成。節(jié)上生著花的能育與不育附屬物。因節(jié)間縮短和受抑制,節(jié)常擁擠一起,使花托顯著變形。因此,它形狀、大小和結構都不象莖?;ㄍ猩喜挥糠挚陕菪蜉喩嘏帕性谝黄稹]喩帕袝r,上下輪常交替排列。有的植物的同一類器官,如:花瓣,可形成兩輪或多輪,稱重瓣花。
苞片:花或花序基部著生的變態(tài)葉,一般葉狀或鱗片狀、綠色,保護花芽或果實。常把包著花或花簇的一輪苞片稱總苞,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稱小苞片??偘螤詈洼啍?shù)是種屬鑒別特征之一,如:菊科頭狀花序基部有多數(shù)綠色總苞片;魚腥草為四枚白色、花瓣狀總苞片;天南星科花序外為一片大形總苞片,稱佛焰苞。
3?;ㄝ啵夯ü谧钔饷婢G色被片的總稱?;ǘ湮撮_時,它保護花蕾,形狀構造近似葉子或苞片,多為綠色厚葉狀。它被視為變形葉子。萼片一般輪狀排列,但毛茛科等為螺旋排列。烏頭、白頭翁等花萼特化成大而色艷的瓣狀萼(類似花瓣)。委陵菜、草莓等除花萼外,外面還有一輪綠色瓣片(副萼),相當于苞片。花萼也可與退化花瓣結合,也可極度退化成細齒、鱗片、刺毛或小突起。受精后,花萼脫落或宿存,宿存的花萼保護果實發(fā)育。
4?;ü冢阂彩侨~性器官,保護花蕊,常比萼片大,分裂成片狀,稱花瓣?;ü谑腔ㄖ凶罹喵攘Φ牟糠郑鹫幸ハx傳送花粉的作用。人們欣賞荷花、梅花、牡丹等花卉的艷麗色彩,都是觀賞花冠?;ㄝ嗪突ü诤戏Q花被?;ò甏笮『托螤钭兓艽?。有的很大,有的相當細小,甚至退化成鱗片、刺毛或各種腺體。風媒花的花被不明顯,或綠色或近無色。
花瓣彼此分離的叫離瓣花,如:桃花、毛莨;花瓣以不同程度連合的叫合瓣花,如:牽?;ā⑶鸦??;ò晷螤畲笮∠嗤?,并作整齊輻射狀排列的稱整齊花,如:桃花;花瓣形狀大小不同,兩側對稱排列的稱不整齊花,如:蠶豆花。
根據(jù)花瓣形狀大小及連合程度不同,分成:①十字形花冠:花瓣4個,彼此分離排列成十字狀,如:油菜。②蝶形花冠:花瓣5個,最上面一個最大像旗子叫旗瓣,兩邊兩個像翅膀叫翼瓣,下面兩片最小,稍合生形如龍骨叫龍骨瓣,如:大豆、洋槐。③漏斗狀花冠:5個花瓣連合,花冠下部筒狀向上擴展如喇叭形,如:牽?;ā"芡矤罨蚬軤罨ü冢夯ò旰铣梢煌矤罨蚬軤?,如:向日葵花盤中央的小花。⑤舌狀花冠:花冠下部為短筒,上部向一邊張開成一片舌形,如:向日葵花盤周邊的花。⑥鐘狀花冠:花冠筒短膨大如鐘形,如:桔梗。⑦輻狀花冠:花冠筒短,裂片平展如車輻,如:茄子花。⑧唇形花冠:花冠形如嘴唇(二唇形),上部兩裂片合生為上唇,下面三裂片合生為下唇,如:益母草。
唇形、舌狀與蝶形花冠呈兩側對稱。其余五種為輻射對稱。也有些花(如:美人蕉)是不對稱的。每一種植物的花都有一定的樣式,這是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jù)。
5。雄蕊群: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總稱。每個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ㄋ幵诨ńz上著生方式分:①全著藥:全部著生于花絲,如:蓮;②基著藥:僅基部著生于花絲,如:莎草、小檗;③背著藥:背部著生于花絲,如:油桐;④丁字著藥:背部中央一點著生于花絲,如:小麥,水稻;⑤廣歧藥:藥室完全分離成一直線并著生于花絲,如:地黃;⑥“個”字藥:藥室基部張開,上面著生于花絲。
每個花藥有兩個藥瓣,每個藥瓣有兩個花粉囊,含花藥壁和產(chǎn)生小孢子的藥室(孢子囊)?;ㄋ幈诎l(fā)育后期,由表皮層、藥室內(nèi)壁、中(間)層和絨氈層等4層細胞組成。每個孢子囊中有許多小孢子母細胞,分裂后產(chǎn)生小孢子。每個小孢子(核)又分裂一次,形成一個大的營養(yǎng)細胞(或稱管核)和一個小的生殖細胞(核),這時花粉粒(即雄配子體)基本成熟。成熟花藥開裂前,藥室之間分隔可能已破裂,四個孢子囊的花藥即變成兩個花粉囊?;ǚ哿<磸拈_裂的花藥中釋放出來?;ㄋ庨_裂方式:①縱裂:沿兩個花粉囊交界處縱裂,如:油菜、牽?;ǎ虎跈M裂:沿花藥中部橫裂,如:木槿、蜀葵;③孔裂:花藥頂部小孔狀裂口,如:茄、番茄;④瓣裂:花藥側壁裂成數(shù)瓣,如:樟樹、小檗。
雄蕊數(shù)目、形態(tài)特征常做植物分類鑒定依據(jù)。植物較原始類群,雄蕊數(shù)目很多,并排成數(shù)輪;較進化類群,數(shù)目減少、恒定,或與花瓣同數(shù),或幾倍于花瓣數(shù)。一朵花如有4枚雄蕊,2長2短,稱二強雄蕊,如:唇形科和玄參科;如有6枚雄蕊,4長2短的,稱四強雄蕊,如:十字花科。雄蕊花絲或花藥常有并連現(xiàn)象,如花藥分離而花絲聯(lián)合成一束,稱單體雄蕊,如:蜀葵、棉花;花絲并聯(lián)成兩束的,稱二體雄蕊,如:蠶豆、豌豆;花絲合為3束,稱三體雄蕊,如:連翹;合為4束以上稱多體雄蕊,如:金絲桃和蓖麻。如花絲完全分離,而花藥相互聯(lián)合,稱聚藥雄蕊,如:菊科、葫蘆科。
6。雌蕊群:一朵花雌蕊的總稱。雌蕊位于花中心,由著生胚株的心皮組成。心皮是組成雌蕊的基本單位,一朵花可能一心皮或多個心皮組成雌蕊群。心皮是葉子的變態(tài)。心皮包卷后、相接部分形成一條腹縫線,而相對的一邊,即心皮的中肋處為背縫線。
雌蕊分子房(基部能育、膨大部分)和上面不育部分(花柱和柱頭)。子房分:①上位子房:底部與花托相連,這種花稱下位花,如:毛茛、金絲桃;②下位子房:子房下陷于花托并與花托完全愈合,這種花稱上位花,如:南瓜;③半下位子房:子房下半部與花托愈合,這種花稱周位花,如:甜菜。有的周位花的花托多少擴大成杯狀或壺狀,子房生在中央,花被和雄蕊圍著子房仍是上位子房,如:桃花。所以,周位花可有上位子房或半下位子房。
據(jù)雌蕊心皮數(shù)目和結合方式分單雌蕊和復雌蕊兩大類。單雌蕊(離生心皮雌蕊):一朵花僅一個心皮構成的雌蕊,如:大豆,桃;也有一朵花由多數(shù)彼此分離的單雌蕊,如:毛茛、草莓。復雌蕊(合生心皮雌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心皮聯(lián)合形成,其中子房合生,花柱與柱頭分離,如:蓖麻、石竹;有子房與花柱合生、而柱頭分離的,如:棉花、向日葵;有子房、花柱和柱頭3者全部合生,如:油菜、柑橘。從系統(tǒng)發(fā)育觀點看,單雌蕊比較原始。
柱頭位于花柱上端,表面粗糙而有粘液,是受粉的地方。子房內(nèi)有一個或數(shù)個胚珠。胚珠著生處為胎座。胎座分:①邊緣胎座:單心皮、子房一室,胚珠著生在心皮腹縫線上,如:豆類;②側膜胎座:兩個以上心皮構成子房,胚珠著生于心皮邊緣,如:油菜、黃瓜;③中軸胎座:多心皮構成多室子房,胚珠生在子房中軸部分,如:棉花、柑橘;④特立中央胎座:多心皮構成一室子房,胚珠生在與子房壁分開的中軸上,如:石竹科;⑤基生胎座:胚珠生在子房基部,如:菊科;⑥頂生胎座:胚珠生在子房頂部,如:瑞香科。
胚珠由珠被和珠心組織組成。每個胚珠有一個大孢子母細胞,經(jīng)分裂后形成4個大孢子,其中3個很快退化,只有1個大孢子經(jīng)數(shù)次分裂,產(chǎn)生多細胞的胚囊(即雌配子體)。
此外,花各部分的基部往往具有蜜腺,稱為花內(nèi)蜜腺。
一朵花中有雄蕊和雌蕊,稱兩性花;有的花只有雄蕊或雌蕊,稱單性花(雄花或雌花),如:櫟樹和柳樹的花。如雌花和雄花同在一株上,稱雌雄同株,如:櫟樹;如雌花和雄花生在不同植株,稱雌雄異株,如:柳樹。有的植物同一株中有兩性花、雄花與雌花;而有的植物,既有兩性花植株,也有雌花植株與雄花植株,如:獼猴桃。
花模式和花程式:各類花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可用花的橫切面圖解來表示,稱為花模式。也可用某些符號及數(shù)字列成的公式表示,稱為花程式?;ㄝ郖、花瓣C、雄蕊A、雌蕊G、花被P;∞表示數(shù)目很多;+表示排列一輪以上;()表示聯(lián)合;G字上面、下面或上下面加一橫線,分別代表下位子房、上位子房和半下位子房;冒號“:”前為心皮數(shù),后為室的數(shù)目?;ǔ淌角坝?,代表輻射對稱花;↑代表兩側對稱花?!獯泶苹?,♂代表雄花,“”表示兩性花。例如:棉花的花程式為:K(5+3),C5,A(∞)G(3-5:3-5)。
花瓣通常絢麗多彩。不完全花缺花萼、花瓣甚至兩者都缺,但它的花萼、苞片等有的也具艷麗色彩。有些花卉的花冠退化或變小,也不美麗,人們欣賞的“花朵”并不是真正的花,而是變態(tài)酷似花冠的苞片、花萼和雄蕊。它們五顏六色,形態(tài)迥然,代替花冠招引昆蟲傳粉。例如:被譽為中國鴿子樹的珙桐,花較小,紫紅色,排成圓頭狀花序生于枝端,花序基部兩片乳白色苞片,像舒展雙翅的白鴿;天南星科馬蹄蓮真正的花很小,黃色肉穗花序外包美麗的佛焰苞,這不是花冠,而是總苞;圣誕花真正的花像花蕊,每朵花連著一片紅色鮮艷的花瓣樣苞片;還有九重葛(三角花)的花很細小,黃綠色,貌不驚人,三朵簇生于三枚大苞片內(nèi),卵圓形苞片艷麗,為主要觀賞部位狀,有鮮紅、橙黃、紫紅、乳白等色,還有單瓣、重瓣之分。紫茉莉的漏斗狀“花朵”并不是花冠,而是花萼;一串紅,花開一二周就脫落了,但艷紅花萼卻久不凋落,人們誤認它花期很長。美人蕉的花十分誘人,而“花瓣”竟是5枚退化的雄蕊。它們排列有次序,3枚直立在后方招引昆蟲,l枚彎曲向前(唇瓣)供昆蟲采蜜時停歇,1枚位于花中央,有黃色斑點,邊上保留半個花藥。美人蕉的萼片與花瓣各3片,花瓣失去鮮艷色彩,僅在花蕾期保護花蕊。含羞草花冠無鮮艷色彩,僅保護花蕊,而它的雄蕊卻色彩艷麗。還有許多植物具有這種似花而不是花,不是花又勝似花的變態(tài)器官。
1752年,瑞典植物學家奧斯伯克乘船前往中國路經(jīng)爪哇時,他看到一株樹桿上生長出很多美麗的花朵。作為一個對熱帶雨林無知的北歐植物學家,他確信發(fā)現(xiàn)了無葉的寄生植物新種,并把這些花命名為寄生楝。其實,那并非寄生植物新種,而是那株樹木莖干上自身開出的花朵。這個現(xiàn)象后來被稱做老莖生花。
除老莖生花外,有些樹木老枝生花,有的樹木(如:棕櫚類植物)不僅莖上長花,而且形成一個巨大下垂花序,叫鞭花。枝花和鞭花也同樣是樹木對昆蟲傳粉的一種特殊適應。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50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