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岳陽樓
讀初中的時候就聽老師講起過 “洞庭魚米鄉(xiāng)” “八百里洞庭” ,由此我對 洞庭湖產(chǎn)生了美好的渴望。 那年有幸我廠廠長派我與老工人石文滔去了湖南.調運茶葉,圓了我的夙愿.到了岳陽市顧不上吃午飯,我便乘車匆匆一口氣爬上岳陽摟.看著美麗的洞庭湖旁邊的岳陽樓。它雖不高,但建筑莊嚴,巧奪天工,氣勢恢宏,,朱紅黑漆已隨著歷史變遷逐漸褪色,積淀了幾千年來的 中華文化,在湖湘大地上熠熠生輝,吸引了中外游人迢迢萬里爭相趕來。樓上小憩片刻,我便走了下來.大門,有四個大字立即映入了我們的眼簾: “飄逸俊秀,鏗鏘有力的"巴陵勝狀"四個大字不禁令我贊嘆。我想當年這位大師一定心中激昂澎湃,才揮筆題下了這四個大字!而今看到的琉璃瓦和朱紅色的 大墻有些現(xiàn)代重新涂抹痕跡,數(shù)不盡的亭臺還有綿延的城墻。展現(xiàn)在我面 前,前邊五座不同的塔樓,顏色單一,但風格顯然各具不同,為了更深了解岳陽樓的歷史,我主動找那解說員與我交談, 她激動地告訴我這五座塔樓都是岳陽樓的前身,分別是各個 不同朝代時期所建的形狀,記錄了岳陽樓每一段故事,。 穿過彎彎曲曲的小路和亭臺,金黃色的琉璃瓦和翹首的飛檐在樹木樓閣的 掩襯下慢慢地露了出來,這便是現(xiàn)在的岳陽樓了。岳陽樓總共三層,每層都是金 光閃閃的琉璃瓦,飛檐翹首,而底層是朱紅色的門窗和大柱,顯得十分古樸。百 年來,風雨飄零,巍峨不動。遠遠望去,就像一只大鵬蹲踞在湖邊,默默地守護 著洞庭湖。 聽她講到三國時代,我又再次登上岳陽樓, 叉腰遙望高站在三國時期吳國都督周瑜的閱兵臺,微風吹來,臺下那古 老而斑駁的石階象被風翻開的一夲夲泛黃的線裝書,書寫著當年的風霜故事,,當年的刀槍聲,喊殺聲,聲聲震耳,木船如織,火光沖天 ,我已陷入其中,,仿佛進入三國時期,洞庭湖一片蒼茫,城墻冒著硝煙。戰(zhàn)亂紛飛,軍號聲聲,殺聲陣陣, 身披堅甲的士兵們邁著鏗鏘的步伐,握著長矛大刀氣勢磅礴地從城墻向我走來, 我退到一邊,見湖上千帆飄蕩,迎風獵獵, 浩浩蕩蕩地使過來,波浪滔滔。旌旗飄揚,戰(zhàn)鼓嘶吼,我再次挺胸登上頂樓.,叉腰揮手,舉頭遙望,仿佛我就是當年周公瑾,我大吼三聲,聲聲震耳.那場面,那氣勢,征服 了洞庭,震撼了岳陽,誰可與我爭鋒? 一會兒,游客們隨導游擁擠上來,打斷了我的思緒,使我回到現(xiàn)實中,我仰天一笑:奪口出毛主席詩句"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今天"數(shù)風江山如畫,風景依舊。亂世的云煙,給岳陽樓抹上了一幅壯麗的色彩。在 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朝代不斷的交替,盛世更為岳陽樓增添了無限的文化色彩。 慶歷四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 滕子京特地邀請范仲淹為他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從此岳陽樓因此聲聞名遐邇。吃過兩杯茶,邊啃著面包邊又第三次緩緩登上岳陽樓,古樸的地毯,朱紅色的柱子,文人的題詞詩句, 讓我沉醉其間,使我深深體會到了那些文人當初的心情和感受,那種優(yōu)國憂民的情懷令我受溢匪淺,,眺望洞庭湖, 而今茫茫一,增添了污濁,無邊無際雜物隨浪翻滾,唯見湖上來往的船只和過路的鳥兒變得稀少,我想起范 希文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岳陽樓之大觀也失去當年的風彩。 ”如此勝景,范仲俺抒發(fā) 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里抒發(fā)了他人生偉大 的抱負和理想,一心想承先啟后讓后人傾心動容,。可不少游客卻亂扔垃圾,捉刀亂刻.有的還對墻根,柱腳拳打足踢.這現(xiàn)象使我心曠神怡的心被他們頓時搗毀,,,把酒臨風,則喜洋洋情 懷沒了。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洞庭湖的波瀾壯闊,岳陽樓的雄偉壯麗,雖名不虛傳!在這之中,她蘊育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的靈魂,流淌在我們民族文化的血脈中,不斷開拓前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民族精神代代支撐,它將在我們心中繼續(xù)傳承, 繼讀發(fā)揚光大!我三次登上岳陽樓深切感受到這湖南山水清秀,人杰地靈,洞庭湖,湘江氣勢沖天,是個造就英雄大師的地方,縱觀歷史,古有蜀漢宰相蔣琬,王夫之,曾國潘,懷素,魏源,今有毛澤東,彭德懷,劉少奇,羅榮桓.......
我再次重溫范仲俺對聯(lián),一步一回首,一步一搖頭,向這人文自然和諧的岳陽樓依依告別.她所賜矛我的東西將永遠給我?guī)硪簧木褙敻?也在我創(chuàng)作的路上鑄成一座閃亮的豐碑.指引著我在文學道路上不斷學習,奮勇前進.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6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