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雪
遠方的雪
石鑒明(石劍)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雪離我們很遠很遠……因為我生長在祖國大西南丘陵地帶。兒時家里雖然貧困,冬天常常腳生凍瘡,痛癢難忍,但我夢中還是希望下大雪,下很大很大的雪。讓漫山遍野鋪的厚厚厚的。那樣好與小伙伴打雪仗,堆雪羅漢,過家家,打冰塊玩。那才叫痛快,過癮,忘乎所以,不憂無慮??上?,那樣的機遇不多。我兒時的記憶中最多一兩次吧。
在我青少年的記憶中,遇雪的日子依然不多。初中三年在羅家寺群利公社初中度過。遇雨的時間很多,常常走泥濘路,爬野山梁。只偶遇一次下雪。那個忠實于我的小同學張宏成總是在他家山梁上等我一起上學。無論刮風下雨,打霜落雪。初中畢業(yè),他上了高中,我當上了公社放映員。我們分開,至今難忘。聽說他英年早逝,非常痛惜。 讀中師那兩年,有一年多在蓬溪高峰山下的定香寺熬過的。記得有次下了大雪,寺外柑橘園和叢山峻嶺皆鋪上了白毯銀裝,遠望高峰,素裝銀飾,美難盡收。學友們圍在一起,八人一桌吃學生攴,自種自收的青菜和價廉物美的土鯽魚及回鍋肉,蘿卜湯,吃起來特別香,特別爽,特別有情趣。那時校紀嚴,校風左。同學既使想戀愛也只能暗戀或單相思,或者胡思亂想。絕不敢公然表示。雪景中本可邀朋聚友,傾心交談,但我們想都不敢想。只有面對高峰古柏竊竊私語,望雪興嘆。當然也做美夢,熬過良宵。那時的我輩,真單純,真老實,而且老實得有些愚蠢。不過,那時我還是喜歡故鄉(xiāng)的雪,兒時的雪。
參加工作以后,教書五年,在中和公社初中,下雪天,也只能吃一碗紅苕干飯就幾塊炒肉。最多加一碗菜湯。那年冬,學校設法與食品站拉關系,買了些豬骨頭熬骨油改善生活。沒想到還鬧了一場小小風波。甚至為學廁所糞便讓何隊用以換塊菜地種改善老師生活,而與當?shù)乩习傩瞻l(fā)生糾紛。由此可見,當時老師地位之低下,生活之困苦。不過,老師的理想信念和品行還是很髙尙的,令人欽敬的。吹風下雨,打霜下雪,洪水泥濘,我們最擔心的還是學生的安全,以及郵路的暢通。最好的期望是每天能讀到新報,特別是《光明日報》和《參考消息》。每周能收到并寄出情書。由于交通不便,地方偏遠,那時,我們對雨雪天自然有些討厭,更談不上喜歡和情趣了。 到教育行政部門工作后,特別是進了政府大院,日子當然好過多了。雖有艱難困苦,甚至病痛,但畢竟城中的雪阻不了路,壓不垮樓,封不住江山。也改變不了我的信念情趣。對于冰雪,我又慢慢喜歡起來。
到了西蜀綿陽黨政機關工作,經(jīng)常到江油,北川,平武,梓潼,劍閣,廣元等地調(diào)研考察工作,遇雪早已見慣不驚,習以為常了。那年秋,我們帶起市政協(xié)委員去平武調(diào)研考察,然后去九寨溝遇大雪,真正見到如席大雪,不過確實有點夸張。歸程又遇雪化泥流,歷盡艱險。想起來還后怕。第二次去九寨溝后到黃龍寺,翻越雪寶頂山口見到的終年積雪和大山之雪,那才叫壯觀,奇特,美麗,超然。真令人嘆為觀止,驚心動魄。大山的冰雪令人難忘。更難忘難的還是七曲山,劍門關,皇澤寺,報恩寺,王朗,虎牙,北川曲山,江油青蓮,安州千佛,游仙富樂的雪。那里有我的足跡和回憶,有許許多多人文故事值得追尋和自然景觀令我回味體驗與追憶,探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退休了。為享天倫之樂帶外孫子,我們老夫老妻來到湖湘長沙。巴蜀有湖廣填四川之說,看來事出有因。川人與湘人確有不少相似之處。但這方的雪確很特殊。很多時侯,這方下的是凍雪,成冰晶狀,打在傘上和窗上叮咚作響。有時黑云壓城,令人恐怖。這回下了三天三夜,山封路凍,街阻巷塞。城鄉(xiāng)盡換新貌,仿佛移來北國。我這白頭老翁,實在是大開眼界,大感驚詫,大徹大悟。原來大自然這么奇妙。湖湘的雪與巴蜀的雪竟然有區(qū)別,有異樣。我去東北,西北,中原,西歐未遇下雪。我不知中外這些地方雪景如何?但這次湖湘之雪,的確讓我見識不少。特別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雷打雪,更叫人驚恐萬狀。大自然真是難以把握,變幻無窮,威力無比。我們?nèi)祟愓娴奶煨?,太無知,有的還太沖動,太野蠻。敬畏自然,當從敬畏風雪雷電,春夏秋冬開始,與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作朋友,甚至拜其為良師父母,我私下認為都理所應該。我們絕對不可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種因得果,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老實本分的我們夫婦同女兒和外孫一塊玩雪游樂,確也樂趣無窮,難以言表。我們同樣喜愛上了這方的雪,這方的山,這方的水,這方的人。但從心坎上講,我還是更喜歡敬愛巴蜀的雪,綿陽的雪,故鄉(xiāng)的雪,遠方的雪。
丁酉冬月,于湖南長沙岳麓山下追記(修改稿)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5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