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大捷的背后(30)
石牌大捷的背后(30)
三十、我知道的真相
關于石牌之戰(zhàn)究竟是一場普通戰(zhàn)斗還是大捷,其實在鄂西會戰(zhàn)的敵我雙方的對比率上就已經水落石出了;而關于“二戰(zhàn)中最大的白刃戰(zhàn)”更證明不過就是胡編亂造,而石牌大捷的第三個爭議就是石牌究竟有沒有守住。
在相關資料中是這樣記載的:“由于守軍意志堅決,日軍久攻石牌不下,損兵折將慘重,士氣和信心完全喪失。到了5月31日夜晚,戰(zhàn)場上的槍炮聲突然沉寂下來,進犯石牌之敵紛紛掉頭東逃。石牌要塞雖歷經烽火,但仍屹立在西陵峽之濱,固若金湯,如同一座銅墻鐵壁。”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筆者在宜昌新街竹器廠工作,由于那個留有一撮山羊胡的老采購員突然患病臥床不起,也由于廠里所需的生產原料全都是城里沒有的各種竹子,就莫名其妙的從政宣員變成了采購員。那個時候的原料來源,楠竹是在市林業(yè)局拿指標,到湖北通山去調撥;叢竹和山竹是在現(xiàn)在即將修建的遠(安)當(陽)鐵路的其中一個起點遠安的廣坪去采購的。由于長陽木橋溪供銷社的肖主任親自登門拜訪推銷他們那里生產的竹子,所以我們廠就多了一個貨源。(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某一次帶著廠里的那輛東風140貨車到木橋溪運竹子的時候,肖主任告訴我,茅坪紙廠有一車竹子在他們這里需要運回去,那個采購員也一直跟在我們屁股后面遞煙說好話希望私下幫忙,司機小黎的祖籍是黃陵廟人,對現(xiàn)在的秭歸縣城、當時的茅坪鎮(zhèn)很熟悉,加上還可以撈些外快,就也在一旁幫著對方說話。于是,我們就有機會用那輛貨車裝著滿滿一車竹子從木橋溪沿著318國道到高家堰,翻過赤土埡,從土城開始一路上坡,裝得像小山般的貨車咆哮著緩緩上行。那個帶路的茅坪紙廠的采購員告訴我們,當年日本人曾經到過木橋溪,和國軍有過激戰(zhàn),而日軍向石牌進攻,就是走的這條路,這是第一次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在一起。
那是鄂西山區(qū)常見的鄉(xiāng)村公路,山高坡陡,到處都是之字形的急轉彎,走到半路就已經是夜晚了,而過了暮陽就很少能看見農戶的燈光,有些人煙稀少的感覺。停車小解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條路面狹窄得很,根本無法錯車,腳下居然是萬丈深淵,嚇了一大跳。那個采購員告訴我們,前不久有一輛車從這里翻了下去,車上運的是氧氣瓶,車輛大卸八塊,司機連骨頭都沒找到,真慘,于是,開車的小黎就開始全神貫注了。
謝天謝地,我們摸著黑,連續(xù)翻越一座座大山,總算在夜色中平安到達了茅坪紙廠,夜已經很深了,廠長聞訊趕來,一邊趕緊找人卸車,一邊在廠里的食堂里叫炊事員給我們煮了一大鍋豬肉、粉條和白菜慢慢喝酒,還有人陪酒。于是就說起了那條翻越高山的鄉(xiāng)村公路,說起了當年日本人的進攻和國軍的頑強抵抗,桌上的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就一邊抽煙一邊發(fā)話了:“那都是書上寫的,蔣光頭吹的,鬼子根本沒打到石牌,我們自己就先撤了,可是半路上聽說鬼子又退回去了,才連夜又趕回來?!?/p>
當然讀過歷史,不過這是筆者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情況,而且就在酒席上,自然不相信,就用挑釁的口吻質問他: “豬嘴扎得住,人嘴扎不??!要是我們人自己先撤退的話,為什么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揭發(fā)事實真相?”
那個人回答的很有理:“國民黨軍隊打仗不行,一敗再敗、一退再退,好不容易遇上一個可以吹牛的大捷,還不吹到半天云里去?打了勝仗當官的升官發(fā)財,當兵的也可以得到賞錢,誰會犯傻去說真話?”
筆者懷疑的問他:“這樣的事你怎么知道的?”
他的回答令我們無話可說:“當年我就是國軍!那些事我都經歷過,你說我知不知道?就是說出來丑的很!”
那個時候筆者對抗戰(zhàn)史和宜昌歷史根本不感興趣,根本沒意識到那個老頭說的是一段真實的事實,也沒想到那個時候抗戰(zhàn)老兵比比皆是,多找?guī)讉€人進行核實也許就是鐵的證據。不過認為就是酒桌上的一些酒話而已,根本就沒放在心里。喝完酒、吃過飯、拿到運費以后我們就一路狂奔到了黃陵廟的大門口,兩個人累極了,靠在駕駛室的靠墊上就呼呼睡著了。天亮以后,我們又開車重新翻越那二十多公里的大山,從黃陵廟經過暮陽、土城,一直奔回木橋溪,去運我們自己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