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瓊花
公司附近有幾株灌木,與其他樹木在一起看起來很平常。每年的煙花三月,這些小樹都會開出白花,同樣不引人注目。其實,她們很高貴。當(dāng)年隋煬帝為了看到這種花,大征民工修鑿運河。運河鑿成,隋煬帝坐龍船抵達揚州時,這種花已被冰雹摧毀。這種花就是被譽為“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瓊花。
“瓊花”原本泛指開著美麗花朵的花卉,如“玉樹瓊花”。瓊者,即美玉也。后人將瓊花作為某種特定花卉的名稱,也許正是贊賞這種花的玉一般的美麗。也許有了高雅的名字,她的經(jīng)歷也要多一些傳奇色彩。
在漢代,人們在揚州城東發(fā)現(xiàn)一株瓊花,于是就有人專門建了一個 “瓊花觀”。宋朝歐陽修做揚州太守時,又在花旁建“無雙亭”,以示此花天下無雙。
宋人周密在《齊東野語》中記載,宋仁宗慶歷年間,曾從瓊花觀中將瓊花移栽到開封,但后因逐漸枯萎而發(fā)回?fù)P州。宋孝宗淳熙年間,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宮禁苑之中,誰知逾年而枯。不久,載還揚州,卻又枯木復(fù)蘇,人們皆稱瓊花是有情之物??上В@一代名花終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清人杜游在《瓊花記》中記載,宋高宗紹興年同,金兵南下侵略,揚州瓊花也成了他們的擄掠目標(biāo),大棵的連根拔去,挖不盡的齊土鏟平??墒沁^了一年,被鏟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寧的精心培養(yǎng),終于慢慢恢復(fù)了原狀。令人驚嘆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國的那一年,揚州瓊花突然死去,也許是花也有情吧。只是本來“天下無雙”的揚州瓊花,一旦香消玉殞,便成了“絕世之珍”。
20年后,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個名叫金丙瑞的道士,在瓊花觀補種了一種名叫“聚八仙”的花。這種花被后人稱為“瓊花”。以后歷經(jīng)兵災(zāi)戰(zhàn)亂,聚八仙也絕種了。瓊花觀也花亡觀廢,有名無實了。
解放后,揚州瘦西湖園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鄉(xiāng)野,終于在蜀崗重新發(fā)現(xiàn)“聚八仙”,并移栽湖園,精心培植,中國最獨特的“仙花”,終于重新開放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1978年5月,徐俊良夫婦在昆山亭林公園,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特的花。徐俊良說:“當(dāng)初看到這花,我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我問園藝工人,這是不是瓊花,可園藝工人告訴我這是八仙花。后來我問園藝工人要了幾株“八仙”,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我終于發(fā)現(xiàn),這就是瓊花!”
這兩種說法,明顯是“揚州說”在前。徐俊良是在瓊花絕跡后在揚州以外首先發(fā)現(xiàn)了“聚八仙”。
但是,“聚八仙”并不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瓊花”。
上世紀(jì)80年代,專家學(xué)者鉤沉索引、梳理考證了若干關(guān)于瓊花的史料后,形成了共識:揚州 “四海無同類”的瓊花,在宋朝滅亡以后即已絕跡。此后,有人指聚八仙花為“瓊花”,于是人們將錯就錯,把“聚八仙”當(dāng)作“瓊花”。
真品瓊花與聚八仙差異很大。宋淳熙年間,揚州太守鄭興裔既見過真品瓊花,也見過聚八仙。他在《瓊花辨》一文中列舉了兩花不同者有三: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漸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花平,不結(jié)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結(jié)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此外,瓊花一花九朵,而聚八仙則一花八朵,這應(yīng)該是“不同者四”。
我多次去揚州,在瘦西湖畔看到瓊花的指示牌,但每次都不在瓊花的花期,所以一直沒能在揚州看到盛開的瓊花。
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往往都需要借助實體,聚八仙就是瓊花在人間化身。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