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草地背朝天

7月13日尋夢紗社會實踐隊來到了順德區(qū)倫教鎮(zhèn)的香云紗文化遺產(chǎn)保護園,參觀香云紗制作中的浸染、曬莨、過烏的過程,從而更深切的了解香云紗的染整技藝和找到傳承和發(fā)展香云紗的更好的切入點。
剛進入園區(qū)映入實踐隊隊員眼前便是一片暴曬在烈日下的草地,綠地配上藍天白云美得猶如一幅畫卷另實踐隊的隊員們驚嘆不已。正當隊員們欣賞著這美麗的園中一景時,園區(qū)的工作人員向隊員們介紹到,這片早地就是制作香云紗時曬莨的場地,一會將有師傅出來曬莨。隨著工作人員的指引,隊員們來到了草地旁邊的一排房子內(nèi),這房子就是師傅們用薯莨液浸染紗的地方。據(jù)師傅們介紹,每天他們都會很早來到這里,把整塊整塊的薯莨榨成汁,然后把薯莨渣過濾,才開始把紗進行浸染和曬。在房子里實踐隊的隊員們發(fā)現(xiàn)師傅們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誰負責那一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他們都會。他們的浸染和曬莨的工序的是同時進行的,有兩個師傅負責把紗剛到薯莨液里浸染,有兩個師傅就負責把浸染好的紗運到草地上,其余的師傅就負責把紗一塊一塊的在草地上鋪平,然后用長竹壓好,配合得非常好。他們的浸染和曬莨是采用了車輪戰(zhàn)的形式,他們有兩片大草地,曬兩個批次的紗,當一片草地的紗曬好后就浸染另一片早地的紗,當?shù)诙绲氐募啎窈煤?,第一批的紗就已?jīng)曬干了,師傅們就把紗又收起來,進行下一次的浸染,如此的反復進行。而工人們就會長達一天暴曬在烈日下。他們每天面朝草地背朝天,幸苦的工作,傳承著制作香云紗的染整技藝。但他們卻沒有怨言,而是樂在其中,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并學習到這種技藝。
此行實踐隊的隊員還有一個小小的遺憾,便是沒有看到過烏的過程,師傅解釋說到,目前園區(qū)內(nèi)曬染的紗還沒有到過烏的時候,還需要再曬三天。雖有遺憾,但隊員們還是收獲滿滿,認識了一幫可愛的師傅,并在師傅的指導下體驗了曬莨和收紗,感受到了師傅們的不易與艱辛。
這群可愛的師傅每天面朝早地背朝天,他們艱辛的背后傳承著一種技藝,傳遞著一種文化,值得每一個去了解,去傳播。
撰文/蔡蕙羽
攝影/蔡蕙羽、盧小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來源/嶺南師范學院尋夢紗社會實踐隊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2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