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林:我要做余村的“守莊人”
門口臺階上,趴著一只護院的大狗;寬闊的院子里,有幾頂買賣山貨的帳篷…熱鬧的農家樂餐廳人流絡繹不絕,賬臺前忙碌著一位瘦高的中年人。他叫潘春林,是安吉縣余村春林山莊農家樂的主人。
從“需求”到“需要”
在接受采訪時,潘春林表示,自己在2005年之前,從事的都是“靠山吃山”的行業(yè)。05年的時候水泥廠和礦山紛紛被關閉,自己也失去了工作。開始的時候,潘春林也很不理解為什么政府要剝奪工人的飯碗,不得已才在余村開了一家農家樂。潘春林說,開始做這個項目的時候,資金并不寬裕,而且名頭沒有打出去、來的客人并不多。后來通過銀行貸款和政府補貼的手段渡過了資金難關后,農家樂的生意也隨著余村的出名而越來越紅火了。“以前我們工作是為了生活,現在把我們自己的工作當做是一份事業(yè)來做,這樣也可以帶動大家更好的發(fā)展”。
離開后才知道利害
“因為我們當時礦山整體的污染環(huán)境是很大的,水泥廠的污染,水泥廠的煤煙、煙霧、粉塵全都在我們三四十米的高空上面盤旋,我們夜晚上看不見星星,看不見月亮?!迸舜毫终f,自己以前在礦山和水泥廠工作的時候,眼里只看得見水泥和礦,從沒想過也沒時間抬頭看看天空是什么樣子。從工廠離開之后,他才發(fā)現原來環(huán)境已經被污染成這個樣子了?!耙郧暗沫h(huán)境,大街上垃圾、污水到處都是,現在隨著生態(tài)經濟的發(fā)展,我們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保護的已經很好了,污水都排放到污水池處理了,垃圾也可以定時發(fā)送,這讓我們所居住的環(huán)境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
“春林山莊”是一種守護(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臨走時,山莊門前貼著的一副手寫對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聯寫著“春林林春鳥語花香”,下聯是“夏炎炎夏青山綠水”,橫批則是“兩山思想熠熠生輝”。潘春林說,這副對聯就是自己給大家表的決心,既然環(huán)境已經有了如此大的改觀,就不能讓它重復惡化。潘春林表示,自己現在開這個農家樂,已經不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則是一種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見證和守護。
“春林山莊已經存在了十二年,這十二年里,余村的山變青了,水變綠了。我和山莊都是最直接的見證人。我和我開的這間山莊,要一直做這片青山綠水的守護者”。潘春林堅定地說道。
“探尋’兩山’理念共建美麗鄉(xiāng)村”大學生綠色生態(tài)實踐團
王居易
20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