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吉談教育案例18:不開心的孩子
在教育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許多有“問題”孩子,這些孩子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各異,面對的家庭環(huán)境復雜,他們在成長過程所遭受的一切都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這些烙印在學校教育中又一個個的顯露出來。特別是社會上一些留守、單親、問題家庭的孩子,有的懦弱膽小;有的對抗叛逆;有的過早地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等。這些孩子的存在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認識與處理這些問題,有時候單靠學校與個體老師是無能為力的,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特別是家庭成員的重視與配合。但是在現(xiàn)實教育活動中,這些孩子一旦進入學校,他在學校的所有行為都由學校負責,家庭成員與社會職能部門也不可能對他們在學校的所作所為進行監(jiān)管或教育。所以,作為老師對他們的觀察、引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喚醒,有時候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要苛求每個人都所謂的成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都成為一個平凡而幸福的人,我覺得也是我們教育應該追求的至上目標。
下面是一個老師講述的她遇到的一個學生的案例,這個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她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案例:“一個不開心的孩子”
我有個學生C,是老師與同學們眼中不折不扣的差學生、壞孩子。在初一時,我擔任他的班主任,他曠課、遲到、打游戲、打架,欺負女同學,可以說“無錯不犯”。學習成績更不用說,門門功課都掛“紅燈籠”。我多次教育都不見成效。后來,我通過各方面渠道了解了一下這位同學的家庭情況。原來這位同學的父母離婚,母親離他而去,父親在外地打工,該同學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已經(jīng)不易,沒有精力顧及其他,況且對孩子也有點溺愛。所以,這孩子既可憐又可氣。正處于叛逆時期的他,缺乏正常的家庭關(guān)愛與教育,在學校表現(xiàn)的處處“與眾不同”。
對這位同學問題的處理,說實話,我也有畏難情緒,也有放棄的思想。有時心想,作為他的父母都可以棄而不管,我為什么要瞎操心呢?后來的一件事還是觸動了我的良知。有一天,一位老師在泥路上開車,把那車弄的很臟很臟,其他同學都圍著看笑話,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同學卻拿著洗臉盆與抹布,擦了起來,他擦得那么認真,那么干凈。
得知這件事以后,我改變了對他一貫的“陳見”,以及對他一直采用的批評教育的方式,開始關(guān)注他的優(yōu)點,關(guān)心他的生活,并沒有在學習方面對他提出過多的要求。(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元旦的前一天是他的生日,我讓全班同學聚會,我專門買了生日蛋糕。老師與同學們都祝他新年快樂,生日快樂。那一刻,我看見他流淚了,這是我擔任班主任以來第一次見他哭。他說,從他記事起沒有人給他過過生日。生日聚會后,這位同學開始在語文課上認真地學習了,盡管很吃力,但他很努力。課后,常常幫老師打水,干活兒,以前的錯誤幾乎沒再犯過。雖然他的成績?nèi)匀徊缓茫?,我就開心了。
現(xiàn)在初二年級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他的學習成績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發(fā)現(xiàn),他變得沉默寡言,還是一副不開心的樣子。一天下午的課后,他對我說:他的爸爸給他找了個新媽媽,而且新媽媽馬上就要生孩子了。
我也迷茫了,也不知道該如何幫這位孩子了,畢竟現(xiàn)實成了那樣。我安慰他說:新媽媽是為了照顧你才來的,首先要對媽媽好,相信媽媽也會對你好。
以上,案列中所反映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這個孩子既是留守兒童,又是單親家庭。因此,在他身上所反映出的問題,既是他叛逆時期的特征,又有發(fā)泄情緒,或者平時家庭教育缺失的特點。孩子本身或許是“性本善”的,但外在的因素使他一時迷失,找不到正確的路徑。他遇到的這位老師是優(yōu)秀的,雖然也曾一時動搖,但她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能夠從一個細微處“擦車”,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而且及時地改變了教育的策略,從平時的批評教育,轉(zhuǎn)向開始關(guān)心他內(nèi)心的感受?!斑^生日”“買蛋糕”看似簡單的方式,卻呼喚了這位孩子心靈的感恩、信任、希望,與一種對“善”的追求。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孩子的思想行為開始回歸到班級這個大集體,不再犯過去那種不該犯的錯誤,而且學習成績有所提升。這本是一個好的開端,新的起點。但孩子還是不開心,原因是爸爸給他找了個新媽媽,又要有一個新的弟弟或妹妹,他內(nèi)心有一種難言的不安與恐懼。這種不安與恐懼,或許要在他身上留存好長好長的時間,有誰又有什么辦法能讓這位同學開心起來呢?或許,此刻這位班主任正思考著這個問題,當然也是我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全社會應該思考的問題。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1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