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春色
山如黛,霧似紗,白霧籠罩的山峰下,一樹樹野花不時從山頭冒出來,競相開放,似在展現(xiàn)噴薄而出的春天;密密的松樹林,那么蒼翠,把那些還未從春天蘇醒過來的黃褐色的枯葉衰草擠到一邊去;老屋旁邊光禿禿樹上,枝頭已經(jīng)吐米粒大小的春的氣息。
未聞歸來燕語,疑似春意來遲??稍鹤永?,已有綠油油的小草冒出來;院壩邊上,一顆李樹給自己穿上了一身雪白的盛裝;只有老屋靜默。
我不想開門進屋,只在院子里走走,環(huán)顧這眼前熟悉的一切。這棟青瓦木房,從祖輩算起,先后曾有十余位我的親人在里邊生活過,屋子里裝著太多的故事,只是,許多故事已經(jīng)變成了風里的傳說。
人是房屋的魂,沒有人的氣息,房子頓時顯得有些空寂。無邊的往事紛至沓來,又悄無聲息地遠去,時光荏苒,物是人非,許多往事只有夢里顯現(xiàn)。我在院子里徘徊著,任風吹動我的亂發(fā),遐思紛飛,不知不覺的歲月中有多少遺失的夢?滄海桑田,又回舊宅卻已不見親人的容顏,就連那舊時檐下的燕子也不知去了哪里,只留下空空的巢穴,張著嘴,輕輕地對我訴說......
我離開老宅到外求學、生活已經(jīng)二十多個年頭。外公、外婆在我念高中時就已經(jīng)去世,父親于前年亦到另一個世界安睡,勞燕紛飛,我們兄妹三人也在他鄉(xiāng)生活,故園之中,只有母親一個守著——終于,母親去年也到貴陽與我一起生活,舊時庭前,只剩下清風明月矣!
故鄉(xiāng)的習俗,“新墳不過社”,清明節(jié)前,春社未至,我趕回鄉(xiāng)給父親掃墓。故園無人,猶有魂在,從這里,我走出屋子,走過田野,走出大山,到異鄉(xiāng)生活,就像蒲公英的一朵小小花傘,被風吹到遠方去——但不論我走到哪里,故園于我,都有著割舍不了的感情。在這回鄉(xiāng)間隙,到老宅跟前看看,聊以寬慰游子思鄉(xiāng)的情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階前草綠,庭后花開,綠苔點點染舊階,小鳥聲聲鬧春意。庭中小院,以前種花草、瓜果、藥材之類,久無人料理,已荒草雜生,只有院壩邊上那棵不知何時長出來的李樹,兀自芬芳,吐出一樹繁花,正是:老屋有情猶記我,新李無主自開花。
故園春依舊,芳香醇如酒,只是,不見舊時人,心底終歸有些意踟躕。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春,老屋庭前幾徘徊。
莫道故園春色好,他鄉(xiāng)游子正斷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