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舊曾諳
秀麗江南,日出的江花籠罩著蒙蒙煙雨,給廬山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青石板鋪成的山路,從山麓向山下蜿蜒,九曲回環(huán),煙霧彌漫,正如詩中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牯嶺的冬天不似夏天那樣街上行人如織、車水馬龍,冬季來旅游的人很少,反而使這里更加寧靜,走在街心公園的街道,兩旁是初開的紅梅,仔細一看可以發(fā)現(xiàn)那嬌嫩的花被冰裹著,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晶瑩透亮。這便是霧凇,也稱樹掛,是一種在天氣寒冷的地方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由于水從廬山腳下的鄱陽湖蒸發(fā),在空中形成水霧遇到冷空氣在樹枝上凝結(jié)、結(jié)霜并不斷積聚,樹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組成的白色的外衣,類似雪后的景觀,非常美麗,猶如梨花盛開。山上的松樹、銀杉的枝頭也紛紛掛上冰晶,銀裝素裹,像是一個水晶的世界。
太陽出來,掛在樹上的冰條兒開始融化,霧氣也漸漸散去,廬山終于顯示出他真實的樣子。第一天我們?nèi)チ擞小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稱的含鄱口瀑布。我們坐著觀光車下了公路,再走小道上去,踏著石板,一路都是筆直參天的古樹,跟著指向標經(jīng)過了許愿池、五老峰、石頭林來到了望鄱亭,站在亭中廬山的景色盡收眼底?!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說的就是這樣??!一覽瀑布的源頭,走下石板臺階去看近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便聽到了水聲,嘩嘩嘩——嘩嘩嘩。有幾個走上來的行人問我們:“是來看瀑布的吧?”“是啊,下面的瀑布怎么樣?”我們同行的人中有人問道。他們熱情地笑著說:“今天的瀑布比昨天的更壯觀呢!值得去看看!”我們聽了更興奮了,走的速度更快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望廬山瀑布”!
兩年前的夏天我曾來過這廬山,記得那時人山人海,盡是喧囂聲,沒有一絲山上本該有的恬靜安寧。如今冬季重游故地,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沒有夏日荷花,沒有天鵝在水面上嬉戲,卻有晶瑩的霧凇、傲氣的寒梅。少了喧鬧,多了閑靜。亦愈發(fā)舒心暢然!
走進觀賞臺,我們站在護欄邊上,只聽見周圍嘩嘩的水流聲,說話的聲音也在水流聲中被淹沒了。水汽彌漫,霧越來越大,朦朧一片,只看見巨大的水流從上直下而流,銀色的帶子一般,直瀉而下的水流撞擊青灰色的大石塊破碎開來形成白色的水花??諝鈴浡撵F氣打濕了我的羽絨服,盡連頭發(fā)也濕透了!當年李白在廬山所見應(yīng)也是這般景色??赐昶俨加X得此生沒有虛度,含鄱口瀑布給我巨大的震撼!
第二天我們?nèi)チ嗣缽],剛到的時候山上下起了小雪,走在雪中,美廬映入眼簾,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古城堡,歐洲建筑的風格。一眼望去是紅色屋頂,綠色的欄桿的洋樓。走進去右邊是宋美齡當年的臥室,雕刻精致的紅木家具,歐式的梳妝鏡子,一架古老的鋼琴。多處物品已經(jīng)交給了文物保護管。一直往年,墻上是宋美齡的畫像和照片,一覽當年的風采。美廬作為“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云緊密相聯(lián),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nèi)外的游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第三天中午我們來到了花徑,“人間四月芬芳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白居易草堂。草堂作為園林建筑主體,呈現(xiàn)出素樸簡約之美曾經(jīng)的洗耳飛泉,周圍清泉繞舍,群鵝方塘幽趣,醉看石澗長松、日曬紅紗,藥圃茶園里的閑適淡然,山僧清影與佛禪語,出門東巖吟詩室內(nèi)撥簾看雪,三然書堂品詞句。一首《大林寺桃花》讓人們記住了花徑。昔日的大林寺變成了如琴湖,湖中有一亭子橫臥湖面,雨季美不勝收。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的神秘變幻,“青天削出金芙蓉”的重巒疊翠,“屏風九疊云錦張”的仙霧繚繞;四季“瀑布古來聞”。
下山時分,已是黃昏。夕陽下的廬山五光十色,讓人流連!冬日的景色依舊秀美!應(yīng)是舊相識,風景舊曾諳!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9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