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孩的那些事兒

□錢新榮
題記:(上聯(lián))壬申三九添弄瓦,(下聯(lián))丙申臘月得弄璋,(橫披)弄璋之喜。丙申年臘月十一日巳時,吾糟糠堂客誕一丁,系二胎,重七斤六兩,性溫良,狀安詳,聲洪亮。即告眾親,企親們佑之!拱手,拱手,拱手!
以上是半月前我發(fā)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條報喜信息,告知我的親們,家添一崽,且姐弟倆同一個屬相,同一個月份。我和妻子都是七○后,我們的大女兒已經(jīng)12周歲,馬上小升初,原打算一家三口有滋有味的享受較為有品質的生活。誰知去年計劃生育政策松綁,我們抓住生育年齡的尾巴,完成了生二孩的夙愿,也算是全面實行二孩政策以來第一撥享受到政策紅利的大齡人吧,以此信息作為本文題記,除了與大家分享一下喜悅之外,更多的原因是想與七○后八○后們交流一下生二胎的心路歷程。
一、堵吧、堵吧,都是眼淚
我生活的圈子是一個以工薪階層為主的群體,有體制內的,也有體制外的,而他們恰恰代表著普通大眾中意愿生育二孩的主流群體。
自從計劃生育被列入國策后,貫徹計劃生育的強勢行政手段已深入人心,成為大多數(shù)國民不敢逾越雷池的高壓線。在農村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發(fā)生的牽牛扒房等挑戰(zhàn)受眾心理極限的惡性行政行為層出不窮。作為體制內的人,更膽顫于“一票否決”制度,違規(guī)者首先會被一桿子擼到底,而后再把違規(guī)者所在單位打入另冊,這種連坐制度,讓大多數(shù)體制內的人買不起單。即便這樣,也還有個別人因為生二胎而發(fā)揚“大無畏”精神,一邊承受“雙開”的痛苦,一邊懷抱二胎在凄笑。(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體制內成功違規(guī)最常見的是 “單臉戶”,即為夫妻只有男方為體制內的人,這種情況生二胎要容易的多,反正組織對女方監(jiān)督薄弱,女方懷孕期間只要隱蔽得恰當就OK。而“雙臉戶”和單一女方為體制內的人生育二胎就要困難得多。在此不表為生二胎而專門辭職的“英雄”們,就說說我認識的幾個成功 “違規(guī)”且安然無恙的 “楷?!薄?/p>
我有一個同學,公務員,其妻專職家庭主婦,為生二胎,采用“離婚不離家”的模式成功規(guī)避了法律風險。看著他們其樂融融的“離婚生活”,我充滿了羨慕嫉妒恨,私下向妻子建議效仿,當時還滿口答應的她,不幾天就變卦了,究其原因,原來她是聽說了另一個熟人弄假成真,離婚后丈夫和別的女人生小孩去了的案例后,不敢冒此風險。我戲謔妻子:“你怎么這樣不自信,憑我這年齡,都成了豬不啃的南瓜了,沒有女人會要的!”妻子嬌嗔的說:“誰說的,男人四十一枝花!”我暈,餿主意被否定了,竟還綻放出了一個沉甸甸的愛情守望者。
同院的鄰居,夫妻雙方都是七○后,高校老師,有個10歲左右的兒子,生活品質很高,寫書發(fā)表文章,寒暑假境內外旅行,過著詩意一樣的生活,很是讓我眼羨。很久不見女主人了,一次遇見男主人,相聊得知,女主人考上北京某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了。前一陣子,又在院內見到了女主人,竟然推著嬰兒車,再聊才得知,原來人家是借上博士研究生的空隙在家造小人。敢情是為了生二胎才考的博士研究生吧。我是徹底服了,高智高知的人,玩得都是別人學不來的高雅方法。
我生二胎的想法,在酒桌上與一幫戰(zhàn)友嘮叨后,想幫助我的戰(zhàn)友都是看在眼內記在心里。在得知我還有一親兄弟,且兄弟無固定職業(yè)的情況后,我一戰(zhàn)友專門給我打來電話,說有一個絕佳的“頂包”辦法,保證能讓我成功規(guī)避問責風險。大致計劃是,在夏季讓妻子懷孕,冬季月份漸大,穿棉衣容易掩飾,月份再大時,趕快請上兩三個月事假或病假,月份差不多了就刨宮產(chǎn)。懷孕期間的所有圍保,以及出生證明、戶口本等都用我兄弟和兄弟媳婦的名義去辦,這樣小孩子的姓氏都不用更改,我們只需為弟弟代繳違規(guī)計劃生育所需的社會撫養(yǎng)金即可。名義上是兄弟的孩子,實際上是自己的孩子。聽著讓人心動的計謀,卻被妻子當場否定:“得了吧,我們單位一年就半個月的公休假,女同志誰敢請假超過一月,一定會被單位一把手委派計生辦主任親自上家門看望慰問!”可謂“下有計策上有對策”,可惡的計生辦主任!
2013年“單獨夫妻可生二孩”政策施行后,我認真研讀了相關政策條文,覺得機會又來了,不就是回老家為自己補辦一個“獨生子女證明”嗎,尤其像我這種出生地與工作地跨省的人,沒有誰會尋根溯源的查證,也就不會存在問責風險,回老家計生部門找找熟人,開個證明興許還是可以辦到的。我興致勃勃的向妻子說明了想法,妻子說:“貌似可以,只要手續(xù)齊全就行!”為此,我專程回到老家找熟人,當我說出想法后,得到的答復是:“現(xiàn)在計生管理系統(tǒng)實行大數(shù)據(jù)管理,與公安戶籍信息聯(lián)網(wǎng),非獨生子女的不能開具獨生子女證明?!庇忠粭l路徑被堵死。
這一條條計劃生育約束政策,好像是專門針對我們這種體制內的人量身定做的緊箍咒。如果說計劃生育政策施行以來最大的約束群體是七○后八○后的話,那么約束最到位的無疑是體制內的七○后八○后。政策基本堵死了我們這類人生育二孩的所有通道。無奈之下,只能隨大流,多養(yǎng)不如精養(yǎng),自嘲“養(yǎng)一個也挺好,人家好多丁克家庭不也過得其樂融融!”
二、來了、來了,終于來了
和大多數(shù)農村七○后一樣,我出生時恰逢計劃生育初期的宣傳階段,父母受“人多勞力多”的傳統(tǒng)思想使然,生育了我們兄妹3人,在“粥鍋里多添一瓢水”的賤養(yǎng)狀態(tài)下生存了下來,童年充滿了泥土氣息。我對同齡伙伴中的獨生子女在一個階段內表現(xiàn)出的優(yōu)越性到目前仍然記憶猶新,他們獨享父母的寵愛,有吃不完的零食,有穿不完的新衣服,有看不完的課外書等,令我相當?shù)难垧?。很多次遐想,如果我也是獨生子女那該有多好?/p>
而今不惑之年,實行了35年后的獨生子女政策詬病頻發(fā):獨生子女的嬌慣、自私、冷漠現(xiàn)象充斥社會;提前到來的老齡化社會讓政府猝不及防,人口紅利消失,經(jīng)濟走勢下行,養(yǎng)老壓力沉重。我有一女同學,當年班花,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金童玉女型的,且當年雙方家庭皆為實力派的,婚后得一子,十分美滿,聚會場合她說此生只要一個孩子,然而幾年后再見,卻又見懷抱一女兒,再聊得知,原來幾年前夫妻雙方各有一個老人同時病重住院,那種無法分身的贍養(yǎng)負擔促使她改變了只生一個的觀念。獨生子女家庭抗擊意外風險能力弱,失獨家庭凄慘的晚年生活令人心寒。有一老首長,一生事業(yè)干得風風火火,臨近退休之際,尚未結婚的獨生子因患癌癥撒手人寰,老首長的精神支柱一下徹底垮了下來。
不能說是杞人憂天,很長一段內,我和大家一樣,總以為再過幾十年后將會消失的“姑姑、舅舅、表哥、表姐……”稱呼的社會將會顯得多么的無情和冷漠。人口政策走向何處,讓全國人民無不捏著一把汗。
正是受父輩的傳統(tǒng)思想和現(xiàn)實社會碰撞的種種影響,我萌生了要二孩的想法。心中一直期盼著,如果有可能,我一定要個二孩。不過這種期盼先前是漫無目的的,從1980年全面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開始,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獨生子女逐漸成為社會人口結構中的主體。尤其是體制內的人,計劃生育幾乎是一項鐵的紀律。我在部隊服役期間,每年年初的黨委擴大會議的最后一項議程,就是所有人員簽署遵守計劃生育的軍令狀,沒有一人敢去踏雷,計劃外生育那絕對是一種妄想。
大約是受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的影響,獨生子女政策在走過33個年頭的2013年出現(xiàn)了松動,開始放開單獨夫婦可以生育二孩,此時我已35周歲,雖然我不符合生育二孩的條件,但是我似乎看到了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曙光。國家對人口政策松動是謹慎的,原以為單獨放開后會出現(xiàn)一個小的生育高峰,然而事與愿違,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已經(jīng)深入人心,加之社會生活壓力增大,小高峰并沒有來臨。
2015年年底全面實行二孩政策的閘門才被徹底打開,我終于盼來了生二孩的春天。
三、嬌慣、嬌慣,瞬間長大
網(wǎng)上流傳著各色各樣的因生二胎引發(fā)的家庭矛盾風險的文章,有老大從此悶悶不樂的,有老大抵制不去上學的,有老大逼迫媽媽去做人流的,更有甚者老大干脆去跳樓的。要說我們沒有考慮到女兒對新添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和感受那是假的。妻子在備孕階段,多次巧妙的詢問女兒,“媽媽再為你生個妹妹或弟弟好嗎?”女兒的態(tài)度是模糊的,沒說好,也沒有說不好,最后來了一句大實話“那是你們大人的事兒,怎么老問小孩兒!”但是,自從女兒看到媽媽一天天隆起的肚皮,不時的在我們面前有的放矢的說起她的同班同學,誰家又添了一個弟弟或妹妹,從她那滿臉洋溢著的喜悅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對媽媽生二胎也是抱著深深的期待。
女兒和她同齡的獨生子女一樣,享盡了父母的寵愛。生活中顯現(xiàn)出嬌慣、任性和自理能力差的毛病。我的很多童年的逆境磨礪成長心得,多次欲分享給女兒,都被妻子“得了吧,教育子女要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給敷衍和否定。也被女兒多次反駁:“不要把你的苦難童年復制給我!”
我曾嘗試著培養(yǎng)女兒的自理能力,鼓勵她獨自騎車或乘公交車上學,她在興致高昂時嘗試過幾次,我尾隨其后觀察,覺得她基本可以放單飛了。但是,她堅持不了兩三次,就又開始撒嬌,非得讓我們早晚接送不可。尤其是在她媽媽懷孕后期,從來不體諒媽媽身體臃腫不便的難處,依然不依不饒的要求媽媽按時接送,為此,我很憂慮,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垮掉的一代?有時我真想嘗試一下,把我的童年接受的棍棒教育方式,讓她體驗一下,興許能把女兒嬌生慣養(yǎng)的毛病剔掉。
妻子臨產(chǎn)那天,恰逢女兒期末考試,一大早我匆匆把女兒送到了學校,臨別時女兒悄悄地問我:“爸爸,媽媽住的醫(yī)院坐公交車怎么走?”我草草的說了一下地址和公交線路后又懷疑的說:“怎么,還想獨自冒險行動???路遠轉車復雜,你今天還是安心考試吧,放學后我來接你?!?/p>
當天上午妻子剖宮產(chǎn),身體虛弱不能動彈,我呆在醫(yī)院盡心盡力伺候她。下午五點左右,我走出病房準備去接女兒,走廊遠遠的看見一個貌似女兒的小姑娘正在逐一尋找病床。我懷疑的走近一看,真是女兒,正準備埋怨她為何這么冒失時,卻見女兒笑盈盈的說:“爸爸,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不會坐錯車的!”
此后,女兒上學再也不提要大人接送的事兒,有幾次我故作激勵的問她:“今天還是爸爸送你上學吧”,女兒卻說:“你還是好好照顧媽媽和弟弟吧!”
我是一個生活粗糙的人,伺候起月子來總顯的笨手笨腳,即便是抱嬰兒這樣的小事兒也會惹得他啼哭不止,因此沒少挨妻子批評。往往此時,女兒都會湊過來救援,她總會按照媽媽要求做得像模像樣,說來也怪,小家伙只要被姐姐抱著,馬上就會止住啼哭,這時女兒總會向我遞來得意的微笑。
只要女兒在家,逢到泡奶粉、換尿不濕等事兒,她的動作比我還要快,看得出她對新添的弟弟充滿了關愛。
我也暗暗竊語,女兒怎么一夜之間就長大了呢。
四、男孩、女孩,上天恩賜
自從得知全面二孩政策后,妻子立即開始著手準備,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以前坐公交車上班改成騎自行車上班,平常能騎車的不坐公交,能走路的不騎車。其實,很多次我是被她的毅力感動著。妻子也要求我加強鍛煉,我說你就放心吧,我絕對不負眾望。
要生二胎,前提是妻子得具備生育的條件。這也是我和妻子最擔心的一件事兒。畢竟妻子年屆不惑了,間隔十幾年沒有生育過。在醫(yī)院檢查之后,得知妻子各方面指標正常,具備生育的條件,揪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要說我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那是自欺欺人。這種思想最早表現(xiàn)在妻子孕育女孩時,當時通過一家小診所B超得知孕育的是女兒時,我的確立即把失望寫在了臉上,為此妻子沒少和我拌嘴,即便在妻子生下女兒后,天倫之樂的喜悅沖淡了我狹隘的思想,妻子仍然多次數(shù)落我當初的反應。
追求十全十美,期待兒女雙全,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生二胎,性別選擇性的生育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我當時也存在這種想法。心想有了一個女兒,再生一個兒子就圓滿了。妻子雖沒有說出來,但我也看得出她的心思和我是一致的。妻子為此詢問了一位兒女雙全的老鄉(xiāng),在他的介紹下到某大醫(yī)院找某名醫(yī)開具生男藥方。大夫不知是盡心還是為了多賣藥,順便也給我開了多副中藥。我是一個無病不吃藥的人,嘗了一口,苦似黃蓮,之后干脆徹底抵制不喝了。后又和老鄉(xiāng)交流,得知他服用的藥方竟然和我們的一樣,但他卻是為了二胎生女兒啊。我們想要男孩,豈不弄巧成拙?和服藥相比,我更注意飲食,按照醫(yī)囑,確實做到了半年不飲白酒、不抽煙,這一點連妻子也夸我有恒心。
網(wǎng)上流傳著以控制女方受孕時間來決定胎兒性別的《清宮生男生女秘方》,這是歷史沉淀下來的宮廷秘笈,我當然信以為真。妻子備孕首月,按照清宮秘方,正是生男的月份。當月同房過后,去醫(yī)院一檢查,沒懷上,醫(yī)生說不是妻子的問題。
此時,身邊也有好幾個欲生二胎朋友,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遲遲沒有如愿,一哥們自嘲:“以前我硬的時候,政策比我硬?,F(xiàn)在政策軟了,我比政策還軟?!倍紴槟芊裨俣仁茉心笾话押?。此時的我心里也相當?shù)募m結,難道……難道……心里頓時萌生了小九九。
而之后連續(xù)兩月,又是清宮秘方里的生女期,怎么辦,妻子各方面都正常,管他的,只要能懷上,不論是男孩女孩,這都是上天對我的恩賜。也就是在清宮秘方里的生女期的這個月,妻子懷上了,之后我一直認為二胎一定是個女孩。幾次到醫(yī)院做圍保檢查,醫(yī)生很遵醫(yī)德,沒有透露性別。我也懶得問,免得再和當初孕育女兒一樣,日后為妻子留下“輕女”的口實。其實,即便是女孩,我也是欣喜愉悅的。
以至于到妻子二胎分娩后,在產(chǎn)房門口從護士手里接過帶JJ的兒子時,我竟然有一種意外的驚喜。隨即這種驚喜又馬上釋然,和當初第一次抱著女兒一樣,奇妙的血脈親緣,令我只有親情,沒有性別。這是上天的恩賜,非個外界力量所能干擾。
六、心態(tài),心態(tài),還是心態(tài)
生男生女,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最重要。記得妻子生一胎時,當我從產(chǎn)房接住護士送出的女兒后,仔細端詳了女兒的額頭、眼睛、鼻子和耳朵,確切的說長得太像我了。這種奇妙的生命親緣,一下融化了我偏執(zhí)的心,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哪管兒子還是女兒。如果說,親人中間有人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那一定是沒有親身體會到這種生命親緣感受的外人,孩子的親生父母一定不會!
妻子二胎做剖宮產(chǎn)手術那天上午,手術順序排在第二,我在家屬等候區(qū)里認識了手術順序排在一前一后的兩位男家屬,一交流都是七○后,且都是生二胎。當?shù)谝慌_手術結束后,護士從產(chǎn)房抱出女嬰交給那哥們兒時,他高興的手舞足蹈,原來他因添了女兒實現(xiàn)了兒女雙全而興奮。而另一哥們兒則要沉悶的多,問其原因,原來他們早在小診所做過B超,早已得知懷的是男孩。我開導的說:“兩個兒子多好!”他嘆氣的說:“時代變了,養(yǎng)兒不如養(yǎng)女??!”看來,生兒生女真是各有所求啊!
有句話說“生女兒難受一陣子高興一輩子,生兒子高興一陣子難受一輩子”,這句話很具現(xiàn)實主義。當今科技日新月異,受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思維和通過科技手段實現(xiàn)性別選擇性生育,造就了現(xiàn)在3000萬的光棍大軍,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今新娘成為買方市場,加之形成的丈母娘主導婚姻市場的社會風氣,再過幾年,不知“一動不動”和“萬紫千紅一片綠”又會被丈母娘賦予什么新的內涵。無疑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養(yǎng)女兒真像自建“招商銀行”一樣。同門樓住了兩位老太婆,一位生了三個兒子,一位生了三個女兒。生三個兒子的老太婆,生活簡樸,除夕那天三個兒子像串親戚一樣回來看望了一下她后就匆匆離去了,問其原因,說是三個兒子都各自去陪丈母娘過年去了,老太婆不停的埋怨:“花喜鵲,尾巴長,娶了老婆忘了娘!”而生三個閨女的另一老太婆,平常穿金戴銀,年前早早地被女兒們帶到南方過春節(jié)去了。
性別歧視,真是此一時彼一時,與其這樣選擇性的自釀后半生的酸澀,還不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笑對人生。
七、破局、破局,降低成本
最近,網(wǎng)絡媒體爆出全面二孩政策遇冷,網(wǎng)上也給出了相關數(shù)據(jù),其實,不看這些數(shù)據(jù),從身邊的能生又不敢生的鮮活例子也可以感受出來。
一漲再漲的房價,消費不起的教育,居高不下的醫(yī)療,成為壓垮七○后八○后二胎生育欲望的“三座大山”,很多育齡青年直呼:“生二孩,消費不起!”雖然政府一直在試圖通過政策調控來糾偏,立竿見影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遍起是高樓、到處開醫(yī)院、四處建學校,然而問題并沒有從根子上解決,貌似高端、光鮮的改革成果輻射對象僅僅局限于部分暴發(fā)戶和小資群體,而占社會大多數(shù)的普通群眾卻望房興嘆、病不敢醫(yī)、讀書無用!這“三座大山”如同緊箍咒一般將普通民眾的利益圈在三大領域,不管是城鎮(zhèn)居民還是農民,貧富兩個階層的裂隙越來越大。
七○后八○后,正值生育的晚期階段,身體條件不等人,下定生育二胎的決心成為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兒,其原因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養(yǎng)育成本;二是撫養(yǎng)精力。就拿鄭州這樣一個二線省會城市來說,現(xiàn)在網(wǎng)上曬出的小孩養(yǎng)育成本,溫飽型的每年也得3萬元,養(yǎng)育兩個孩子就是6萬元,一般的工薪家庭,夫妻兩人工資加在一起也只能緊緊巴巴維護生計,前提還得是你不供房貸不養(yǎng)車,而且你的收入還得穩(wěn)定;倘若無固定收入,承受養(yǎng)育風險的能力就要差更多。當然,如若踐行“一孩照書養(yǎng),二孩當豬養(yǎng)”的觀念,也是可以適量壓縮養(yǎng)孩成本的。再說養(yǎng)育精力,七○后八○后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且父母的年齡都過了幫助其帶孩子的黃金時期,即便幫著帶孩子,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若養(yǎng)育二孩,只有全憑夫妻二人或者雇請保姆。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和養(yǎng)育精力之間的矛盾,成為大部分七○后八○后們望 “兒”卻步的主要原因。
通過鼓勵生育二胎的政策破解人口老齡化的困局,政府、社會、家庭還有很多事要做,很長的路要走。政府通過改善住房、醫(yī)療、教育等民生環(huán)境,為適齡青年撐足敢生育的底氣;社會要進一步弘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為適齡青年營造要生育的風氣;家庭要團結和諧、創(chuàng)業(yè)增收,為適齡青年樹立能生育的勇氣。多方形成合力,困局才能迎刃而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9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