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獨一無二(康有山)
中華民族,由于人民的勤勞智慧,歷史的的文明久遠,長期的文化積淀,具有著好多國家民族不具有的非物質(zhì)文明。這些文明的結(jié)晶,經(jīng)過歷史的時光,傳入了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名族。被吸收和運用。我們有理由總結(jié)歸納,使之發(fā)揚光大:
1、五行說:在中國,金、木、水、火、土,構(gòu)成了五行。五行,構(gòu)成了世界萬物的五種最基本的物質(zhì)元素。從四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開始,先哲們就有了“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五行相勝”的說法,流傳至今,猶在發(fā)展。這五行學說,被廣泛的應(yīng)用于古代天文、歷數(shù)、中藥、中醫(yī),對其發(fā)展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五行學說,是中國獨有的,但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傳出國界,也有很久的歷史了。
2、“廿四”節(jié)氣歌
立春陽氣轉(zhuǎn),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茬上,冬至不行船。小河大寒又一年,再迎立春重巡環(huán)。
廿四節(jié)氣,有各種解釋和注解,但最基本是流行在黃河流域、適用于黃河流域、應(yīng)驗在黃河流域地區(qū),因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廿四節(jié)氣歌”誕生最早的地區(qū)。它既是時間與空間變化的記錄,又是四時氣溫特點的反應(yīng),還是指導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提示與指導。千百年來,對于指導、保護、督促、提醒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涵蓋的天文、地理、氣候、農(nóng)時等函寓意義是十分深刻的。其中,也函寓其他生產(chǎn)方面,如“立秋忙打靛”,就是說到了立秋,要抓緊把“靛草”打回來,好把草中的“靛青”提取出來,以備染煮絲綢、布帛、衣被等用。
3、天干地支紀年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五行說”的基礎(chǔ)上,中國人又有“天干地支”的年歷計算辦法,在此又衍生出“十二生肖”(即屬性)。據(jù)《論衡》(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刀。酉,雞也。卯,兔也?!?,豕也。未,羊也。丑,牛也?!龋咭?。申,猴也?!币陨弦模挥惺环N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且與現(xiàn)今相同?!饼?、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虎、兔,十二生肖,開始持續(xù)下來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計為10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計為12地支。由天干配地支,做為紀年方法,每循環(huán)一次,是60年,為一個甲子(一個循環(huán)周期)。地支是計算每天24個小時的計時單位,一個時辰包含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即從夜里11點到后半夜1點為子時,從后半夜1點到3點鐘為丑時,3點到5點為寅時,5到7點為卯時,(所以,點卯即取在這個時間報到點名之意),7點到9點為辰時。以此類推,12個時辰,概括了一天一宿的24個小時。
這是個既包含天文、地理、自然、陰陽、五行等好多方面的科學理論。它是極其復雜、深奧、繁冗的一門學問。迄今為止,仍有好多的問題,并沒有得到透徹的解決。有的問題,即使專門考究“甲骨文”的郭沫若先生在他的《甲骨文字、釋支干篇》中也沒有全部解決。天干地支學說,在東亞日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里,有著較深刻的影響。
4、百家姓
日本,1869年之前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姓(只有名)的??梢哉f,日本人有姓不過只是才二百年的事(最早也是授予例如豐臣秀吉的姓是豐臣,也是被賜給的)。 據(jù)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和名之分。因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以“女”和“生”兩部分組成,左半旁為“取字形”(示意女子所生)部分,右半部取“聲韻”部分(也兼有含義)形象地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guān)。(因為漢字是“形聲”字)《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宋太祖(趙匡胤)時候開始寫的(所以“趙”姓排第一,因為皇帝姓“趙”,所以皇帝姓必須排在第一位)。里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fā)展到后來,總數(shù)據(jù)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yīng)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有些復姓,逐漸被姓氏者自己簡化為單姓了,譬如“亓官”,姓者自家改為姓“亓”了,姓“司馬”的后來改為姓“馮”,“諸葛”,改為“葛”姓,有的姓,百家姓里還沒有。也因為好多姓氏都是炎帝、黃帝所賜、或歷代皇帝所賜,所以,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
中國人的姓氏中,有無窮的典故與故事?!叭俗运魏笮呙麢u,我到墳前愧姓秦”,說是清代的一個叫“秦大中” 的舉子,在西湖看到南宋奸臣“秦儈”被“唾棄”的丑陋罪惡形態(tài),吟出的兩句詩。在中國人中名叫“儈”卻是罕見,姓“秦”的自動改姓他姓的,也有不少。此外,例如端木氏分出端氏、木氏、沐氏、贛氏、貢氏及部分林氏等。是的,如果說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魯迅”姓周不是姓“魯”,那么還會有不少人不知道三毛是陳懋平, 瓊瑤名叫陳喆 ,丁玲原名蔣偉, 茅盾原名沈德鴻, 老舍原名舒慶春, 艾青原名蔣正涵,巴金名叫李堯棠(字芾甘)的。所以中國人的姓名,學問多多。
5、京劇
京劇是中國一絕,也是世界一絕。那生、旦、凈、末、丑(角色類型),唱、做、應(yīng)、客、反(擔任角色的分派),古、時、打、堂、義(演出名目),會、偷、搶、掐、應(yīng)(學藝方法),鑼、鼓、板、鈴、跋(打擊樂器),冠、纓、服、鞋、帶(行頭),說、唱、念、打、舞(臺上表演形式),琴、弦、甕、瑣、笙(伴奏使用的樂器)等等,簡直是一門浩繁經(jīng)典的藝術(shù)門類。其中的藝術(shù)學問簡直是可以構(gòu)成類、門、綱、章、節(jié)、條、目的百科全書。
京劇誕生400多年以來,不斷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東方歌劇,正在受到埃及、日本、英國、印度、法國等一些國家的歡迎。在全球約50,000,000人的華僑、華裔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京劇的劇目已達5800多個??梢灶A測,隨著漢語的發(fā)展與影響的提高,京劇做為“東方歌劇”,不僅會蓬勃發(fā)展,而且有充分的依據(jù)可以預測,將可以申報成為“聯(lián)合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所造就的悠久文化,有著深厚的根基,有著無以倫比的獨特性,有著蓬勃的朝氣,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些,構(gòu)成了我們的軟實力,也形成了我們獨特的軟實力的競爭力??深A見,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過程中,這些軟實力也會發(fā)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康有山農(nóng)歷丁酉年正月初一于哈爾濱群力外灘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9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