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革命情
高大的花崗巖紀念塔矗立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燎原星火”四個金燦燦的大字在冬日的陽光下閃閃照耀著大地。金寨縣位于大別山腹地,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有10萬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在戰(zhàn)場上。這個高聳入云的紀念塔就是為了緬懷先烈而建造的。塔高24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塔身正面鐫刻著劉伯承元帥親筆題寫的“燎原星火”四個鍍金大字。 [塔的正前方有一塊漢白玉浮雕,浮雕的內容是紅軍戰(zhàn)士在烽火歲月里勇往直前的光輝形象。碑的前方擺放著后人憑吊祭放的花籃,鮮紅的入黨誓詞就樹立在碑的右側。碑的后面是銘刻著中國紅軍在金寨縣的發(fā)展壯大的光榮歷史。烈士塔四周和臺階兩旁青松翠柏,四季常青,莊嚴肅穆。金寨縣市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的發(fā)源地。
紀念塔的左面是一個莊嚴肅穆的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館。一進入展廳,正前方的墻面上一塊浮雕占據(jù)著整個墻面,浮雕上的人物高昂斗志,沖鋒在前,十萬金寨人民誓死如歸的形象躍然墻上。在浮雕的前方有一個前言介紹,“ 從立夏起義到六霍起義 到創(chuàng)建豫東南、皖西兩塊革命根據(jù)地,到1930年鄂豫皖蘇區(qū)。再經(jīng)歷了三次反圍剿勝利之后,革命走向高潮。在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后,紅四方面軍進行轉移。艱難的環(huán)境下,金寨人民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zhàn)爭,使革命紅旗高高飄揚在大別山上?!痹跀?shù)十年的革命急風暴雨中,金寨兒女參軍作戰(zhàn),,被譽為“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隨著講解員的深情悲憤的講解,仿佛當年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又歷歷在目。在血雨腥風的日子里,金寨人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高大形象就浮現(xiàn)在眼前。紅軍戰(zhàn)士勇于犧牲、舍己奉獻的英雄故事,在金寨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很多。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正是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
翻過馬鬃嶺山頭后,驅車來到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總指揮部。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遵照中央指示,從魯西南重鎮(zhèn)菏澤出發(fā),于8月27日千里躍進大別山,猶如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有效地牽制了國民黨。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戰(zhàn)斗足跡。廣場上矗立著劉伯承、鄧小平兩位偉人的塑像,在烽火連天、彈盡糧絕的日子里,與國民黨作戰(zhàn),牽制國民黨的隊伍,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指揮部是當年當?shù)氐囊晃恍罩艿拇髴羧思易栽妇璩鰜淼?,周氏老?磚瓦結構,三進三幢,。背靠山,前有照,是個好地方。指揮部還基本保持著當年的原貌。是雕花樓閣,天井雨臺。指揮部里還保留著各位領導人的住宿原樣。其位于天堂寨的腳下,群山環(huán)抱。在崢嶸歲月里,金寨人民奉獻了自己的生命。金寨革命的紅旗在大別山始終不倒,高高飄揚。
歲月的長河中,金寨人命以自己的革命情懷奉獻著生命,可歌可泣。在今年4月習近平書記來到金寨縣進行視察,霏霏細雨中,習近平向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隨后,瞻仰了紅軍紀念堂,參觀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寫下了這樣的贊語,“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的前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8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