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母校
每個上過學的人都有自己的母校,這個母校讓人魂牽夢繞。前幾日參加老師女兒的婚禮,一個很要好的同學若有所思地說:“我現(xiàn)在一個母校也沒有了?!彼脑捄盟瓢l(fā)來了心有靈犀一樣的信息,我心有所悟,立即應道:“噢,咱倆一樣,我也沒有了母校。”后來,我細細琢磨,便覺若有所失,黯然失色,惆悵不已,還好像有那么一點點酸楚的感覺,這種酸酸的情愫誘使著我的筆觸寫一寫一一消失了的母校。
母校,多么圣潔而美好的字眼。那是每一位莘莘學子知識的搖籃,是踏入人生大舞臺的重要排練場;是裝在學子心中的燈塔,照亮學子們的前程;是裝在學子腦中的儲存器,承載著學子們的青春記憶。古往今來,每一個從母校走出去的人,文人圣哲也好,普通學子也罷,每每提起母校,都懷有深深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其他感情無與倫比的,因這種感情甚而淚流滿面。因為,那是把人生的許多美好時光都傾注在這里的地方,那是把我們從稚嫩的樹苗培養(yǎng)成參天大樹的苗圃,辛勤地園丁澆灌著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母校曾讓幾多人留戀,曾讓幾多人向往;也曾讓幾多人朝思暮想。即使畢業(yè)多年,每每路過母校,總想多看兩眼;即使客居海外,每每提到母校,總想多說些話,多些思念,更把母校裝在夢里。
我起初的母校是在村子西頭的一個3間廂房里,坐東朝西,據說這是解放前大戶人家的房子歸公的。這里可以說是真正意義的母校,母校的名稱是“喬家小學”,座落在喬家村的土地上,都是喬家村土生土長的教師任教,有一位還是我本家的四嬸,這樣的母校就更像是母校了。這讓我想起了一首校園歌曲:“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初升的太陽照在臉上,也照在身旁這棵小樹……”多么形象?。∥耶敃r就是這樣,迎著初升的太陽走進教室,迎著落日的余暉走出教室,整日在溫馨的母校里。我的學業(yè)從這里起步,“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從讀書時的“毛主席萬歲……”,從寫字時的“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數字時的“……”,從拼音時的“bpmfdtnl……”一一學起,這些都成為日后事業(yè)的基石和敲門磚。現(xiàn)在想來,母校,可以說是人生起步的地方,它使每個人今生難忘。我現(xiàn)在還依稀記得,上課前優(yōu)美的歌聲,上課中朗朗的讀書聲,課后不斷的歡笑聲,響徹在母校的上空,形成了歡快的旋律。還有,在這難忘的校園里,留下了我喊隊列時的自豪;留下了我演“小老頭”的榮耀;留下了我手握紅纓槍的英豪;留下了老貧農的苦難辛酸史;留下了“五虎將”的抗戰(zhàn)史;還留下了我五彩斑斕的夢……”
我初中時的母校是在村子西北邊,是聯(lián)合辦學建立的中學,所以就叫“喬家聯(lián)中”。在空曠的操場山,我們一級級學生白手起家,在那個“半工半讀”、“勤工儉學”的年代里,憑著我們一雙雙手,建起了美麗的校園,石頭是我們從自己山上推的,磚是我們自己運的,瓦是我們用勤工儉學的錢買的,就連校舍也是我們給鄉(xiāng)村匠人當小工蓋起來的,在這自己親手建起來的母校里感到親切,學習踏實,鍛煉舒暢。運動場上,留下了我們矯健的身影,教室里,留下了我們默默讀書、學習的情景。雖在“白卷英雄”、“白專道路”盛行的年代,我們沒學到多少知識,但一想到自己親手建起來的學校,我心愛的母校,心中就有一股股暖流在涌動,這是母校的情結使然。
我最后的母校是在鄉(xiāng)鎮(zhèn)駐地附近,在享有風景名勝區(qū)之稱的雙廟水庫前面,一排排紅磚黛瓦的校舍矗立在校園內,一行行白楊樹參天而長,一群群學子青春激蕩,內心承載著自己的夢想。母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時常在想,與漫漫的歷史長河相比,人生只是短暫的一瞬,而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當時兩年的高中生活又似乎顯得微不足道。然而,這兩年的高中生活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那種師生情、同學緣藏匿在我的靈魂深處,時常觸動我思想的火花,撞擊著我的心靈。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時值剛剛粉碎“四人幫”的年代,全國百廢待興,在遭遇了“知識越多越反動”、大樹特樹“白卷英雄”之后,教育撥亂反正,恢復高考制度,當年全國就有270萬人參加高考,帶來的是教育界的萬物復蘇。老師們都上緊了“發(fā)條”,學生們都鼓足了勁。剛剛升入高中的我們,才品嘗到了知識的甘甜。于是乎,白日里,我們刻苦攻讀,認真細心地聽著老師們講課;晚自習時,我們“挑燈夜戰(zhàn)”;晚自習熄燈后,我們一個個像夜貓子一樣,還要宿舍里端著一盞盞像螢火蟲似的煤油燈,重回教室,搞起了“題海戰(zhàn)術”,熬夜苦讀,就是為了實現(xiàn)高考的夢想。在教與學的深度磨合中,更締結了師生情誼,這才是在拼搏中開出的友誼之花。我仍記得老校長郭立興在綠樹成蔭下的諄諄教誨;數學老師金榮臻的嚴格要求;化學老師尚桂萍的循循善誘;語文老師冷炳志的慷慨激昂……盡管老師們像辛勤的園丁一樣付出了,我們也如臨陣磨刀的士兵一樣拼上了,然而,那可憐的4%升學率,卻把我們拒之于高等學府大門之外。(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現(xiàn)在想來,雖說我們沒有實現(xiàn)老師的愿望和自己的理想,但我們收獲了那極不尋常的師生、同學情誼,這是任何東西換不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彌足珍貴。我們不惜的是,我們曾在這里奮斗過,這就足矣;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母校就是陪伴支撐我們?yōu)閴粝攵鴬^斗的地方,這是有著文化底蘊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怎能忘?
然而,我記憶中的母校在一個個消失,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母校消失了,村子小學搬進了母校校園;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學母校也消失了,留下了荒蕪的校園;歷史進入新千年后,高中母校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房產大樓。
母校,無論是否著名,無論有無悠久歷史,在莘莘學子心中都是一樣的,我們追尋的不是學校的名望,而是珍貴的校園記憶和美好的青春時光。操場上的相互競賽、同桌的三八線紛爭、嚴厲的老師、天真的同學、校園的一草一木……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的青春印記。還有,我們的奮斗、成長、進步,都與母校的栽培息息相關。遺憾的是,許多人的母校一一消失了,都發(fā)出了“母校在哪里?”的嘆息。
我現(xiàn)實的母校一一消失了,而我心中的母校一一聳立著,將永遠聳立在我心中,因為那里承載著我永遠抹不掉的青春記憶。
喬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