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南國》
夜幕徐徐降臨,屋里亮起了燈光。禾玉曼這才想起返程的路途。白天定點通行的小型公交車,早已收車了。她本來打算搭一輛摩的,蔣志平卻執(zhí)意要送她。剛下樓,蔣志平就去推他的自行車。
天空已經(jīng)完全黑下來,明亮的星星布滿浩渺無垠的天穹,只是還未出現(xiàn)月光的影子。只見他一步跨上車子,倏地一下就滑到她的身旁,“上吧!”他一聲令下。
禾玉曼有點難為情又不容遲疑地跳到后架上。人家上了一天的班,還要為她辛苦跑這么遠的路程,禾玉曼的心里感到有些歉意。夜行人前后坐在自行車上,滑下一段慢坡,車輪錚…錚…地滾動在起伏不平的沙石路上。夜幕下,不遠處的星星燈火在閃爍,間或傳來一句陌生的叫喊聲,讓思想還沒完全融入這片土地的禾玉曼感到一種隔膜。一種距離。文化、習(xí)俗、語言的相融,如同一項習(xí)慣的建立,有著頑固的排他性。
走上不算寬闊的水泥路面時,車子的聲音馬上減小了。行人稀疏的路上,偶爾有摩托車或汽車疾馳而過。路旁影影綽綽的樹木緩緩向后移動,空氣中飄來縷縷桂花的香甜味道。此時,一鉤新月穿出云層,反射出的灰色路面,毫無畏懼的向遠處延伸。
若隱若現(xiàn)的夜色下,微風(fēng)徐徐。空中傳來他吃力的喘息聲,腳下行進的又是一段慢坡道。禾玉曼被這種無怨無悔地付出,又一次深深感動。一種無辜的情愫;一種壓抑在心底默而不能發(fā)的情緒,被一股親切的氣息悄悄點燃,夢幻般地展現(xiàn)在四周的黑暗中,宛若流星般短暫的渴望,很快被擦身而過的摩托聲震得粉碎,變成一種深深的羞愧。
曾給過自己無數(shù)幫助,近在咫尺的蔣志平。禾玉曼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她神情憂傷地走進質(zhì)檢科,是他的關(guān)照和理解,讓她平靜渡過那個令人憤懣的頹喪期;在孤獨清冷的宿舍,是他送來取暖的火爐;在她夢想逃離的無助時刻,是他毫不遲疑地伸出援助之手……而她卻沒能給過他什么幫助,想到這里,禾玉曼的心中頓然升起一股無可名狀的歉疚感。平日里盡管周圍充滿陌生,但一想到不遠處有位如兄若師的堅強后盾,禾玉曼的心里立時就變得踏實了。但她始終秉承一個理念:以前不曾發(fā)生的,以后也將不會擁有。她把他一直看成自己的親哥哥一樣,除此之外,不會再有別的情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誰能想到有緣無份的他們,在國企奮斗的歲月里,一次次默契地走到一起。如今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共同的職業(yè)追求,再次匯聚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同踏一片熱土。
一輛汽車駛過的轟鳴聲,切斷了禾玉曼翻飛的思緒。她想起了他的妹妹蔣玉如?!坝袢缱罱冒桑俊?,“好著呢,有出租車生意……”
蔣志平從前并不看好的一樁婚姻,硬是靠著蔣玉如的勤勞和睿智變成了一個幸福的港灣。他為妹妹目前的現(xiàn)狀感到由衷的快慰。現(xiàn)在就是兩個弟弟還得讓讓他費點心。小弟和平的身板不夠強健,車間的活路有點吃不消,整天嚷嚷要出去重新找事兒做,可他又沒有更好的辦法。二弟安平能吃苦,表現(xiàn)的還可以,暫時沒有別的想法。
她到達目的地了,他完成了送行任務(wù)。禾玉曼心懷感激佇立在通向工廠的交叉路口,向蔣志平頻頻揮手告別。月色朦朧,繁星滿天,將陪伴他一路孤單返程的身影。
摘自本人長篇小說《尋夢南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7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