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寒:建海綿城市的步伐要蹄急步穩(wěn)
近日舉行的全省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工作座談會提出,縣城及以上城市年內要編制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會議透露,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十三五”計劃建設項目1348個,海綿設施總投資450億元。除國家級試點城市遂寧市外,今年7月四川省確定了成都、自貢、瀘州、綿陽、廣安等共15個縣級以上城市為省級試點城市。(10月7日新華網)
城市要建設,是否建成海綿城市,多弄點混泥土或是多規(guī)劃點草坪,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從理論上講,建設海綿城市,對城市的排澇和雨水利用方面的意義重大。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城市看?!睅缀跄昴臧l(fā)生,建設海綿城市確實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四川省要求縣以上城市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這種理念上的認識進步,值得肯定。
據(jù)悉,今年7月四川省確定了成都、自貢、瀘州、綿陽、廣安等共15個縣級以上城市為省級試點城市。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十三五”計劃建設項目1348個,海綿設施總投資450億元。其間至少透露出兩點信息:一是建設海綿城市已成為必定之舉,一次性推出15個試點城市,足以體現(xiàn)該省對此項建設的重視程度;二是對海綿城市效益抱有很大期望,建設上千個項目,投入數(shù)百億資金,這可不是兒戲,如沒有看好海綿的種種功效,怎會如此大動干戈!
既然抱有這么多期望,投入那么多資金,就不能當“甩手掌柜”,任由城市自我發(fā)揮。編制規(guī)劃也好,具體實施也罷,在省級層面都應該有一個總的政策與方向。否則,各自為政,取得實效也就罷了,如果大量資金的投入而未發(fā)揮功效,豈不浪費了錢財?
誠然,在先行先試再逐步推開的建設思維下,犯不了大錯誤。但要讓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還少不了監(jiān)管與指導,建設標準與預期目標必須明確。同時,建設海綿城市不是一次性的投入,效果也難以立竿見影,需要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的長期努力,方能一步步釋放效果。所以,規(guī)劃固然重要,投入也很關鍵,如何加強管理,形成持續(xù)的建設機制,還需放在重中之重。唯有如此,解決積水內澇、水體黑臭等具體問題的預期才能順利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