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自語《老窯洞的秘密》詩賞析
文/山西馮恩啟
“ 住久了窯洞的人 / 才能懂得深不見底 / 懂得黑咕隆咚 / 就像村中的那口古井 / 扔進去石頭老半天了 / 才會遠遠地傳來一聲圪咚 // 不仿你試著朝窯洞深處走去 / 一步 兩步 三步 / 一丈 兩丈 三丈 / 走到外頭光亮夠不著的地方 / 走到陰森森寒氣逼人的地方 / 你自以為是走到了盡頭 / 其實不然 / 那還不是窯洞的最深 / 你還沒有穿越煙道炕洞 / 沒有拜會大家族里頭的鼠家弟兄 / 沒有問一問醋壇子 油簍子 / 沒有搬一搬鍋碗瓢盆 / 甚至沒有走訪過米蟲幺蛾子 / 沒有體察過日子的不易與艱辛 // 你最好拽緊主人的衣角 / 不停地朝窯洞的最深處摸索 / 不是三步兩步 三里五里 / 也許的三年五載 / 甚至更長一些 / 那路途肯定比古井的井繩要長 / 比你遺落世間的腳印要深 // 沿途肯定會遇上老宅的先人 / 會遇上他們身上的一些傷痕 / 仔細地 聽聽那些老傷的嘆息與訴述 / 踩踩一路走來的風雨及泥濘 / 就這樣不停的走走停停 / 黑暗中才會抵達窯洞的靈魂 《老窯洞的秘密》 豪 言 自 語 (第106期) 作者/山西呂世豪 【寫于2014一8一17】”
這首《老窯洞的秘密》是山西汾陽著名的鄉(xiāng)土詩人呂世豪寫的一首鄉(xiāng)土詩。最初見于詩人個人詩集《豪言自語》(第106期)。在這首詩中,詩人飽含深情,用優(yōu)美的文筆,出奇的語言,生動而形象的描寫了故鄉(xiāng)黃土高原人家蒼老古樸的風情風貌。作者抓住黃土高原上,老窯洞這個典型的民居住宅,深入其中,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并深有體會的在開篇中寫到: “ 住久了窯洞的人 / 才能懂得深不見底 / 懂得黑咕隆咚 / 就像村中的那口古井 / 扔進去石頭老半天了 / 才會遠遠地傳來一聲圪咚”窯洞是深的,要想知道這《老窯洞的秘密》就必須親自走進去。站在窯洞外面,看到的永遠是它的皮毛,永遠不能真正解開它的秘密,掌握它的全部生活含義。詩人用一語雙關(guān)的寫法。明寫窯洞,實際是寫窯洞千萬年來所裝載的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與黃土地文明。追根索源,詩人從古老的窯洞開始。詩人理智地明白:對事物的認識,唯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親自去實踐一下,這一最簡單的科學認識事物的觀點和方法。
于是,詩人跟著窯洞的主人,不斷地“朝窯洞深處走去 /一步 兩步 三步 / 一丈 兩丈 三丈 / 走到外頭光亮夠不著的地方 / 走到陰森森寒氣逼人的地方 ”這時誰都以為是走到窯洞的盡頭了,以為自己已經(jīng)看到窯洞的全部了??墒牵闷娴脑娙?,并沒有滿足。繼續(xù)往前走著,繼續(xù)深入窯洞了解窯洞里所隱藏的一切。認為自己“還沒有穿越煙道炕洞 / 沒有拜會大家族里頭的鼠家弟兄 / 沒有問一問醋壇子 油簍子 / 沒有搬一搬鍋碗瓢盆 / 甚至沒有走訪過米蟲幺蛾子 ”
詩人進窯洞,探究竟;詩人在窯洞的黑暗中行走,在陽光觸及不到的地方,追尋著人們 “日常生活的不易與艱辛 ”。透過詩人一句句鏗鏘有力的精細語言,一種大愛情懷,在讀者的心里,不斷的蔓延開來,讓人震撼,讓人感動!詩人追尋著的不僅僅是老窯洞里的全部家當,而是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老窯洞里;那些隱秘的黃河文化的根;那些窯洞人自強不息,頑強生活,不畏艱難困苦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純潔高尚的民族精神。
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用生動貼切的語言,在借物喻事,借事喻理中,堅定地說出:“ 你最好拽緊主人的衣角 / 不停地朝窯洞的最深處摸索 / 不是三步兩步 三里五里 / 也許的三年五載 / 甚至更長一些 / 那路途肯定比古井的井繩要長 / 比你遺落世間的腳印要深?!爸挥胁煌5卦诟G洞的黑暗中前行,才會抵達窯洞的靈魂深處。” 求索的道路,很長,也很難,沿途會留下你深深的腳?。灰胝嬲忾_《老窯洞的秘密》也許會耗盡你的全部熱情,疲憊了你無數(shù)個春秋歲月。(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你只有在通向老窯洞的沿途中,懷著一顆虔誠與敬畏之心,“仔細地 聽聽那些老傷的嘆息與訴述 / 踩踩一路走來的風雨及泥濘 / 就這樣不停的走走停停 / 黑暗中才會抵達窯洞的靈魂 。”詩人筆底生輝,滿懷對“老窯洞”的真情厚意。灑脫地表達了,自己拷問現(xiàn)實生活與厚重歷史的人文情懷。
讀呂世豪的詩《老窯洞的秘密》,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成千上萬中國北方的老窯洞、土窯洞的獨特風貌。也使我們更深層次的知道了,老窯洞,土窯洞連接著古老的黃河文化及華夏文明之源。就是在這蒼涼古老的老窯洞,蘊育了堅強不屈的華夏兒女及中華民族,蘊育了他們不畏痛苦、磨難;不畏外敵強暴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孕育了今天的強國之夢。
詩人用意深沉厚重,語言精煉優(yōu)美。句句充滿生活的哲理。詩人用小道理,描寫大智慧,給人深思;給人啟示。整篇詩構(gòu)思奇特,說理清晰明白。比喻生動有趣,方言土話,讓人讀來倍感親切。讀這篇《老窯洞的秘密》,誰都會為詩人灑脫的文筆,詩歌所蘊含的深沉內(nèi)涵而驚嘆!窯洞深深,黃土層層,只有走進黃土高原,走進老窯洞,才能真正解開這《老窯洞的秘密》;也只有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人,才能明白大詩人的詩意真情,最真實的思想感受,生活實踐,人生領(lǐng)悟,黃土高原上窯洞里外的人情風貌。
【2016一7一1】
窯洞風情附記:
窯洞,是黃土高原上人們,一種最為獨特而原始的“穴居式”居住形式。歷史悠久,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內(nèi)蒙、寧夏、甘肅地等。在中國的河南、河北也有。窯洞形式多樣,其中靠山式窯洞最為普遍??可绞礁G洞,就是依山而向里面挖個洞。洞上是院,院下是洞,層層隨山就勢,依次遞升,很是好看。好一點的窯洞在里面用水泥和白灰包裹。居住起來,冬暖夏涼。窯洞,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窯洞,原始的住宅;生活在里面的人慢悠悠地過著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日子。
黃土高原上的男人們,刨土種地,打獵砍柴。女人們在窯洞里生兒育女,操持家務(wù)。這就是黃土高原人的全部生活。簡單而純樸,原始而單調(diào)。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把“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信天游唱了一年又一年,把日子的悲歡苦樂裝了一洞又一洞。似乎不知何時開的頭,也不知何時是結(jié)尾。如今,高樓大廈,鋼筋水泥磚瓦房,已逐步取代老窯洞,成為黃土地上人們的新住居。古老的土窯洞,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大部被逐漸荒蕪??筛G洞里曾經(jīng)所擁有的歡聲笑語,無數(shù)悲歡離合的故事卻經(jīng)久不衰,不時的閃進了黃土高原上人們的心靈腦海之中;不時地觸及著黃土高原人的回憶的靈魂。讓他們?yōu)橹魬俸图樱?/p>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4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