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作
關于寫作
——靈遁者
很多人問怎么寫散文,怎么寫詩歌,怎么寫作文。高中的時候,我們甚至還看過什么《作文大全》之類的指南書籍。其實那些技巧的東西,花架子的東西,還是少些為好。
我高中的時候,因接觸卡夫卡,伍爾夫的意識流作品。一下子就迷上了那種意識流寫法。寫了意識流的作品,后來我再讀,覺得不行。還不如真情實感寫的抒情散文。
創(chuàng)作既然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就意味著我們得踏實去寫,去反映生活。生活有多現(xiàn)實,有多難以觸碰,我們的文字就應該多么現(xiàn)實。我自己也從來不會因為害怕別人說我什么,而故意美化文字。
把寫作比喻成練武。有人練劍法,有人連槍法,有人連棍法,有人練拳法。但真正的高手,無論你是練什么功法的,必須根基牢固,你才能成為高手。18般武藝是相通的。等你融會貫通的時候,別人出什么招,你都隨意接招。自然而然,在別人看來美極了。這就是花架子出來了。那么寫作的根基是什么?(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是多讀,是多聽,是多想,最后多寫。文字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屬于人民,就屬于生活。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這樣的。文章是字的組合,是對生活的描述。描述的方式就是詩歌啊,散文啊,話劇啊等等。
一開始寫作,初中,高中都盡量寫實,都盡量真情實感。不要意識流,不要跳躍,不要魔幻,不要限制在一列火車上就寫完一生。就像木心說:“后來,我覺得平平淡淡,本本真真寫出來的東西,才有生命力?!?/p>
描述素材來源于生活,與你相關的生活,相關的事件。不要說你的生活平凡,沒有什么可以寫的,沒有發(fā)生什么值得寫的事情。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就決定了他的唯一性。你寫不出來,是你觀察不到位,體悟不到位,語言組織不到位,邏輯不清晰等。
舉一個列子,老王家是做豆腐,賣豆腐的。老師問:“豆腐是怎么做出來的?!敝挥欣贤跫业?a target="_blank">孩子,能從頭說到尾。說的比老師都細致。原因是什么?是老王家的孩子,天天吃豆腐,天天看父親做豆腐,幫忙打下手。這樣能不會嗎??
引申一下,什么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其實都是這樣的。孩子耳濡目染,對這個行當就比行當外的人熟悉。自然就會了,做起來也更容易成功。
寫作也是這樣的,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就一定能學會,就能寫好。我們經(jīng)常聽到,某人獲獎感言說:“我是為唱歌而生的?!薄拔沂菫槲璧付??!薄拔沂菫閷懽鞫??!蔽掖蟮中π?,是不相信天生的這種東西。但別人這樣說,也其實是表達的自己對從事事業(yè)的熱愛。
其實多讀,多看,多寫,多想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好的作家。但頂級的作家,一定是非常熱愛寫東西的,很固執(zhí)的去寫的,那種非寫不可的精神一直存在。
所以各種體裁的文學,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形式不同而已。結合你要表達的事情,觀點,長短自己把握。
如果要問所有成功作家作品的特點是什么?那就一個字——真。任何作品都是的。
你看看卡夫卡的《變形記》,夸張另類。但是他所描述的文字,不正是說他自己嗎? 你再去看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新奇,怪異的描述,讓我們不覺得失真,反而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再回歸朱自清,魯迅等人文章,去品味各種文學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無論你寫什么形式的文章,都不要脫離真情實感。
所以想寫好詩歌,就去多讀詩歌。想寫好散文,就去多寫散文。想寫好小說,就去多讀小說。另外說一點,思想的深刻性,往往來源于對生活的思考和學習。多讀哲學作品,樹立自己的哲學價值觀。這也是你文學的價值觀點。
尤其是中長篇小說作品,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哲學價值作為導向,你可能會出現(xiàn)混亂,那么你的作品也一定混亂。
再次強調(diào),“為賦新詞強說愁。”是寫作的大忌。萬變不離其宗,去多看,去多想,去多觀察,然后堅持的寫下去。你就是作家,自己的作家,大家的作家。
?靈遁者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散文作品。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4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