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公與郭有明(13)

趙鐵公與郭有明(13)
十三、宜昌的風水
宜昌的地形很奇怪,按照風水學的說法,先是說老城區(qū)缺土,就被寫過《爾雅注》的郭璞千里迢迢的從中原運土到宜昌筑成爾雅臺,而且還封閉了一處城門想給以改變,可是效果似乎不大。歷史上除了出了明朝的王天官和清朝的劉一儒,其他的名人都來自宜昌城區(qū)之外,即使是來自郊區(qū),也會被那些從小生活在環(huán)城路加上九碼頭以上中心城區(qū)的所謂正統(tǒng)的宜昌人用宜昌話說成是“果子”,明顯的有一種鄙視之感。
可是即使這樣,宜昌人無論在宦海里鉆營取巧還是想通過科舉謀取身份上就是依然沒什么起色,連一個狀元也難求,即使是后來趙鐵公把城墻扒了個干凈也同樣如此。于是人們就發(fā)現(xiàn)江南的磨基山面朝長江的一面似乎像露出了一面鏡子正對著宜昌城,聯(lián)系到磨基山左側(cè)的筆架山、右側(cè)的五龍山,宜昌人就越發(fā)忐忑不安,就首先在鎮(zhèn)鏡山上修廟,試圖從源頭上抑制磨基山;又在東山修了東山寺,和磨基山爭鋒相對;還在寶塔河建了一座天然塔,以鎮(zhèn)五龍的邪氣。
可是似乎依然沒有什么效果,宜昌本地人依然從中得不到任何恩惠,反而越來越失望,于是就有人分析說,磨基山就是一個巨大的石磨的基礎,將宜昌本地的好運都磨掉、順水流走了;而那一面類似銅鏡的巖面也一直對著中心城區(qū),凡是懂一點風水的都知道被一面鏡子照著就是很不吉利,就是妨礙自己的官運和命相,對自己的命運有很大的妨礙,說起來有人不信,可是相信的還是絕大多數(shù)。如果自己的家門被別人的鏡子(宜昌人叫照妖鏡)給照著,肯定會火冒三丈、大發(fā)雷霆的,幾乎沒有一個不氣沖沖地打上門去討個說法的,這就是陰陽風水在人們腦海里的根深蒂固。
磨基山的那面鏡子太厲害了,所以風水先生斷定,面朝長江、也就是面朝磨基山的都不好。比如萬達恰好就正對著五龍,寶塔鎮(zhèn)河妖的傳說在宜昌婦孺皆知,可是那里沒有寶塔,所以對生意不利;美岸長堤也不好,風水是個“破”字,鎮(zhèn)江閣本來是鎮(zhèn)邪的,在那兒動土意味著什么誰都知道后果不妙,連公交車的線路都繞著走;三江航天最終破了解放路的風水,所以那里現(xiàn)在生意做不起來,逐漸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因為相信風水,大南門的那座人保大樓才會偏偏側(cè)著開大門;因為懂得風水,長江麗景才會活生生的將自己小區(qū)的大門開到隆康路上去;桃花嶺的風水也不好,所以市委要搬到白龍崗去,軍分區(qū)也將自己的大門轉(zhuǎn)到了夷陵大道上……別不相信風水,也別聽什么冠冕堂皇的各種辯解,其實風水這才是改換門庭的真正事實。(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宜昌市政府的大門原來是面朝紅星路、背對長江的,隨著城市骨架的拓寬,也隨著沿江大道的建成,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大門轉(zhuǎn)到長江這邊來了。很多年前就曾經(jīng)聽一風水師說過,這是一大敗筆,因為政府大門正好面對磨基山!后來的政府大院里也用各種理由安裝了幾面反光鏡,可是怎么敵得過對面山上那面巨大的鏡子,所以,很莊嚴的大門口總是有人鬧事,三天兩頭都有告狀上訪的將政府大門試圖給堵上,加上恰恰就在沿江大道上,被南來北往的車輛和行人看得一清二楚,政府的形象不好是事實,也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
于是,宜昌市政府決定搬遷,選中的就是原來的137(中南橡膠廠)的地盤,殊不見就是因為這個搬遷方案,促使各大房地產(chǎn)商提前在中南路和城東大道一線布局,幾年之間,原本一片田園風光的水田菜地就變成到處高樓林立,道路四通八達,投資商和投機商紛至沓來,就等著市政府搬遷以后提升樓盤的檔次,那些有錢人之所以購買那里的樓盤也是基于升值的考慮。
凡是去過的人都知道那個地方的確風水不錯:從大環(huán)境而言就是“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的風水寶地模式。既有綿延不絕的群山峻嶺,也有遠近呼應的低山小丘,左右兩側(cè)則有護山環(huán)抱,加上中間地勢寬敞,且有屈曲流水環(huán)抱,自然就是一個理想的風水寶地。不過臥槽——MD,這不是選陰宅,而是要找一個能夠提升官運的所在地!
這樣明顯的錯位連我這樣沒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陰陽八卦的都知道,那些當領導、謀發(fā)展、想宏圖大展的大人物難道就不明白嗎?所以,從郭有明之后宜昌不知換了多少市領導,市府搬遷的事一直遲遲落實不下來,一晃就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市政府還是默默地面對著江南的磨基山,還是深藏在一個大院里,還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還是沒有一點搬走的意思,也許就是認為這里的風水至少強于那個新址吧?
說一句多余的話,有人說,郭有明之所以倒臺,就是因為他私欲熏天,和房地產(chǎn)商勾結做出了搬遷市府的決定而得到的報應。一笑。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4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