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來《長篇小說連載》(十四)
到1960年4月份,李冬生的大兒子出生了,取名李平安,寓意一家人以后“平平安安過日子”之意。
公共食堂解散后,李冬生和吳淑珍這四口之家就在表姐家開起了小灶。
這是夫妻倆一直企盼的事。過去就是因為吃食堂飯,李冬生想去救濟一下瀕臨絕境的自家姐姐家,才惹出了天大的麻煩,讓一家人險遭滅頂之災(zāi)。
這下可好了,自家分的糧食可以自由支配了!為了改善生活,還可以自己種菜了。
這時候,政府已經(jīng)意識到了辦公共食堂給群眾生活帶來的嚴(yán)重災(zāi)難。上面的政策放松了一些,對那些被饑餓逼得走投無路而犯有“糧食政策”錯誤的人處理放寬了。
在經(jīng)歷了一場生死浩劫之后,李冬生夫妻倆從驚恐中緩過神來,覺得以后可以過一過平平安安的日子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當(dāng)時,農(nóng)田和山還是歸集體所有,但在居住房舍的周邊,各家各戶還是允許有自留地種菜。
李冬生一家剛落戶,是外地人,只是寄居在表姐家里,沒有自家的房屋,當(dāng)然也就沒有自留地了。
他們想通過勞動來改善一下生活的困境。
李冬生是一個很勤快的人。為了把自己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小家經(jīng)營好,他除了每天按時出好隊上的集體工外,還起早摸黑地來到表姐家的后山開墾出成片的荒地種上菜,種出來的菜主要供兩家人食用,多余的還贈送給左鄰右鄰的人。
兒子出生后,吳淑珍先是休了幾個月的產(chǎn)假,后又用背簍背著兒子與本隊的家庭婦女們一道去出集體工。
這時候,女兒彩霞已經(jīng)二歲多了,她可以牽著她的手一道去。有時,女兒也可以由李冬生領(lǐng)著去出集體工。
一雙小兒女放在家里不安全,夫妻倆只能把他們拴在身邊。
回到家后,夫妻倆本著“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家庭生活模式,李冬生主要是作家務(wù)體力活,如種菜、挑水、砍柴等,吳淑珍主要是作家務(wù)輕便活,如做飯、洗衣、做鞋補衣打毛線等。雖說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還是其樂融融。
當(dāng)然,他們還沒有忘記表姐一家人的恩情,他們會分出一部分精力給小健康補習(xí)功課、作好上下學(xué)的接送,還會幫著表姐家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
他們知道,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表姐表姐夫是唯一的依靠了。
這樣平靜的日子大約過了半年多,夫妻倆的眉角才舒展開來。
“唉,這擔(dān)驚受怕的日子終于過去了。只要一家人平安就是富了?!边@是李冬生夫妻倆對玉梅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要知道,夫妻倆要成功逃脫大隊工作隊的追捕,千里迢迢趕到表姐家落戶是多么艱難困苦的一場家庭變遷哩!
留得青田在,不怕沒柴燒??!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2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