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忠小說《新社員》七
劉文忠小說《新社員》七
盼望父母和城里的親人的來信,成了知識青年的精神寄托。每到星期一三五,火燒橋郵電局就會有郵遞員來紅柳村送信和報紙。
只有這三天,知識青年望眼欲穿。
可是,河套地區(qū),老天爺爺?shù)哪槺热龤q的娃娃變得還要快!
早晨,紅霞能夠映紅人們的臉,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雪一樣的云。風(fēng)兒靜悄悄,可能是昨天晚上刮了整整一夜,累了,辛苦了到紅柳樹林里休息。
勤勞的莊戶人驅(qū)牛趕馬,荷鋤下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村頭那株老柳樹樹梢兒一搖,遠處陰山畔突然灰蒙蒙的一片,不到半小時,飛沙走石,沙塵暴來了。
老鄉(xiāng)們習(xí)以為常,搖耬種地,鋤草放羊,瞇縫住眼睛,照干不誤。
知識青年可就不一樣了,沙粒抽打著稚嫩的臉,就像刀割一樣痛。
猛烈的風(fēng),吹得站不住,東倒西歪,就像喝醉了酒。
幾天過后,知識青年們的臉上,被風(fēng)沙吹得粗糙發(fā)鄒,有了道道血口子,就是抹上凡士林之類的潤膚膏也不濟事,晚上休息后,疼痛更加劇烈。手上血泡疊加,有時候竟然也有麻木不仁的感覺。
寶珠和李桂芝有點撐不住了,倆人偷偷地相對流淚,又怕其他知識青年知道笑話,更怕貧下中農(nóng)們知道瞧不起,最要命的是如果被知識青年管理委員會的人知道,落下不好印象,評不上“優(yōu)秀”,蓋不上紅柳村瞎雞換的大紅公章,將來回城,招工,提干都會泡湯。
孟林張建劍鋒和易秀四個男知識青年,新房是住上了,剛開始,還驚喜了一陣子。他們是初出茅廬,不知道天高地厚,更不知道新房潮濕陰冷的那個罪呀,是刻骨銘心的。
晚上經(jīng)過一天的勞累,渾身骨架就要散了,根本沒有感覺到被子褥子是潮濕的。有時候連衣服也來不及脫,就和衣而臥。
后半夜一覺醒來,那個潮濕啊,就要擠出水來。更要命的是,那個陰冷透骨地涼,能夠穿透五臟六腑。他們渾身哆嗦,牙關(guān)打顫。
人長說,男子漢有淚不輕彈。
這四個鐵骨錚錚的小伙子,在被子里流淚了。
他們捂著頭,獨自在被子里,嗚嗚地哭了,可是沒有讓同伙聽見。
按照生產(chǎn)隊的規(guī)矩,每年到了數(shù)九才到頭道橋火車站拉烏達煙煤,每戶社員分配三百到五百市斤。這些煤,根本不夠,火爐里全靠玉米芯,朽木塊,爛柴火打底,把煙煤用水拌濕壓住火,為的是節(jié)約煤炭。
知識青年就不知道這樣燒煤,千方百計來節(jié)約,還是不夠燒。
為了保暖,農(nóng)戶家家都一盤炕。一日三餐燒火做飯都暖炕,晚上睡覺的時候,把煙筒的插板往里一推,炕頭里的熱空氣不流動,直到二日天明,炕頭還是熱乎乎。
“家暖一盤炕?!本褪沁@個道理,也是河套人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
知識青年他們那里知道這個呀,在四喜的幫助下,才知道了其中奧妙,開始燒炕保溫。
張建和孟林倒是牙根一咬,挺了過來。
劍鋒和易秀冷熱相交,再加上飲食不周,開始鬧肚子。
人長說:“再厲害的鐵骨漢子,也禁不住五泡屎?!?/p>
眼看著他們倆廋了,脫了人模樣,吃了幾回藥也沒有完全好利索。
四喜突然想到,自己拉肚子,奶奶把鍋底灰刮了下來,再刨一些爐底土,泡水喝,有奇效。四喜把這件事告訴了劍鋒和易秀,如法炮制,立即奇效,慢慢好了。
知識青年和當(dāng)?shù)?a target="_blank">農(nóng)民一樣,分了380斤口糧。100斤麥子,150斤糜子,100斤玉米,100斤山藥頂了30斤口糧。
知識青年頭一年是不交口糧款的,在生產(chǎn)隊干活也是全部裝進自己的腰包。七零八落加起來,每個知識青年有80多個工分。
紅柳村一個工分是0.38元,差不多每個知識青年分三十元,把老鄉(xiāng)們羨慕的很。
因為紅柳村長支戶占五分之四,只有十戶人家分到了錢,最多是任三家,全家六口人六個強壯勞力。
內(nèi)蒙古烏海海勃灣幸福新村南區(qū)劉文忠19-6-102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