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取經(jīng)記
法門取經(jīng)記
法坤
佛歷二五五九年六月初一,天運乙未仲夏,人間中伏天。
初二辰中,距山澤損六三卦言正一四八日,飄安師兄同緣往之寶地法門寺取經(jīng)。天意,佛骨舍利合十塔高一四八,或許已注定這段三寶法緣。
初二巳,山下。兩老嫗以結(jié)緣由,圍追索要香火錢,不甚樂意,起嗔心,同被以惡人之名避其而去。師兄不言,言恐傷氣,同隨至山門法門之光處。以證件登記,義工菩薩加持入住法門寺佛學院,見牌匾篆文“代祖成佛,弘宗演教”,心喜,真乃宿緣。后證覺作祖成佛,亦不二法門也。過堂五觀,供養(yǎng)十方善眾。后午休,書畫展,開幕式,在職法師之言稿甚是俗氣,無察靈光。晚間安然榻夢,同舍十二位師兄。
初三,寅時五刻,師兄喚醒,洗漱后于法堂早課。果定法師開示坐禪經(jīng)行。恨自己無有勤于打坐,而雙股麻痛,歪倒犯困。面師兄,盡愧意;覺不足,誓精進。過堂余,排班入堂。六人出班,二人執(zhí)香,六一正鑒樓,恭請法師。明海法師同眾禮佛三問訊,上座開經(jīng)偈后慈悲開示正信四要,現(xiàn)敬錄于此,“以三寶為核心,以因果為準繩,以般若為眼目,以解脫為歸宿。”后回向出班。午間智禪老師開示學習工作中的修行,亦即善心觀緣起,隨處可修行。晚間,紀錄片“佛骨舍利赴港澳臺瞻仰朝拜現(xiàn)場”,三百余師兄同證慈悲智慧,一心善緣也。鼓聲中繞塔誦號三匝,同師兄至舍。眾師兄問訊,亦喜舍。至合眼,真經(jīng)已取有數(shù)。同證,正信正行,莊嚴。(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初四,晨鐘早起,打坐較前長進,誓愿每次半個時辰。過堂,請師聞法?;鄢◣熼_示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隨喜贊嘆的非僅智慧,余且慈悲。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了這么一位年輕有為的生活化的大智慧的法師。如此一來,智慧有怎不生于心扉。午間吉時,香贊禮佛于舍利合十塔中,莊嚴肅穆,瞻佛骨舍利同證見佛,師兄多且落淚,稱之宿緣。后寺院巡禮,法坤回舍沐浴更衣,晚課上殿。后一身清凈以聞法幸福人生論壇。本無分別心又怎不贊嘆感恩賢空法師和慧超法師的大智慧呢?亦即有正法的人便是師傅。
初五,憑智慧得以上殿,親聞經(jīng)咒,繞佛時一聲“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圣號,雙目溢淚,未知難受。后法敏師兄勸解,善緣之極。早間,漂洋過海的道偉法師開示“生命的終極世界——禪”,雖無深入人心,亦得大道,“吃喝拉撒便至死”。午間,又一高人,相聲評書般的道喜法師,吾當全盤接收,感恩延安的方丈,只想說一句“粗布才是衣”。晚間,分組與法師討論,竟被稱以網(wǎng)友也可以這么帥。后結(jié)緣慧龍法師,絕對的高人,與師兄討教于子時許,后拜辭繞塔三匝,歇息。耳畔浮起一句話:爾有真心。
初六,念叨著竹簣寺的鐘聲,覺之老師兄兩人長胡已胸,雖無力氣持咒,仍隨眾禮佛,去當往生,同證極樂。六月六,好一大吉日。感恩宏濤法師的三皈五戒開示,吾當發(fā)愿得持。午間,大和尚明靜法師講授的陳介夫先生之《廣放生論》同啟以心慈。有偈曰“種種生成患亦成,有生才有放生名。與君打破牢籠去,悟得無生是放生”。阿彌陀佛,眾生需要,現(xiàn)人現(xiàn)物。晚間,傳燈,為心靈點亮一盞燈,利己利他,智慧慈悲,真經(jīng)也。隨之祈福經(jīng)咒,甘霖降至,靈光四映,靈山寶地也。同繞塔三匝。
初七,晨間,三皈五戒法會,請師演峰長老,其長安方言頓覺親切,隨其老人家的言談,一見如故。念力隨眾師兄持戒已四余酒。后早間,本性法師之“大數(shù)據(jù)時代與佛教新青年”以祈?!叭杖帐呛萌?,月月是好月,年年是好年”開示完畢。作為壓軸的最后一場開示果是盼之已久的大智慧賢空法師。隨之眾法師師兄香贊禮佛,共習吉祥經(jīng)。人人身吉祥,共吉祥。句句智慧,句句真經(jīng)。若以真經(jīng)揚,豈非正能量。后閉幕式。晚間法門之光文藝晚會,只因一句“秦腔不合時宜”無有登臺亮相。可嘆老夏師兄的智慧之少,隨緣矣。早早離場,法承師兄,小狗共繞塔三匝。此竟是法門之光的一場休息,自當惜緣謹之。
初八,大暑,第十屆法門之光圓滿后的第一個夜后,洗漱時的師兄少了一大半。吾等善緣者從一始終,凈身上殿,作為臨別前的最后一次禮佛。后過堂義工,又一真經(jīng)也。感恩法明師兄三日前的開示和加持。稍之,行者二人法淼法坤,互攜文本書卷,真經(jīng)真言,留影惜緣,別之而去。同結(jié)緣以書扇杯瓷。別時有淚無言,感恩此行。
留記:
梵音圣贊繞塔匝,法界蒙熏同經(jīng)偈。
三藏真卷拜如來,佛法僧寶禮舍利。
花葉寸草皆慧眼,塵土芥子亦悲慈。
若能善心觀緣起,蓮臺菩提不二一。
回向,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南無十方三世一切法,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僧,南無十方三世一切眾生。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法門取經(jīng)記至此。
天運乙未仲夏于寶地法門法坤隨喜頂禮謹上(六月十五錄上)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1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