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香的麥籽飯
悠香的麥籽飯
(李英君)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代末,我也就十一、二歲。那時候的大米是奢侈品,是吃不上的。白面也只是偶爾的吃面條的時候才能享用一下,主食都是兩摻饃。搭配的有蒸榆錢、蒸苜蓿,煮麥子。
春季放學(xué)后、休息日,我們主要的活動就是爬樹捋榆錢、下地掐苜蓿,暑假到了,我們就要撿拾麥穗,暑假大部分的時間基本上是以撿麥穗度過的,緊張、充實而快樂。
我家的主勞力是媽媽、姐姐和我。因媽媽是家屬,有充足的時間,我和大我三歲的姐姐整個假期就像媽媽的跟屁蟲似的,騎著“二八”自行車奔波在本連和其他附近連隊的麥田里,最遠(yuǎn)的連隊甚至有10幾公里遠(yuǎn),
撿拾麥穗是緊張而刺激的,有點類似于“偷”了,因為麥地都是公家的。當(dāng)康拜因突突突的走過去時,原本金黃黃、金燦燦的一望無際的麥田,瞬間就躺倒在地了,公家不允許撿拾,說是要組織職工撿拾一遍,有專門的騎馬“看青的”,我們就躲在林帶里、渠道里,等看青的人巡視過去,立馬沖到地里撿。姐姐膽子比較大,她敢沖到?jīng)]有收割過的地方,大把的拽,等遠(yuǎn)遠(yuǎn)看到騎馬的人來了,趕緊跑,我比較膽小,只是到收過的地方,撿拾那些漏掉的麥穗,有時慌得被麥尖扎的手生痛也顧不上。
記得有次在4連的戈壁灘,路很遠(yuǎn),但麥田很大,我沖進(jìn)地里時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溜子的一小堆一小堆的麥籽,這可比撿拾麥穗劃得來,我顧不得有土,連忙用手捧著往袋子里裝,聽見有人大喊“快跑,人來了”,我真舍不得啊,但也無奈的跟著跑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其實這個活兒很累,我們到遠(yuǎn)離連隊的9連、4連撿時,還得帶上午飯,說是午飯,其實就是饃饃和涼白開,因為是偷著撿,所以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撿滿一蛇皮袋子,我們的辦法是:我們?nèi)齻€人,集中起來裝滿一袋子,就留我看護(hù)袋子,媽媽和姐姐在拿空袋子撿,我會很緊張的看著她們跑進(jìn)去、跑出來。我覺得那天看青的人很善良,因為他只是不厭其煩的把人一遍遍往外趕,但從不讓人把撿拾的麥穗倒出來,不像有的人,攆上你了,你就得乖乖的把麥穗倒掉。
撿回來后,諸如晾曬、脫皮、用鐵窯子碾成末子等工作就交給爸爸了,晾曬時,就把它們攤在門前的空地上,每間隔2個小時,就翻曬一遍,至少曬2天后,才用一根粗粗的長不過1米多點的木棒,錘擊后脫粒,將麥稈清理出去后,在用簸箕篩一遍,最后將干干凈凈的麥子倒進(jìn)一個鐵罐里,用鐵錘慢慢砸,砸的過程中還要不時地兌點水,使麥籽始終處于潮濕的狀態(tài),這樣方便把它們錘爛。
煮飯要用小火慢慢煮,是急不得的,否則就糊了。每次媽媽都耐心的早早用小火慢慢燉,當(dāng)我們吃著香噴噴、糯糯的麥籽飯,想著撿拾麥穗的緊張勁,就覺得特別香、特別有味。
地址:新疆兵團(tuán)第七師一二八團(tuán) 李英君
郵編:電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0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