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廟的黑人神---碎金淌嶺南20
今年去越秀區(qū),突出的感覺是黑人少了,以往那片驚天動地的黑色浪花停止了宣泄,平息成一團團稀疏的墨水,摻入到黃色人流中。天秀大廈排在另一棟高樓前長長的尾巴,也被剁掉,收束于電梯旁。那對與格格有過交往的尼曰利亞王室夫妻,也不見了蹤影。致使格格東張西望一陣后,汪汪輕叫幾聲,就耷拉著耳朵,清亮的眼睛里流出深深的失望。據(jù)說是公安局加強檢查,一些非法逗留者無處藏身,只好飛回遙遠(yuǎn)的非洲大陸。
廣州歷來不缺黑人。對不起,我沒有按照官方的說法叫他們非洲人。我覺得非洲人這個稱呼不嚴(yán)謹(jǐn),非洲也有白膚色人,而黑膚色人不僅非洲有,印度南部也有。印度各個王朝,歷來沒有統(tǒng)一過小國林立的南印度,現(xiàn)代印度版圖的繪制工具,用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來復(fù)*槍。唐代傳奇里,出現(xiàn)過本領(lǐng)高強的昆侖奴,這個面色黝黑的小個子,就來自于南印度,從廣州口岸到達(dá)中國。無獨有偶,在廣州廟頭村南海神廟里, 立著一尊中式服裝的黑人像,叫做達(dá)奚司空像,俗稱番鬼望波羅。達(dá)奚可能是人名,司空是廣州百姓給他加的官銜。他也來自于南印度一個叫波羅的小國。
恢弘大氣的海神廟始建于隋朝,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世世代代的航海人,出海前和返鄉(xiāng)后,都要到這里祭拜海神,外來船只也不例外,入鄉(xiāng)隨俗參拜海神。達(dá)奚到中國時正是宋仁宗慶歷年間,宋代的中國,除了軍事遭后人詬病,財富卻是雄踞世界之巔,華麗的絲綢、高貴的瓷器、和上好的茶葉都是域外上流社會追逐的奢飾品。歷時兩百多年的十字軍東征,中東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仇殺之中。絲綢之路的陸上交通時斷時續(xù),海上交通就顯得特別重要。南印度和斯里蘭卡正處交通要津,一些小國得以靠貿(mào)易立國。
達(dá)奚來到物寶天華的中國,比劉姥姥第一次進(jìn)大觀園還要吃驚,他眼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隨全船人員參拜海神時,按照航海人的習(xí)俗,在廟前種下了兩顆波羅樹。正逢鄉(xiāng)民舉辦五子朝王的廟會,他看上一只雄壯的報曉雞,買下來當(dāng)作禮品帶回家。等他拿起雞,發(fā)現(xiàn)同伴均已不見,他被擁擠的人流沖得迷失了方向。等他問路趕到碼頭,他的船隊已經(jīng)駛在落日的大海,萬里金波上只見點點征帆。他聲嘶力竭地呼喊,海天里沒有一點回音,只有浪擊礁石的巨響,捶打著一個異鄉(xiāng)客彷徨痛苦的心靈。更不幸的是,他水土不服病倒了。附近的張大娘把他接到家里,精心治療調(diào)養(yǎng)。病好后,他把雞留給照顧他的張大娘,仍然來到海神廟前失神地眺望大海,一望就是一整天,他希望船隊回來接他回故鄉(xiāng)?;蛟S在大海的那一頭,有個漂亮的姑娘也和他一樣,站在海邊的棕櫚樹下,舉手達(dá)額,眺望海平線上緩緩駛來的白帆。
他對故鄉(xiāng)的向往心堅如鐵,日夜站在海邊遙望故鄉(xiāng),按照一般傳說的習(xí)慣,七七四十九天成了化石,永遠(yuǎn)留在中國了。中國老百姓心地善良,不因民族的不同而另眼看待,只要能感動中國,就可以成神,神明也是凡人的升華。達(dá)奚的堅貞,符合了成神的條件。前有麻姑,出自五胡亂中華的外族,以其博大的愛心救了一方百姓而成神;達(dá)奚流落異鄉(xiāng),最終沒能葉落歸根,他的事跡披了一層濃郁的憂傷,也使得鄉(xiāng)民們心生憐憫,為他盼望回鄉(xiāng)的精誠而感動,把他供奉為神明,得以配享南海主神祝融的歲祭。
他留下的雞,演化成優(yōu)美的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村外有個員外,酷愛斗雞,聽人說過張大娘的大公雞雄壯威武,便派人來邀斗雞,被張大娘拒絕。員外不甘心,便偷偷拿了自家最威猛的雄雞去斗,結(jié)果大敗。員外要出高價買張大娘的雞,又被拒絕,于是惱羞成怒,有一天趁張大娘下地之時,派家丁把雞偷了回來。那雞從此不再啼叫,員外一怒之下殺了它。張大娘很傷心,到垃圾堆里把雞毛一根根撿回來,洗凈曬干,然后用黃泥塑雞身,紙皮作雞皮,把雞毛一根根黏上去,看上去栩栩如生。第二天清晨,這只雄雞又開始報曉。于是張大娘又做了不少這樣的雞,拿到波羅廟去賣。廣州獨特的民間工藝品波羅雞,就這樣誕生了。傳說十萬只波羅雞中有一只會鳴叫,運氣特好的人才買得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他種下的波羅樹,佛書上叫做優(yōu)曇缽,也就是菠蘿蜜樹。這兩棵樹直到清代還在開花結(jié)果?,F(xiàn)在看到的菠蘿蜜樹,是八十年代末重修廟宇時新栽的,也已經(jīng)掛果了。菠蘿蜜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鋸齒、營養(yǎng)豐富,帶有淡淡的榴蓮味道,很多人愛吃它。一個果實大的有十多斤重,小販們都是切成小塊裝到快餐盒,一小盒就賣五六元。剖開來看,金黃色整齊排列的果肉,宛如一粒粒含苞待放的花蕾,密扎扎地分外誘人。將果肉取出,黃燦燦的濃香四溢,放在鹽水里浸泡一會,吃起來很帶勁,有人覺得它是世界最香甜的水果。順便說一句,我不愛吃,正如我不愛吃榴蓮一樣,那股味道,對人是有選擇的,有人生來不適應(yīng)。
就因為達(dá)奚栽了兩顆波羅樹,南海神廟也就俗稱波羅廟了,廣州人有一個說法,人生兩件大事,第一游波羅,第二娶老婆,達(dá)奚司空的名氣超過了南海主神祝融。不過,我曾經(jīng)看到網(wǎng)上的一個帖子說,去年我們兩人一同游波羅,今年再去就我一個人了,他已經(jīng)離開了七七四十九天??磥?,神明也是保佑不了所有人。
一個外國人不遠(yuǎn)萬里來到中國,并給中國留下自己的痕跡,達(dá)奚是很幸運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多年,來來往往的人員何止千千萬萬,都被漫漫的黃沙和浩浩的海水掩埋了辛勤的腳印。他們那些渺小的姓名幾乎沒有一個留存下來,然而,他們用船帆書寫的歷史仍然懸掛在海角,他們用駝鈴傳唱的歌聲依然響徹在天際。他們走過的路,是那么艱辛而又輝煌、那么暗淡而又耀眼地穿過史冊,延伸到了二十一世紀(jì)的今天。
天秀大廈的熟人告訴我,那對黑人夫妻沒有離開廣州,格格看不到他們,是因為他們正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奔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00950/
南海神廟的黑人神---碎金淌嶺南20的評論 (共 6 條)
- 老黨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