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廟
我第一次去山神廟,是和祖母一起去的,那是我約莫七八歲。
有村必有廟,村里廟小,供養(yǎng)不起和尚道士,只能用化緣來的善款買些磚石水泥和木料。找個風(fēng)水適宜的山頭搭建一間屋子,供奉上一尊泥塑的神仙。每逢初一十五有專人上去焚香磕頭。
坪城的山神廟建在村西入口處的山頭上,山前是駐軍的靶場,現(xiàn)在駐軍早已改編撤防,只剩幾處衰敗破亂的營房和幾顆孤傲的白楊樹,一個守門人,和他的一群羊。駐軍那時在后山上挖了很多地窖,用來貯存越冬的果蔬。后來廢棄,天長地久開始塌陷,到處是黑咕隆咚的天窗窟窿,我生性膽小,從不敢一人去后山。
祖母帶我去供香,是因為那年久旱不雨,請了道士做法場求雨。道士是村里一個老人,姓孫。清癯,高大,蓄著長發(fā)盤結(jié)在頭頂,花白的胡須長到胸前,聲音洪亮。平時云游四海,家里擺著祭壇,我曾隨祖母去過一兩次,色彩繁雜,詭異怪誕,一院子都是長香的氣味。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排斥那種味道。
那年春夏沒有降一滴雨,莊家?guī)缀踅^收。人急了就求神,于是 道長和村里老人商榷,最后決定邀請十二個寡婦掃澇壩?!緷硥?,北方為蓄雨水而修建的一種巨大的水塘】據(jù)說這種儀式太苛刻,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能舉行的。澇壩淤泥都開始龜裂,十二個老人拿著掃把在掃,她們嚶嚶的哭訴著,哭的人心碎。 完了,我們就去了山神廟。廟里的四周墻上都掛滿了幔帳,后墻土墩上供奉著一尊打座的神像,長得極丑。祖母叮囑我不許胡言亂語,怕惹神靈惱怒??此麄兣吭诘厣峡念^時,我看見了供桌上花花綠綠的祭品。趁他們閉眼詠經(jīng)時,偷拿幾顆油果子塞進(jìn)嘴里,噴噴香。 儀式的高潮是吃大鍋飯,詠經(jīng)完畢,祭祀的羊羔已經(jīng)被截肢下鍋,信奉神靈的男女老少圍了一山頭,山上架著殺豬鍋,鍋里燉滿了羊肉,醇香的羊肉味彌漫在整個山頭。上完祭奠,每人都可分的一份,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弄懂這種儀式的含義,大致就是賄賂神仙多降甘霖吧。 很久后下了很多雨,有文化的人透露說飛機造云人工降的雨,我倒忘掉了。道長去世了,祖母也去世了,人們慢慢都有了文化,不再迷信,這便成了村里最后一次的祭奠。但山神廟一直停留在后山上,變得蕭瑟孤單。 有一次遠(yuǎn)方的朋友路過,好奇的問我誰家把房子蓋到山頂,我笑著說是神仙。他追問那里有沒有神仙,我說我不知道,估計神仙去了遠(yuǎn)方,到了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卻能看到我們,看著我們的喜怒哀樂,離別聚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92505/
山神廟的評論 (共 9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