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遺產(chǎn)(原創(chuàng))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十年時間了,但是母親的形象不曾有絲毫模糊,倒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愈加清晰,尤其是母親的一些善行,歷歷在目,恍若昨日。
好客
母親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不管是進山割掃帚的,采野藥的跑山客,還是到山里來收藥的藥販子,倒賣牲口的牛販子,只要進了我家的門,就被母親奉為上賓,不僅茶水招待,有時候還飯菜伺候呢!
打我記事起,就有一位啞巴經(jīng)常在我家歇腳,吃住。那個啞巴和我父親的年紀差不多,身材瘦削,顴骨高聳,眼眶深陷,長著稀稀拉拉的黃色的胡須。那個啞巴是臨近山寨鄉(xiāng)南陽洼村的,父母如何認識他的不得而知,只知道每年的秋冬兩季,是啞巴在我家借住時間最久的。啞巴的手很巧,不僅會用竹篾編竹席、襻籠、雞罩、背篼,還做得一手好木活,做的柜子、箱子結實耐用。后來我才知道啞巴還是個屠夫,還會用牛皮蒙鼓呢!
深秋之后,樹葉落盡,林子里一下子就敞亮了許多,這時候啞巴就進山割竹子了。啞巴來的時候,象征性的帶點黃面或者不白的白面,每次在我家少則借住三五天,多則十天半個月,臨走的時候對我的父母咿咿呀呀的比劃半天,最后向母親豎幾次大拇指,背上他劈好的竹篾就走了。
作為酬謝,啞巴曾經(jīng)給我家編過襻籠、補過席子,還給母親編過一個罩小雞的雞罩。大概在我高中畢業(yè)那年,啞巴還給我家做了三個大木箱子,父親把木箱分給我和大妹二妹,要我們把自己的書或者衣服放進各自的箱子里,那三個箱子至今還在老家的屋里放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跟上父親曾經(jīng)到過啞巴家一次,他是和自家的弟弟一家在一起生活的,可是弟弟一家對他看待的并不好,為了能夠在弟弟家湊合下去,啞巴就要想著法子不斷地賺錢給他們,一年里就忙著割竹子,賣竹貨,臘月里就忙著殺豬掙錢。
二十多年時間,我記不清啞巴在我家到底借住過多少次,也記不準母親給啞巴縫補了多少回衣服,只記得每一次啞巴到我家借住,父母都是笑臉相迎,吃住一樣,每晚早早地燒熱石板炕,啞巴走的時候,父母又是笑臉相送。
其實,母親接待過的客人遠不止一兩個,只是啞巴是最特別的一個。那時候我們家的吃糧也不寬裕,何況吃的面是從三四十里外的馬峽買來的,其中的十多里山路,就是靠人背驢馱,一袋子面拿到家里,不曉得要淌多少汗水呢!那些掃帚客、藥販子、牛販子,動輒就會吃掉兩三個大餅,吃得我們真心疼,不等他們走遠,就抱怨母親把人太當人,誰來了都給泡茶端饃饃,人家吃飽喝足,嘴一抹就走了,有誰記咱的人情呢!母親總是笑瞇瞇地看著生氣的我們,說的總是那么一句:“人是??冢匠栽接邪。 ?/p>
母親去世已經(jīng)十年了,我經(jīng)常碰到一些熟人,或老或少,總是念叨著:“你媽是個好人啊,那么賢惠!”
愛惜字紙
母親很愛惜字紙。母親原本是不識字的,解放后上過一段時間的冬學(掃盲夜校),算是粗通文墨。
我上小學二年級之后,有了寫大仿的作業(yè),用毛筆照著老師寫的仿格描摹,經(jīng)常是撕掉了好幾頁寫不好一張,母親在旁邊看得著急,要過毛筆描摹幾個字讓我看,并且教導我:“字是黑狗,越描越丑?!笔刮颐靼琢藢懽忠粴夂浅?,忌反復涂描。
身子羸弱的母親多種疾病纏身,做不了重體力活。母親一人在家里寂寞了,就找出我們學過的語文或者思想品德課本,看書解悶,日子長了,竟然記住了不少的故事。
我們陸續(xù)上學之后,家里的書和本子多了起來,我們也不甚愛惜,動輒撕書扯本子,母親一旦發(fā)現(xiàn),怒不可遏,判若兩人。“踏一字,瞎一世?!边@是母親時常教導我們愛惜字紙的話語,至今不敢忘記。
我的母親,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婦女,在她去世十年之后,還有人惦記著她的熱情好客,她的兒子還記著她的教導,愛惜書籍,敬畏文字,也算是紀念著她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7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