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過后
中考過后
前言
如題,雖說這也許只是我的“一廂情愿”,但至少就現(xiàn)在看來,時間的腳程要比我們料想的快得多,本以為會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但中考就這么平淡的過去了。不過在萬事皆休、只待東風(fēng)的當(dāng)下,稍稍放縱一下自己,其實也沒什么吧。
畢竟,到頭來那一張張凝聚了應(yīng)試教育精華、滿載了學(xué)子青春年華的試卷,還在未來的三年苦苦守候,有點像女子獨守閨房的惆悵,描眉、貼花黃、涂胭脂,絲絹拭淚、款款低吟:“海淀愁,荒崗思,十八抹的情,為何換來了傷?莘莘的學(xué)子啊,你指尖的斑斑墨跡,一層又一層的筆繭,便是我在靜靜地等待……”
等等,這只是張卷子……我咋像個女文青似的……壓力太大了嗎……
第一節(ji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言歸正傳,隨著心中的巨石落了地,我終于有機會去騎車,經(jīng)過討論,我和爸決定前往較遠的一個公園,畢竟一年都沒去過了。
蹬起單車,感受著踏板帶給我的阻力,風(fēng)從耳畔呼嘯而過,輪胎與地面摩擦發(fā)出的沙沙聲,不再因?qū)W業(yè)而煩躁,享受這遲來的安寧。沉寂已久的肉體歡呼起來,舒展著筋骨,呼吸著外界的空氣,一股莫名的幸福涌上心頭。一排排建筑從身邊駛過,或高或矮,參差不齊,但都統(tǒng)一地刷著慘白的石灰,掛著紅綠的招牌,大開著玻璃門,映射著六月的艷陽、直教人晃眼。濃綠的行道樹遮覆起一塊蔭蔽,零碎的光斑灑在地上,朝生暮死的蟬渴求這僅存光陰、不舍地發(fā)散著熱力,單車載著少年疾馳向遠方
來到開發(fā)區(qū),仿佛看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熱火朝天”,不知是該感慨城市建設(shè)的日新月異,還是嘲笑將土地、植被澆筑上水泥、打上地基、拉起高樓的愚行,那源自人的愚行。至少這時,我是滿懷怨念的?!癤X家園盛大開盤……”“XX河畔,帶給你不同的生活……”類似這樣的標(biāo)語,相信在任何城市都會是屢見不鮮,消費者、開發(fā)商、房地產(chǎn)商,我們扮演著形形色色的角色,用大量的“物質(zhì)”豐富個人生活,讀書看報上網(wǎng)聊天、只以為能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見識、不被這發(fā)展到瘋魔的時代所拋棄,到頭來、都在消費著自然。樓房下顫抖的土地,默默地進行著倒計時,艱難無奈地從綠化的空隙中喘幾口氣,只等人類文明的“智慧結(jié)晶”發(fā)霉、腐朽、直至消亡。目光是慈愛,還是怨毒?
工地腳手架上的深綠紗幕,罩在那兒、不偏不倚,而下面、人們無情可笑地削去了她的血肉,殘余的、沒有利用價值的、赤裸著的鋼筋水泥骨架是否在咆哮、在怒號、在吶喊、在控告、在傾訴、在哭泣,只希望可以讓對方聽得再清楚些,“現(xiàn)實是殘酷的”這句亙古的真理,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著自身的正確性,正確地令我麻木:并不是無人知曉,僅僅只是充耳不聞罷了。上方深綠的,是一層薄薄的遮羞布?誰在靜待撕下它的那天?一想到這兒,就不得不贊美“流氓”的偉大。
滿腹牢騷,看到了有趣的東西……
第二節(jié)
“東原閣”,一棟爛大街了的明清閣樓建筑,明顯就是剛建起來的玩意兒,但也看不出來有什么作用和功效,本該是“熱乎勁兒還沒過”的時候,卻也沒人打理,施工的建材雖說不上是隨地亂放、但也是東一堆、西一撮。當(dāng)代的施工技術(shù)搭配上“紅木斗拱白玉欄”,除了不倫不類,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修飾的了,“紅木”刷層紅漆即可,除了“白”以外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水泥欄,仿照紫禁城那樣在正前方的臺階上,刻了條龍,反而更蠢了。中段平臺上,伸出一只只龍頭,也是水泥做的,很丑,更起不到什么實用價值,呆板的模樣反而更像只豬。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勞動力、土地,就只是為了搗鼓出這破玩意留著它長草嗎?也對,這是你們的專長。
至于那三個字眼的“門牌”,不知是哪個名牌大學(xué)出身的藝術(shù)浪人、摳腳丫時的有感而發(fā);抑或是“德高望重”,書法又“略有小成”的某個局長的墨寶;但實際上這只是包工頭隨便在網(wǎng)上找?guī)讉€字拼起來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些。在一個閑暇的周末,是否會有路過這兒的社畜,在女伴面前,自作聰明地夸贊了一番它的巧妙,以顯示自己的文采飛揚。至于最后,他們到底會不會發(fā)現(xiàn)這令人害臊的現(xiàn)實,苦命的鴛鴦將遙隔一方,這就不是我考慮的問題了,希望會。
但若只是這般,還不足以被我稱得上是“有趣”,僅僅只是一時的好奇,打算靠近點去看看,而就在我和父親麻煩地、把直行車抬過一根橫跨的水泥柱時,才發(fā)現(xiàn)先前忽略了什么,也許應(yīng)該是這座“下三濫”太過醒目,以至于有位老人在這片空地上耍鐵鞭此等“大事”,都未察覺。為什么說這是件“大事”,因為我先前沒見過真事兒,自然是“大事”。不過我真的很開心,真的。可能是因不經(jīng)意間的人情味而熏到鼻腔發(fā)澀;贊嘆于老當(dāng)益壯的精神;還是因一路上看到的“慘淡景色”和,考試過后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之間那膚淺的笑容、風(fēng)騷又惡心的媚眼、裸露的年輕肌膚,而感到無力,與此時此景產(chǎn)生對比了呢?
老人的動作說不上是大開大合、虎虎生威,鐵鞭更無小說中描寫的所謂“銀蛇出洞、迅雷破風(fēng)”,緩慢得甚至無聊,更像是一卷黑白膠片、費力地轉(zhuǎn)動,只有那金屬與石塊的啪啪相撞聲、唯一的伴奏。老人旁邊的,是一輛滿載的老式自行車,上面沉甸甸的鄉(xiāng)土氣,直叫人說不出話,真的、“勞動人民”這個詞也許早就被我們這群新時代的青年誤解、扭曲,但用在這兒卻是難明的恰當(dāng)。與此相近的還有一個聽?wèi)虻拇鬆敚覀兪窃谶@“豆腐渣”的東面“發(fā)現(xiàn)”的他。在閑游途中,隱隱聽到那抑揚頓挫的唱腔,頗感新奇,四處張望,陰涼處一位老大爺正扇著小扇、躺在搖搖椅上、聽著收音機,好不愜意。母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在附近游玩。心兒又一次顫動。默默慶幸自己來的應(yīng)該。向那“世外高人”打了聲不咸不淡的招呼,我們來到“半吊子”的后面
生在這偏遠的小鎮(zhèn),沒有直插云端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充斥著肉欲銅臭的街道,太平是肯定的,但仍有一個好處:綠色挺多的,但也比原來少了。在這“半桶水”的后面,道路還未被碾平,一根根木梁交錯縱橫地壓在草木上,植物蓬勃的生命力在這時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常見卻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憑依著橫木,向著揮灑著陽光的高處伸展,隨風(fēng)舞動的模樣,好不可愛。向后望去,不時可以看見電瓶車或小三輪的身影,他們在鄉(xiāng)村的土路上行駛。
初夏的午后,西南的太陽并不炎熱但也足夠耀眼,這棟半新不老的樓,有點像是造壞了的日晷,倒是勉強可以算一算時間,一切顯得格外溫適。極目遠眺,那幾座下頭綠油油、上頭光禿禿的小山卻是霧蒙蒙的,秀氣極了。總攬全局,這小小的山恰如一只環(huán)抱的手臂,母親的輕聲細語,為這座小鎮(zhèn)帶來絲絲溫存。建設(shè)與她沖突了嗎?沖突了。協(xié)調(diào)了嗎?暫時還不知道。
過程頗為曲折,但還算到了目的地。
第三節(jié)
來到公園的牌坊前,左右閑看,至少從外面沒發(fā)現(xiàn)什么變動,對于這曾風(fēng)騷一時。揚言耗資兩億元、自詡為“城市招牌”的大型工程,至今我還無法給予一個恰當(dāng)?shù)脑u價。除了吃驚于開發(fā)商撈錢的巧妙,我縣的“財大氣粗”,別無他法。
進去后頓感陌生,定睛細視,才發(fā)現(xiàn)是草木茂盛了許多,向外侵占了空間、遮掩了道路,郁郁蔥蔥,與前時的模樣(每棵樹上還吊著營養(yǎng)液)實在差距太大,也難怪我認不出來。雖已是人跡罕至,卻也呈現(xiàn)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原先人造的違和感消散了許多。向左,有一條曲折的小徑,依稀記得、從這兒可以到達原體育器材的處所。不打算將車停在一邊、徒步前行,便一咬牙騎入這段狹長的小路。枝椏到處伸展、張牙舞爪地,仿佛是在排斥著人的到來,而原本人工的技術(shù),卻因林木這胡亂的姿態(tài)、張狂的氣勢,油然而生出一種自然美、那說不清道不明的純粹。我們在林間緩行,車胎碾過曲徑,散落著花瓣和綠葉;鏈條沙沙,與蟲叫鳥鳴交織出夏日的小曲兒;花兒媚得撩人,葉兒青得發(fā)亮,都掩映著光輝,在身旁漸行漸遠。只不過,那枝條無情的抽打,皮膚火辣辣的;駛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顛顛簸簸;林木狂妄,有時竟令我寸步難行,但我還是由衷地笑了,笑靨如花、面似盛桃,心中再次默念:能來這兒真是太好了。
踏過時光,我和父親便來到了器材的所在地,這兒當(dāng)然不能幸免,亭子上的爬山虎貪婪地掠奪陽光,透下稀疏的光點,石磚間雜草叢生,路徑早已消失,就只能蹚著過去。不忍直視體育用材缺胳膊少腿的慘樣,蹺蹺板只剩下個孤零零的底座,橡膠的部分完全被腐蝕,其余的也都銹跡斑斑、行將就木,不過至少現(xiàn)在還能用。令我好奇的是,這兒仍有些“不合時宜”的嬉鬧,家長帶著子女閑逛,給這宛若“人類之后”的光景,增添了一絲琢磨不透的人情味。也正是此刻,“末世”這一概念,開始在我腦中浮現(xiàn)。
在接下來的旅途中,我也一直在思考著這些,駛過身旁的一切,細細品味這難能可貴的時光。正因舍棄了“人為”,向“自然”一步步靠攏,于是換發(fā)它內(nèi)在的魅力與生機。身邊的“真相”,將我的臉抽得生疼。因為夜郎自大,所以擅自干涉。冥冥中自有因果,就算如此,文明的微不足道卻是永恒的定論,刺得我雙目發(fā)痛?!案脑熳匀唬鞣匀弧薄叭耸侨f物之靈,世界之主”的豪言壯語,呈幾何時,成了赤裸裸的罪證,為世界昭示著我們的所作所為。厚顏無恥地?zé)o視、淡漠,對于自欺的“人”來說,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項,畢竟我們也只會“自欺”,不會“欺人”。 臼齒摩擦,酸臭的汁液肆意迸射,惡果的苦澀于口腔中猛烈發(fā)散,無法嘔吐,難以排泄。昔日的助力,今天的眼中釘、肉中刺……
不知不覺,來到那條鋪滿了竹片的小道,往前便是水壩了。這路也爛得厲害,竹片壞的壞、斷的斷,一種隨時都會塌陷的仗勢,雖是不出所料,但也決不讓人開心。
此時才猛然發(fā)覺,這兒人其實挺多的,在乘騎途中、總能看見年輕的夫婦領(lǐng)著孩子游玩,幼小的生命蹦蹦跳跳,在林間穿梭。
來到水壩,這趟難忘的旅程也該接近尾聲了。但令我憤恨的是,水壩畔的水明顯要比之前少了很多,河灘裸露、長滿雜草,雖有人煙,但有一股蕭索之感仍撲面而來,我爸解釋所這是因為還未到雨季的緣故,但還是不能讓我釋懷。溫帶季風(fēng)氣候的多變,給這片偏遠的小鎮(zhèn)帶來了足夠的降水,山東丘陵的地貌提供了平坦的土地,這塊千百年來人們休養(yǎng)生息的土地啊,你是會在現(xiàn)代建設(shè)中如浮萍般漂泊,或是如老樹般扎根。
人類文明與自然的協(xié)調(diào)共生、沖突碰撞卻在這窮鄉(xiāng)僻壤的小地方演化得惟妙惟肖,猶如善惡的更迭、觀念的變遷,不禁令我感嘆:生在這兒也許是件幸事吧
日薄西山,踏上歸途,心中又一次默念:能來這兒真是太好了
后記
關(guān)于前言,在我看來那段連打油詩都不如的東西,除了絞盡腦汁把學(xué)生的死敵“黃岡”“海淀”“十八?!苯o黑了個邊外,文學(xué)價值幾乎為零,對于庸才的我,相信也能有個直觀的認識了吧……壓力的確是太大了……
對于那群發(fā)情的猴子,我真的真的一點也不羨慕,真的……
在竹道里發(fā)現(xiàn)了一處開滿了玫瑰去處,先是贊美其盛景,然后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惡意,受到了9999點的暴擊傷害,我對這爛公園提起公訴,指責(zé)他們虐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73589/
中考過后的評論 (共 12 條)
- 白草詩人 推薦閱讀并說 深度好文,推薦給大家共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