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陛p吟古人絮語,心中竟些許感傷,想民國煙雨,多有心酸,又以悲傷輔思。多少的名媛淑女,多少的富貴豪杰,敗給了情,輸給了怨,尋了一輩子的真,卻還是負(fù)了年華無限,青春飛散。
童話之巔,哀傷無限。愈光鮮的外表,愈不堪的背后。受人尊敬的少帥張學(xué)良,在戰(zhàn)場上風(fēng)光無限,卻還是因一個年僅16的的趙綺霞負(fù)了結(jié)發(fā)許下一生一是一雙人的于鳳至。他如此狠心拋下了身負(fù)重疾的妻子,鳳至在美國等了少將50年,卻還是換不回一起地下長眠;驚艷四座的梅艷芳,享譽(yù)世界,無人匹敵,卻還是為了福芳芝送走了為他傾盡所有的王明華,16歲時的無怨下嫁相助,19歲時的臺下無言等待,20歲時的生兒育女,27歲時的喪子巨痛,30歲時的孤獨(dú)孑然,35歲時的病痛獨(dú)去,這一世都給了他,卻換回了悲傷無限;畫壇巨匠徐悲鴻在畫上的造就無人能敵,卻被小了20歲的孫多慈擾了心緒亂了方針,竟可以大言不慚地給妻子寫信道我想我已經(jīng)愛上了他人。蔣碧微與他斷然離婚,它竟然又在抱不得美人歸的情況下娶了小自己28歲的廖靜文。無法言清這其中的紛紛擾擾,前妻陪你顛沛流離,如飲砒霜,非腸穿肚爛。窮困潦倒不得始終,后人卻得了蜜般幸福歸一。不知是教訓(xùn)在指路,還是慚愧在引明,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這樣俗套的劇情,太封建的思想束住女人的勇敢,像裹住的小腳,步步慎行,難怪其咎,是悲哀亦是無奈,這便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后人得過蜜糖,必有前人飲下砒霜。
相比而言,那些獨(dú)立的女性更顯稀有珍貴。張幼儀在浪子徐志摩的無情中學(xué)會了自強(qiáng)與勇敢,感情上的千撓萬阻成就了事業(yè)上的順風(fēng)順?biāo)?,如此睿智的女性的離婚絕不是悲劇,我倒是慶幸她的離開與成長,離開如蜜,茍存才如毒。孟小冬在梅蘭芳的猶豫中毅然離開,造就了一代名角的輝煌,而此等成就絕非梅家另兩位妻子開一匹敵,后來的杜月笙才是他真正的歸宿,當(dāng)年發(fā)表在報(bào)紙上的離婚聲明可謂是石破天驚的消息,砸開了舊社會那堅(jiān)硬發(fā)臭的牢籠。我從不斷言失敗的婚姻是悲劇,只言如此聰慧的女子是何等美麗,離開與獨(dú)立才是解藥,才是蜜糖·······
世間少有宋美齡與蔣介石的相濡以沫,也少有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無言相伴。不羨慕泡在蜜罐中的甜蜜,不悲憫飲毒后的慘逝,只尊崇自解自救的人生。讀厭了太多“繡屏渾不遮愁斷,忽忽年華空冷暖”的大悲,所以更喜歡“我豈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的頓悟。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人生能有幾回愁,望穿秋水渡紅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幾多紅顏爭垂愛,只愿真情永伴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70433/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評論 (共 10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