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風苦雨蓮花池
昆明的春三月,在一個凄風苦雨的日子,我來到了極負盛名的蓮花池公園。
蓮花池公園,位于昆明市區(qū)北部的商山腳下。
那兒由陳圓圓的梳妝臺、永歷帝陵等歷史遺跡,組成了蓮花池的十大景點。因此,這一池蓮花便成了昆明自然名勝,與人文歷史的“雙料勝地”。
我早就聽聞永歷帝死于蓮花池后,設有永歷帝陵;陳圓圓也自盡于蓮花池中,卻無任何遺址。
我此行,就是想尋找永歷帝被縊死的遺址,一睹為快。至于陳圓圓的梳妝臺,對我等男人沒有多大吸引力。
我是由安阜園門進入,經(jīng)玉石玲瓏、翠海妝樓、龍池躍魚、蓮池沉香等幾個景點一路尋去,都沒見到永歷帝陵。(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雨下個不停,使蓮花池的初春,蒼翠欲滴。
我打著雨傘,佇立在雨中四處張望。蓮花池的主要景點都快走完了,仍不見永歷帝陵的蹤影,這是怎么回事?
我問了幾個躲雨的老人,回答都是:沒聽說過。
這時,我不禁懷疑永歷帝陵,是否就在蓮花池公園之中?
我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如果把蓮花池的角落都找遍,還沒有的話,離去也不遲!
我堅定了信心之后,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高山桃林那個景點,然后沿著林蔭小道一路行去,忽然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
在一個稍寬處,有一個人,四肢岔開,上身兩手微曲地趴向前方,臉朝黃土背朝天,長發(fā)耷拉在頭前的地上,傍邊滾落一頂皇冠,身著黃袍,腰纏玉帶。下身一腿伸直,一腿蜷曲,腳著龍靴。
從這一身著裝便可斷定,這就是永歷帝朱由榔的縊死的銅制遺像。縊死后,像一條死狗般地被摔在荒郊野外,凄涼萬分。
我又喜又悲。喜的是終于找到了永歷帝被縊死的遺址,看到了現(xiàn)狀;悲的是一代帝王,居然死得如此凄慘!從生為帝王,到死為狗熊,這人生的落差也忒大了!
遺像上方有鐵鏈呈三角形網(wǎng)著,以示囚禁。鐵鏈分別連在三個斷馬蹄型的鐵柱上,寓意朱由榔是一個四處逃亡的人,最終還是被囚禁于逃亡之中。
看過遺像,不由得不令人佩服設計師,匠心獨具的構思。
路的一邊,有一塊石碑,寫著“永歷悲歌”四個雕刻的,由紅漆渲染的大字。雨水把這四個字侵潤得似鮮血欲滴,給現(xiàn)場的凄慘增添了恐怖的氛圍。
路的另一邊,也有一塊石碑,題為《永歷帝朱由榔》。上面記錄著永歷帝如何被捕,繼而被縊死的經(jīng)過。
現(xiàn)摘錄其中關鍵一段,以作見證:“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率清軍壓緬邊境,逼緬王殺沐天波,交出永歷帝。三月,押永歷帝回昆,囚于篦子坡的金禪寺。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迫使永歷帝自縊,骨殖草草葬于蓮花池西岸。南明小朝廷徹底崩潰?!?/p>
有人以《篦子坡》為題,作過一首詩:
西南半壁幾顛簸,風雨飄搖苦難多。
吳逆不惜朱社稷,桂王死報漢山河。
痛心一段殘明史,吊古重來篦子坡。
舊日繁華淹舊日,金蟬遺恨盡消磨。
篦子坡就是縊死朱由榔,現(xiàn)在陳放遺像的這個坡。詩中的桂王,是指朱由榔稱帝前的封號——桂王。而不是吳三桂!最后一句的“金蟬”即指“金蟬寺”。
看完這樣的碑文、想到這樣的詩詞、面對如此慘狀,我不禁想起朱由榔的堂哥——崇禎帝朱由檢的死狀與朱由榔相差無幾。
當年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崇禎帝于四面楚歌聲中無路可逃,又死要面子,不得不在煤山上選一顆樹,自縊身亡。死后耷拉著腦袋,長發(fā)倒掛,掩其顏面。與朱由榔死而不見面目,長發(fā)向前耷拉的狀況何其相似?
后來崇禎帝的臣下,為反清復明,在南方擁立他的堂弟朱由榔做了16年皇帝,最終卻被囚禁縊死。
可憐的堂兄弟!當哥的做了17年帝夢,做弟的做了16年帝夢,連在位時間都像是論資排輩,兩人最后下場更是戲劇性的相似,真可謂難兄難弟!千古罕有!難道冥冥中早有安排?
永歷帝是在逃亡中度日,在逃亡中建立王朝,艱難地支撐了16年。因此,史稱“逃亡帝”。
朱元璋當年那么雄霸,沒想到自己的子孫出氣帶冒煙,后果如此慘狀!
歷史真是“其興也勃,其亡也速?!比绱似鄾龅慕逃?,卻還無法警示后人,昏君仍然屢屢出現(xiàn)。俗話說: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一點不假!
讓我奇怪的是,這么重大的歷史事件遺址,居然設置在如此偏僻的角落,連當?shù)厝艘惨粏柸恢?梢娺@段歷史已被人們遺忘得差不多了。
難道我們真的忍心,將這段凄慘的歷史教訓擱置?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將這幕慘狀放到顯要位置,給更多人以警示,啟迪嗎?
雨還在下,風還在刮,也許老天也在為這慘狀悲哀!
蓮花池也在為背負著凄風苦雨般的歷史包袱,而悲哀!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6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