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深處石嵌史

風云深處石嵌史
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聲,
一路一曲幽,一石一景深。
青山依舊在,金戈依稀真,
大江東流去,風云留史聲。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善良者以歡樂,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呀,山高路遠也能獲得……”很喜歡這首歌的音律,在拜謁了《南宋石刻公園》后,更喜歡上了這首歌的詞。精美的石頭會說話,石不能言藏青史呀。
不朽的人和事都是借助于文字留存,而在石上刻字、造像能任憑千年風雨的侵蝕,將歷史長存于世。不朽的石頭為后人留下了文化,留下了史說,也留下了警世醒言……
古舊的山巒,南宋的相才福地,滿山植物蔥蘢,滿目青翠滴綠。山巒上飄著閑云,望盡無限 風光。微風起處,一件件精美的石刻、石雕沉默不語,似有不甘,又像在希冀……
我走進了這座全國不多見的南宋石刻公園,東錢湖的靈氣借著東海的風徐徐拂來,輕輕地撩開了一抹歲月滄桑已經遠去的歷史塵煙,把南宋時代的人文風貌,一點一點在石頭刻就的精致中慢慢展開。
南宋小朝庭早已絕塵而去,偏安江南的南宋帝王們,最終也沒實現(xiàn)北歸中原的心愿。不思進取,墨守成規(guī),忌賢妒能,奷臣當道,又無創(chuàng)新政見,怎能坐得穩(wěn)天下呢?!黃梅山麓的青草啊,枯了又榮,幽幽山道引后世百代的過客去踏訪南宋文化的前世今生,款款道出“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史氏家族的興衰史。一尊尊雕像栩栩如生,石頭封存了宋時美術的精華,也記下了一個朝代的變遷。
當一把鑿子指向堅石時,一種美麗開始從瞬間邁向永恒,沒有人知道那些雕刻者的名字,他們的生命也許早已化為了史氏墓道上的塵埃。雕、刻,一年又一年,他們一絲不茍地把自己一點點地鑿空,然后,化作千年不腐的雕像長眠于此,讓我們去想像一塊石頭怎樣成為一個人,間或一個人怎樣成為一堅石?!
這是一個鋒利的問題,宋朝的宰相們回答不了。我敢肯定,石匠們沒有想過藝術,他們只是想把內心的愿望虔誠地展示出來,把那些珍藏在他們心中的思想,奉送到另一些人的心中,比如保家衛(wèi)國,比如安居樂業(yè)……
看這石刻雕像,武將威風凜凜,文官睿智聰聰,戰(zhàn)馬強勁有力,肥羊溫順忠厚,只是看不明白這虎虎生威的獸中之王,為何成了乖巧儒弱的家貓形像?細想之下,頓悟:沒有雄才偉略的帝王,不就是一只家貓,只會在舒適中呲呲牙,咧咧嘴嗎?!
沒有不死的生命,沒有比生活更動人的夢。石匠們用心血鑿刻下死亡道上生命的另一種開始,告誡著后人,什么樣的熱血能讓生活鮮活,什么樣的春天才能姹紫嫣紅!石雕化作了他們的夢想,與石像相依為伴的青草和樹木,見證了智慧的不朽。
石匠們把他們那時的精神信仰:忠(文臣)、勇(武將)、節(jié)(蹲虎)、義(立馬)、孝(跪羊),用最堅實的方法流傳了下來,摒去雜質,讓思想櫛風沐雨穿越千年而閃光。
上水溪潺潺流淌,連綿起伏積翠鎖嵐的龍口山(案山)日日與石雕群對話,拾級而上,一口巨大的銅鐘坐落峰頂,放眼望去,文官武將靜靜地站立著,而他們守衛(wèi)的王朝早已不知了去向。南宋后期的武將,被石將們雕得文質斌斌,許是石匠們想告訴人們,沒有威武之氣,怎能守得住國土?!
“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想峰頂的銅鐘就是要告訴子孫們:國之安泰,文武當強!
宋時的明州去了,今時的寧波欣欣向榮。我在黃梅山麓聽石匠的心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泵珴蓶|的話語響徹晴空。你好啊,南宋石刻公園,你沒有講述宋詞的輝煌燦爛,卻告訴了我:沒有進步的封建王朝定是弱不禁風!
在清涼的山風中,林中的生靈們開始悉悉嗦嗦,一條肥碩的花蛇從面前游過,機靈的壁虎們四處逃散,一向懼怕蛇蝎的我,此刻并沒有后退逃跑。我舉起手中的樹枝,不停地撥打茂密的草叢,在了無人跡的山中,執(zhí)著地沿著古道行走,尋訪著一座座石柱石雕,想像著那個詩詞鼎盛的朝代,如何被異族的金戈鐵馬踐踏……。
風云深處石嵌史的評論 (共 17 條)
- 曉曉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
青龍山農場學校 雷鳴:贊,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