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清明的心殤
又到一年清明時,自從父親三年前去世,清明回鄉(xiāng)上墳祭奠,是我追思父親的重要內(nèi)容 。
清明節(jié)當(dāng)天,天陰沉沉的。似乎老天和人一樣心情悲傷,緬懷逝去的先人。一大清早,我就帶上祭品,驅(qū)車趕往老家祭奠我的祖父、祖母和父親。
車外一片迷蒙,遼北的春天年年都來得稍遲。公路兩旁的樹木依舊青黑,大地里還是枯草斷莖,已經(jīng)鉆出地面的野菜在霧靄里也隱藏了蹤跡。滾滾遼河水向西奔流不已,兩岸雜草叢生,樹木靜默,偶爾傳來幾聲烏鴉的哀鳴。一切都籠罩在陰郁哀傷的氛圍中,路上行人神色凝重,天空陰郁得很。
漸近故鄉(xiāng)了,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道路崎嶇不平,車子減速顛簸前行,兩旁原來挺拔茂密蔥蘢的楊樹,如今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根靜臥在那里呻吟;村子里的草房不見了,鑲嵌白瓷磚的瓦房在那里肅穆地矗立著,比較醒目;村南面和東面環(huán)繞的幾條河溝依然微波蕩漾,只是沒有了原來的水草和浮萍,岸邊也沒有了依依垂柳倒映水中。村子里太安靜了,聽不見了孩子的喧鬧聲,雞鴨鵝的叫聲,羊的咩咩聲,牛的哞哞聲,狗的犬吠聲。泥濘的小道上來去的相鄰神色黯然,步履匆匆,肩上扛著鐵鍬,腋下夾著或者手里拎著燒紙。這就是我魂牽夢縈的桑梓嗎?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可不是這個景象,兒時村子里人聲鼎沸,胡同里有成群的捉迷藏和跳皮筋的孩子,他們的嬉戲聲、打鬧聲,吵嚷聲響徹云霄;家家戶戶的騾馬、牛羊、豬狗貓、雞鴨鵝、麻雀、燕子等的叫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yīng)。
如今這里太冷清了,太寂寥了。河面上沒有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情景,溝渠里的蛙鳴也不見了,原來一望無垠的蘆葦蕩已經(jīng)變成了稻田,昔日成群的野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的美景蕩然無存。或許薺菜、婆婆丁、大頭菜等誘人的野菜還在吧,這也許是我唯一的一點安慰和故鄉(xiāng)的原生態(tài)影子了。
真讓我感覺有點窒息,有點傷感,有點莫名的失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和哥哥在通往家東墳地的岔路口會合,在老家我只有一個親哥哥了。前兩天哥哥身體不大好,還住了一周醫(yī)院。哥哥開著四輪拖拉機(jī)來,他給我?guī)硪淮竺祝€有從大棚里摘的西紅柿、黃瓜、苦苣菜、青蔥、油菜等,滿滿一大塑料袋。我也把兩袋營養(yǎng)品交給大哥,手足情深讓我心里有了融融暖意。
和我們同行的還有一個姓張的后生,我認(rèn)識他的父親。村子里和祖父一代的老人都已經(jīng)長眠地下,和父親一輩的長者也所剩無幾,比我長幾歲的村中中年人中都有幾個不在人世了。歲月催人老,人總有一天都要故去,何況黃泉路上無老少呢。我大姐16歲的花季時,就因病英年早逝,連骨灰都沒留下。每每想起這件傷心舊事,怎能不讓我心殤。
通往父親墳前的那條土路仍然是我記憶中的那條古道,雨天泥濘不堪,半個世紀(jì)的光景幾乎沒有變化。少年時那是我放牧的必經(jīng)之路,藍(lán)藍(lán)天空,悠悠白云,青青綠草,潺潺河水,是我記憶中的美景。如今清明時節(jié)卻依舊荒蕪一片,春天姍姍來遲,徒增人們的傷感。
來到父親的墳前,心潮起伏。看著墳塋上殘草斷莖,眼角不覺濡濕。父親安眠于此快要三年了,也許九泉之下的父親在那邊不會太寂寞,因為爺爺奶奶的墳和父親的墳冢緊挨著,大姐和二叔也會在天堂陪伴著父親。一抔抔黃土寄托著我們兄弟的無盡哀思,一張張黃紙凝聚著我們對至親的深切思念。也許真有心靈感應(yīng),或許上天也有悲憫之心,天空中突然飄起了小雨。我想那不是尋常的雨,那是我們后代親人的滴滴相思淚?!疤烊粲星樘煲嗬?,人間正道是滄桑,”父子連心,陰陽兩隔,天地悠悠,人心凄凄;淫雨霏霏,我心傷悲,追思撫遠(yuǎn),恩澤綿長。
離開父親的墳前,天空中的雨戛然而止。天空中愁云慘淡,北風(fēng)習(xí)習(xí),吹在臉上有種春寒料峭的感覺。我駐足片刻,舉目四望,驚異地發(fā)現(xiàn),溝渠旁邊,田埂上的野菜已經(jīng)很高了,枯草下面也長出了很多新綠,只是我無心驚動它們,因為今天我不是來踏青的。一只灰色的鳥兒從草叢中竄出,徑直飛到路邊矮樹上,吃驚地望著我這陌生之客。
我突然有種釋然,清明時節(jié)也許總會雨紛紛,但繁衍生存的后世子孫不必斷魂。只要對父母長輩活著時堂前全力盡孝,給予父母最大的幸福,讓其安享晚年,不留遺憾。那么父母百年之后,在其墳前也會坦然。人雖然是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但終究逃脫不了死亡,因為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非人力而改變,也許子女的孝心能感動天地延長父母的壽命,但不能讓其永恒,長生不老。
滔滔遼河水,深深念親恩,我要走過清明的心殤,走進(jìn)明媚的春光里。將對父親的無盡思念化作贍養(yǎng)母親的拳拳之心和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母親多沐浴到春日的溫暖,春風(fēng)的和煦。如果父親泉下有知也會很欣慰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4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