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
我的家鄉(xiāng)在沂蒙山區(qū),我出生在一個被群山環(huán)抱的村子里。群山腳下,地勢比較高,在那里,我們的村子缺水,在鄰村人的眼里,我們村最容易被記住的就是缺水。
人們常說“山多高,水多高”,在我們村里好像不是這么回事,村里的鄉(xiāng)親最害怕的就是干旱,每逢干旱的季節(jié),一年收成的好壞便只能順其自然。相鄰的村子里不缺水,每逢干旱季節(jié),就會在河床里挖坑蓄水,然后發(fā)動起抽水機,開著三輪車拉水澆地。他們村里水源充足,可以在干旱的季節(jié)里,減少天災(zāi)帶來的損失。而我們村里的鄉(xiāng)親,也會想辦法弄水給旱的比較嚴重的果樹澆水,因為水資源不太豐富,每到干旱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想辦法去澆樹,更加期盼著大雨的到來,減少果農(nóng)的損失。聽著鄰村抽水機轟轟隆隆的馬達聲,他們又痛快的澆地了,果樹也能喝個痛快,我們村的鄉(xiāng)親們,都在挑著水桶,一桶半桶的把水倒在樹盤里,眼睛盯著用土圍起來的水下滲,生怕一點點的浪費。他們在澆地,我們村的鄉(xiāng)親在澆樹,鄰村抽水機的馬達聲,就像我們村里鄉(xiāng)親們的心情一樣,焦躁不安。
村西頭有一口古井,我只知道在我之前它就已經(jīng)存在了,據(jù)說得有一甲子了吧。井口是長方形的,小時候趴在井口上,總有種害怕的感覺,總是覺得會掉進去。井口的北邊是一塊非常大的青石,看那蒼老巖石的表面估計得有千年,它的存在仿佛是一種守候,更像是一種饋贈,這一眼甘泉,是對我們的恩澤。
夏天,驕陽似火,口干舌燥,取一瓢古井的水一飲而盡,酣暢淋漓,那種甘甜與痛快,清涼與冰爽,只有親自去嘗上一口,才知道那是來自地下清泉的饋贈。
十年之前,村子里大部分人所有的用水都是取自這口古井,尤其是夏天的時候,隨著水位的降低,你會看到古井里的泉眼,然后水在降,水位沒不過水桶了,古井里面,西邊的泉眼也會顯露出來。每次想起來都覺得“泉眼無聲溪細流”就是描述的它。這時候,大人往往會把小孩子用繩子栓住腰放到井里去用舀子舀水,舀在源頭的水,格外清甜,喝一口咽下去,潤肺爽口,沁人心脾。我當然是我下到過古井里的,飲過源頭之水,聽過水聲潺潺,撫過開鑿痕跡,躲過夏日炎炎。不久后,一場傾盆大雨,古井里的水開始上漲,混濁,沉淀,清澈,從混濁變得干凈,從干凈變得清甜。
后來呢,秋天到了,一片樹葉從井口飄落,泛起的微波,像是在微笑著訴說,告訴我們,過不久冬天來了。沒過多久,它就開始往外冒蒸汽,那種淡淡的蒸汽,我知道,那是一種熱,可以帶給子孫后代的熱,在冬天的陰冷里,默默地奉獻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現(xiàn)在呢,地下深水井多了,每到干旱的季節(jié),我們村里的鄉(xiāng)親也開始澆地了,而那口古井,我真的不希望你變干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1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