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葵歲月里逝去的挽歌(書評)——讀王選“葵花”系列短篇小說

(文/櫻水寒)
王選,我知道這個名字不是因為他那本獲得了許多榮譽的《南城根》,而是因為陌然哥哥向我介紹時說,王選是《南城根》的作者,八零后的天才作家。那時候我不知道如何定義“天才作家”,也不知道《南城根》究竟有多火,但我就記住了“王選”這個名字,還有《南城根》。
至今我還沒有拜讀過選叔的大作——《南城根》,不過我有幸讀了他的另一部作品——《葵花之遠》系列小說。初讀是在選叔的空間,不過那時候我沒有靜心下來認真的品讀,當我再一次真正讀著這部系列小說的時候,就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了——震撼。是的!震撼!我記得陌然哥哥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文學的符號,而語言的精髓在于它所傳達出的人性。好的散文就該著眼于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挖掘出人性的內涵?;蚧趾?、磅礴,或清淺、輕柔,只要能讓作者和讀者產生思想上的默契,只要能用我們最原始的觸覺,去品味文學的魅力,那就是一篇成功的散文。雖然哥哥不是名家,說的也是散文,但我覺得,散文與小說的文字魅力是一樣的,能夠打動讀者引起深思與共鳴的就是好的文章。在“葵花”系列小說中,語言無疑是精準而觸動著靈魂的。讀者仿佛也隨著作者的文筆走進了那座城,那個山村,那片葵花林,去感悟著他們的生活、去思考、去沉淀。
“葵花”系列分三個短篇小說:《葵花之遠》、《尖叫的葵花》、《小梳、剪子、葵》。三篇短篇都是以葵花為線索的,或大片大片的葵花林,或一株嬌小瘦弱地長在盆子里的葵花,它們都綻放過最美麗的色彩,雖然最終凋零了。
——前言
一、《葵花之遠》——歌謠深處的年少往事和蝕骨愛恨(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小說1《葵花之遠》開篇就為我們描敘了一幅濃郁的鄉(xiāng)村圖畫:春天即將消失殆盡,而另一個季節(jié)在枝葉上,草縫間,瓦楞邊,墻角里,蠢蠢欲動。陽光像飯后吐出的煙圈,安逸的斜躺在地上,明晃晃的一層,但不刺眼。草木的四肢開始變得溫暖而柔軟。樹葉的縫隙里篩下大片大片的亮斑,像水晶碎片,晃蕩在樹蔭下閑臥的秦川牛背上,牛微閉雙眼,呼吸粗糙,反復回縐著胃里的麥草,草的清香溢滿牛毛,而嘴上粘稠的泡沫子白花花的淌在地上,像搓出鐵盆的洗衣粉沫。誰家的母雞爬在墻頭,翻刨著土,啄蟲子吃,土一波一波地從墻上撒下來,揚起了細微的輕塵。細膩而詩意的文字,讓讀者的腦海里也出現(xiàn)了那樣一個慵懶的午后鄉(xiāng)村給予我們的寧靜。但是,在這個被茂盛森林包裹著的村莊里,在這個有著成片成片葵花林的村莊里,正上演著一個少年的愛與恨,用血書寫著關于這個村莊里的故事。
作者以“葵花”為故事的主引,從葵花的開花到收獲也預示著故事的起起落落。以第二人稱“你”將一個懵懂的17歲少年的心理活動描寫的入木三分,那片山坡上的葵花滾動的金黃色也成為了一種生命的吶喊。“你坐在田埂上,而讓你亢奮的究竟是葵花,那些劇烈的金黃在你眼里燃燒了起來,瞳孔被金黃色擠壓著扭曲著,滿山遍野的葵花憤怒的喝著陽光的骨汁,你的雙眼卻拼命的允吸著葵花的精髓。你看到了流動的河水泛著黃浪,你看到了滿山坡上滾動起了金色的頭顱,你看到了沸騰的火焰往天上伸扯著撕裂著,最后,到了最后,你的毛發(fā)豎立,血液迸流,你激動的痙攣著,仿佛快被黃的發(fā)紅,紅的發(fā)黑的顏色吞噬掉。你感到全世界黃了,黃的翻滾,黃的混亂,黃的張牙舞爪,黃的天翻地復一塌糊涂。你的血液黃了骨頭黃了肌肉也黃了,呼吸黃了心跳黃了思維也黃了,黃的汪洋大海把你浸泡的四肢都綿軟了。接著你又感覺到臉頰上被分叉的蛇芯子舔著,黃色一陣陣顛簸而來,一陣陣顛簸退去,而你眼里卻出現(xiàn)了一棵高大茁壯的葵花,你看的纖毫不漏,那翠綠的稈子像你結實的胳膊,綠汪汪的液體不斷逆流而上,綠色的血液被擠的發(fā)脹愈破;一層層葉子像心臟一樣狂裂抖動著,明亮的另一種液汁又從葉面淌開,流到葵花的每一個角落;花盤就像你家裝炭火的那個臉盆,像你家燒起了火的鐵油鍋,像你父親火光四濺的臉面。你仰望著這棵葵花像鉆天的楊,愈來愈熱,熱的發(fā)白,白的透明了起來,輕飄了起來,眩暈了起來……”或許有人會說,這里引用的太多,但我想這才是完整的。那不僅僅是一種語言上的沖擊了,更是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官上的沖擊。在作者的筆下,那一株株葵花是一種生命,它們在跳動在吶喊,一如本文的主人公“你”的青春一樣,肆意而張揚。
這是個怎樣的村子呢?在這個村里只生男不生女,所以小說的女主人公板二娘,這樣一個侏儒美人,成為了所有村里人的“情有獨鐘”。故事中的“你”,也幾乎對板二娘情有獨鐘。“你關于葵花的美好印象依舊余跡未干。你顫微微的跳下地埂,一點點靠近板二娘,心里一股嘩嘩的水飄曳著油綠的水藻流淌著,起了細細的波紋。你蹲下來,第一次這么真切實在的看到這張朝思暮想的臉,美的讓人忘乎所以,心曠神怡,蠢蠢欲動的臉。”這是一份青春的悸動,當板二娘這個“你”朝思暮想的人走到“你”面前的時候,“你”忘記了禁錮著“你”思想的倫理道德,你只是愛著那個女子。
“你”執(zhí)著的愛著板二娘,一方面是“你”朝思暮想的愛情與渴望,另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倫理道德觀念(當然這種觀念已經完全的滲入到了家庭以及全村子的人)。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狠狠地糾結著“你”的心,歷史與現(xiàn)實,規(guī)范與天性狠狠地扭打在一起。當“你”被板二娘叫到家中時的那份渴望、忐忑、矛盾都在作者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你沒有忘的是,那一天成為了你迄今一生里感到最漫長最難熬最迫不及待的一天,你第一次用***的跟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來形容、咒罵時間。你像屁股上長了個釘子坐不穩(wěn),像兩手生了癍蘚癢的慌,像兩腿抽筋一樣站不住,像心里爬滿螻蟻憋的難受。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睡更不是,你真想把太陽一屁股壓下去,天黑了算了。你的臉也像煎熬一只的螃蟹,由灰褐色成炭紅色。你娘一遍又一遍問你是不是被柴棍卡住喉嚨了?你說不是。是闌尾痛還是頭里面不合適?你呲牙咧嘴的干嚎道,都不是?!澳恪痹诮辜?、煩躁中等待著與板二娘的這次約會,在此處,作者將一個少年的心理以及語言上對于“愛情”的渴望描繪的淋漓盡致。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面前,“你”還是禁不住的想向著心中的她靠近,這份義無反顧在此處一覽無遺。
當“你”與板二娘的事情被板二叔撞見的時候,是一頓血的教訓。如果說小說《葵花之遠》中最吸引我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描述在哪里,那么我毫不猶豫的說是前面那段對于葵花那賦予著生命力的描寫,在就是下面這段血的印記了?!澳?a target="_blank">爹扯著豬血一樣的紅臉,藍的發(fā)黑,黑的快凝固的青筋老樹根一樣盤在脖頸上、額頭上。他豪壯的拼命的無所顧慮的抽打著,像干生平最偉大最興奮最自豪的事,把一生的力氣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絲毫不留。你娘平時就是個大氣不敢出的女人,看著你在地上掙扎,像蚯蚓一樣扭動,便癱倒在墻角一動不動了,只是手指在地上亂摳,摳的指甲掉了,血肉模糊,泥土混淆?!弊髡叩恼Z言描寫無疑是非常有力度,透過作者的筆下,我似乎看見了一個少年被痛打的,血液飛濺的畫面,我似乎可以聽到周圍人的竊竊私語,我似乎可以看到圍觀的人們的指指點點……
這一次的痛打,沒有讓“你”忘記板二娘,相反的,“你”更加思念起了她。在故事的最后高潮部分,再次走進了葵花林,最后的別離,還有那些追趕的人們的對話,無疑使得這篇文章更加的精彩。最后,板二娘在為“你”生下了全村第一個姑娘也死去了,自此,也打破了村莊里只生男不生女的傳統(tǒng),同時也道出了現(xiàn)實層面上某些傳統(tǒng)規(guī)律不攻自破的寓意。
“多少年之后,你的感覺日漸退化日漸遲鈍的多少年之后,葵花遠了,遠的遙不可及了?!币老¢g,我們似乎也看見了那個明媚的夏季的午后,那燃燒著的葵花,那癡迷的鞭打的青春。作者將一個17歲少年的心里路程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又引出了我們對于的人性的思考。
二、《尖叫的葵花》——活著在掙扎靈魂在絕望
小說2《尖叫的葵花》當從題目上,已經吸引了我。尖叫的葵花,葵花會尖叫嗎?隨著作者的文字,我們走進了一個叫做喜生的男人的生活里。文章的開頭,就有著一種詭異的氣氛:我始終都懷疑房東老漢的說法,那么玄乎、詭異、讓人難以置信。他說,昨天深夜,他起床去廁所,看到了尖叫的葵花,像火焰,伸著一丈高的黃舌頭舔著夜空;像河水,揚著綠泡沫漫卷過屋頂;像撕裂的心臟,把暗紅的壓抑一瞬間全部噴涌而出,遍地落滿了鮮紅的尖叫聲。
喜生,聽著名字,有個“喜”但隨著故事的深入,這個“喜”也深深地刺痛了讀者的心。“喜生,是個老實人,蔫人,心好,二十七八,正年輕,辛苦的歲月籠黑了他長滿胡子的臉,舊衣裳,灰白,頭發(fā)沾著工地上的塵土,不過身體壯實,一米七。他和房東老漢說話,會笑,像烏鴉叫,說話粗聲粗氣,還是太老實”作者是這般描述著喜生的。喜生喜歡葵花,是的,又是葵花,但這里的葵花不在是成片成片的金黃色的葵花林。喜生在花盆里種下了一株葵花,這株葵花在“入夏,它用盡了吃奶的力開出了一朵黃花,手掌大小,葵花桿有小拇指那般細,風一吹,晃半天,像個缺營養(yǎng)的孩子,高不足一米。我是農村滾爬大的,見慣了瘋長的葵花像男人一樣站滿了山坡,也見慣了轟轟烈烈的葵花像女人一樣笑黃了田野?!弊x到這里,總覺得,那株顫巍巍地、小心翼翼、努力綻放的葵花,不就是喜生生活的寫照嗎?喜生,這樣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他也拼命地為著生活忙碌著,打拼著。
讀著這篇小說,總覺得有種沉重的壓抑感。文中的喜生在媒人的介紹下娶了一房媳婦。在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喜生對于婚姻也是憧憬的,他就如同那株花盆里的葵花也想要努力的活,努力的綻放,“喜生明顯話多了,穿的是結婚的那身西裝,精神了很多,衣服有點瘦,袖子搭在胳膊上,露了半截子凍紅的手臂,他偶爾把胳膊往衣袖里縮一下,這次胡子刮得很凈,不留半根茬。”這樣的喜生比起我們剛剛看到的喜生精神的多了,干凈的多了。本以為生活可以就這般在忙碌掙扎中流逝,誰知道,喜生的媳婦不過是個騙子。面對著媳婦一次次的背叛,喜生都忍了下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老老實實的人啊!最終卻被生活,被現(xiàn)實給逼上了絕路。
面對媳婦一次次的背叛,面對村里人的指指點點,喜生都將氣往肚子里咽,他躲著所有的人,像個影子一樣的生活,但老天卻還是沒有放過他。他在知道原來自己的媳婦根本就是一個騙子,而且還為了別人打過小孩以后,徹底的爆發(fā)了、憤怒了、絕望了?!暗诙?,丈母娘一走,父母割麥去了,喜生說腰疼,再睡會了去割。人一走,喜生把大門鎖了,提了鐮刀,兇狠狠的沖進屋,媳婦看電視。喜生一把把電視的聲音擰到最大,從炕上把媳婦扯到地上,一手揪住衣領,用膝蓋頂在炕沿邊,鐮刀架在脖子上,細細的血開始從鐮刃上滲出來,一粒一粒掉下去。媳婦嚇麻了眼,一句話也沒說出口。兩條手抖成了篩子。電視里古怪的流行歌曲把房子震的跳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釘滿了屋子,像鋼針,扎的耳膜出血。”一個老實人,被逼的最終走上了絕路,我們看見了他因為憤怒燒紅的雙眼,我們聽見了他那叩問著靈魂的聲音。
讀完這篇小說,我們在深深地佩服作者深厚的文筆的同時,亦陷入了沉思中。無疑,這是一部悲劇色彩的小說。作者將人物刻畫的十分的飽滿,老實木訥的喜生、房東老漢,同時作者亦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的淋漓盡致。故事真實、悲慘、苦澀而又引人深思??吹焦适碌慕Y尾,我的心在顫抖著,喜生殺了自己的媳婦,用一根繩子將媳婦吊在了門框上,自己也瘋了。喜生在殺自己媳婦的時候就說了一句話,“你把老實人往絕路上逼啊?!弊x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閃現(xiàn)出了作者最初筆下的那個喜生,他老實、木訥,心眼好,蹲在那里種著葵花籽??涩F(xiàn)在呢?他絕望了,面對媳婦的背叛與欺騙,本來就苦的他一無所有了。喜生,不單單是一個喜生,他就是那些掙扎在生活貧窮線上的千千萬萬的人們,他們就是那株長在花盆里,風吹雨淋渴望著綻放的葵花。生活,總是在不經意間左右著貧苦的人們?,F(xiàn)在的農村里,亦有著無數掙扎的喜生,他們也渴望陽光,渴望著生存,渴望著綻放他們生活的色彩。
“我一直沒有聽過葵花尖叫的聲音,也無法想象葵花尖叫時痛徹心扉的表情。雖然我在農村見過了太多太多繁雜的、燃燒的、瘋狂的葵花,雖然葵花曾一度占據我所有的記憶、點亮我一貧如洗的故事、燒毀了我年輕的路途,可尖叫的葵花是什么樣子,我不知道,葵花死了。”喜生瘋了,葵花死了!誰也不知道尖叫的究竟是葵花還是喜生,但這是一種吶喊,一種生命的吶喊,是一種對于生活無助的、絕望的吶喊。
三、《小梳剪刀葵》——童年得不到的溫暖和擦不掉的黑暗
小說3《小梳剪刀葵》是“葵花”系列的第三部小說,亦是看的我最揪心的一部小說,為了文中的小主人公“小梳”。
不得不說,作者筆下對于環(huán)境氣氛的描述是非常成功的。當時讀“小梳剪刀葵”的時候,是白天我剛好一個人在家,當時的我完全陷入了作者所營造的那種氣氛中,當我口渴去倒開水的時候眼角正好看見我家的布娃娃了,當時被嚇的魂都出來了。我吵著叫選叔補償我,選叔回了我一句“膽小”。
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叫做小梳的小女孩與她爸爸還有一個叫做葵的女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在這場愛恨糾葛中,帶著絲絲的殘忍。一方面,小梳渴望著爸爸的愛害怕失去爸爸的愛,另一方面隨著這份渴望與害怕,一種深深地恨也埋在了心里,扭曲著、萌芽著……
“小梳是被一陣怪異的猶如被撕裂的夢魘痛醒的?;野档姆孔颖蝗崛醯臒艄庹种駢嬄湓谥刖W里一樣束手無策,筋疲力盡。小梳掀開被角從身子底下摸出了一把剪刀,她的胳膊上留著一段纖細、深刻,泛著暗紅光芒的印痕,這是睡著以后胳膊壓在剪刀刃上烙下的,差一點就劃破了?!蓖ㄟ^作者的文字,我們感覺到了主人公小梳內心的恐懼無依。黑夜籠罩的山村,小梳卻一個人進入了夢鄉(xiāng),不過是一個六歲的孩子,她的夢里會有什么呢?是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是與小伙伴們游戲時的歡笑?還是……不!她的夢里是深深地恐懼,黑暗扼住了她的咽喉,恐懼占據了她的靈魂。在小小的枕頭下,枕著的不是無憂的歡笑,而是一把纏著紅線的剪刀。文章一開頭就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們,一連串的問號閃現(xiàn)在讀者的腦海里: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她的爸爸媽媽呢?她為什么會一個人留在家里?
“小梳坐起來看著空蕩蕩的炕上只有她一個人,委屈、恐懼,一瞬間彌漫了她清澈的眼睛?!蔽覀兊男囊膊唤哿似饋恚瓉硇∈岬膵寢屧谒苄〉臅r候就去了遠方打工,在也沒有回來,而小梳的爸爸經常不回家,因為一個叫做葵的女人。面對著空蕩蕩的炕頭,空蕩蕩的房間,恐懼深深地席卷著這個只有六歲的小姑娘的心頭。小孩子總是怕鬼的,奶奶說,鬼怕系著紅繩的剪刀,所以,小梳將剪刀藏在被子里以減輕心頭的那份恐懼。
媽媽走了,爸爸也總丟下她不回來了,一個六歲的孩子,正是渴望著愛與呵護的年齡,可是小梳,就這樣被自己的爸爸媽媽拋棄了。白天或許沒有什么,可是晚上呢?她渴望著爸爸的疼愛,渴望著爸爸的歸來,渴望著小小的房間里有爸爸的溫暖的懷抱。
“小梳抱著微微發(fā)燙的剪刀蜷縮在被窩里,像一只膽小的貓一樣,滿臉蒼白,薄薄的嘴唇微微發(fā)抖。如果爸爸在多好,她就可以不做噩夢踏踏實實睡了,如果爸爸在多好,她就可以躲在他的懷里不用害怕了......可爸爸不回來睡覺,她像一個沒人管沒人疼的野孩子一樣可憐,小梳的眼淚撲簌簌滾了下來?!弊x到這里,我的眼眶微微地紅了起來,眼前仿佛看見了在那個夢魘般的黑夜,小梳一個人坐在冰冷的炕頭,手中牢牢握著一把纏著紅線的剪刀,任由著淚水撲撲的滑落。她渴望著愛,渴望著那份溫暖與安全感,可是除了黑的夜,她只能一個人孤單單地面對。剪刀是微微發(fā)燙的,想來從睡覺的那一刻,小梳就將她藏在了被窩里。夜,何其的漫長?等待,何其的漫長?
或許我們無法去過多的苛責小梳的爸爸,畢竟是小梳的媽媽不要這個家的,但我們?yōu)樾∈崧錅I了,為她心疼著。她是那般的孤獨,“村子里沒有孩子愿意和沒有媽媽的不說話的小梳玩,他們躲著她,他們用怪異的目光望著她或者用彈弓打她,小梳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村里漂游,像一條鯉魚在河流里披著紅單衣漫無目的的行走。”一顆幼小的心,究竟可以承受多少呢?沒有爸爸媽媽的愛,沒有小伙伴的陪伴,她就像是一株路邊生長的野草,無依無靠。小梳陷入了剪東西的泥沼里,她開始拼命地剪東西,似乎這樣就可以剪掉心中的恐懼與恨意??吹竭@里,我們明白了,一顆幼小的、善良的心正在被扭曲著。面對葵送的繡花鞋,“她一剪刀一剪刀剪下去,繡花鞋的尸體被一點一點撕裂粉碎,每一刀她都聽見了鞋子的尖叫和布頭斷裂的掙扎聲。她似乎在剪死那個叫葵的女人,她剪掉她的針線她的布片她的血管,她的手指甚至她那花盤一樣的臉,讓尖叫和掙扎落滿一地。多好,小梳笑了。一種快意讓她開始迷糊,她夢見了一朵陷在水灘里的花朵在唱歌,天空單薄,裝滿了瑣碎的兒歌?!边@是一種恨意的宣泄,這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反抗。
我們的心隨著作者筆下的故事顫抖著,童年,不是應該是五彩斑斕的嗎?但是在小梳的世界里,是黑色的,是孤僻的、是沒有溫暖的。小梳殺死了從葵家里偷來的雞,以為這樣就報復了葵,以為這樣爸爸就會回來了,她也一直以為很快就可以再次擁有爸爸的愛了??墒?,當葵花地里撞見爸爸與那個叫做葵的女人的時候,小梳絕望了,心冷了,希望沒有了,恨更加肆意的瘋長著……“她哭了,眼淚順著眼頰流了下來,她有一種被剪成碎片的疼痛,她有一種被蒙騙的疼痛。她怕被他們發(fā)現(xiàn),躡手躡腳的退出了葵花森林。”此時的小梳,絕望了,最后的夢也破碎了。
葵死了,當小梳剪刀就快要剪下去的時候,炮竹聲響了起來,小梳的奶奶死了。文中對于奶奶,或許可以說是小梳最后的溫暖,雖然小梳不喜歡奶奶睡覺時說夢話,但畢竟是她的親人,是爸爸沒有在家時,唯一可以有著一絲溫暖的人。奶奶也走了,小梳的心也空了……小梳沒有殺死葵,但是葵還是死了,作者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想象的空間,誰殺了葵?為什么殺葵?我們都無從知曉,但我們想知道,知道小梳究竟該如何走下去……
讀完文字,我的心頭是沉重的。作者用一雙本應該純凈無暇的眼睛,來挖掘著人性的可悲,再次深層的揭露著生活的殘忍的面貌。一份愛,從害怕失去,從渴望,到麻木,到恨,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她究竟還要承受多少呢?我們沉思著,在這部小說中,我聽到的是一聲聲無聲的吶喊,是孩子心中的吶喊,一字一句無不叩問著我們的靈魂,震撼著我們的心。
人們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在中國的農村里,有著太多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活遠離了自己的家園,或許他們沒有小梳那般可憐、可悲,但我相信,他們也害怕著黑夜,也渴望著父母溫暖的懷抱,也渴望著擁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忽然想起了一首歌,歌中是這樣唱的: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小梳一直渴望的,不過只是一個家,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可以免她驚嚇的家,只是,那一場場的夢魘留下的只是無盡的黑暗、恐懼與淚水。
PS:第一次讀選叔的“葵花之遠”的時候,我是被作者文字的魅力震撼到的,但卻并沒有理解出文字里真正的深意。我問選叔,他告訴我:遠去的、倫理的、還有青春的。他說,沒事的,以后慢慢就懂了。當我說我想寫《葵花之遠》的讀后感的時候,選叔說,只要寫出你自己的感受就好。我說,感受就兩個字:震撼。是的,每一部短篇,對于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都是那般的精準,故事的情節(jié)也總是那般跌拓起伏,引人入勝,而在讀完文字以后,我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三篇,描寫的都是屬于普通人的故事,他們都為著生活在苦苦地掙扎著,發(fā)出了一聲聲來自靈魂的吶喊
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
以文會友,群:.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