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子有了錢
等老子有了錢
夏延民
陳首善到美國扶貧,英文報紙上全是中國字,看來這美國人的文化水平就是高,連流浪漢都會多國語言,一份報紙多少錢呢?難道美國的紐約時報是派送的?流浪漢們怎么才能集體看到,然后去吃大餐,領300美元?首善應該發(fā)人民幣,這樣更愛國,因為100元人民幣的畫像最能體現(xiàn)愛國主義。
有個段子:等老子有了錢,早餐吃油條喝豆?jié){,豆?jié){加白糖,喝一碗倒一碗。暴發(fā)戶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別人看到自己有錢,這個和官賊不一樣,官賊或者公務員灰色賊最怕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所以公布財產等于挖祖墳,不遺余力的打擊。而這個土包子首善陳卻不一樣,可能臟錢掙多了,四處的抹著紅顏色惡心人,國內惡心夠了,跑到美國去了。而且還以愛國的名義,這要不是神經出了問題,一定是吃了不好消化的東西,壞了下水。
崔永元先生說,讓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美國包括文明相對發(fā)達的國家,慈善已經進入生活,以及社會文明的基因。他們的慈善不再刻意,不再強逼,而是一種很自然的行為。不光富裕者在做,社會公民都在做。義工、服務等等,以不同的形式,非常的生活化。而且崔永元先生給學生加個菜,培訓鄉(xiāng)村教師,已經實現(xiàn)了這種慈善的生活化。而有些人,顯然還停留在恩賜意識主導的老爺慈善心態(tài)里,兩斤面一桶油也要留個念,上報紙。捐助者不笑都要重新表演下,這種毀尊嚴撈名聲的慈善粗鄙俗氣,就像一個有兩個糟錢的土財主,自卑里面滿含猥瑣的市儈。
慈善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進化,它自動追尋人性自私的短板,然后通過一種形式,來使人類社會更加美好。而這種文明,必須靠符合人性的制度來保證,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慈善是沒有多大發(fā)展空間的。一旦以慈善的名義忽悠,肯定是為了做更大的壞事。比如什么中非什么希望工程啥的,也比如這種上美國出乖露丑啥的。其實這些人不怕在外國出乖露丑,因為他們只要能讓自己人贊頌,這戲就演到位了。至于外國人怎么看,國人看不到,就當沒有發(fā)生過。(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我實在不明白慈善跟愛國到底有什么關系。如果不慈善干好自己的本職就不愛國了?馬云不慈善難道不愛國?一個靠拆遷起家的所謂“慈善家”與一個不慈善的高科技領軍人物誰對社會更有益?說實在的,假如真有中國臉面這個東東,還真的要把這拉不住的“慈善家”控制一下,實在不行弄根繩子拴住也行,真心的受不了,就算丟人都不能這么個丟法。人家一眼就能看透這所謂的“慈善家”是在干什么。以前多有做愛國生意的文人,動不動就氣勢磅礴的危言聳聽,結果后來潮水褪去,這些貨都蔫了。文革的時候有,重慶紅歌的時候有,如今輪到慈善愛國主義者表演了。這愛國要是也當成生意、名聲做,就太賤點了。愛的都是錢和名吧?同志們對不對呀。別丟人了,腦袋如果不是被電梯夾了,就是被驢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