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眾工作要做到換位思考
近日與一位老干部談論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時聽到一則趣聞:他年輕時騎自行車去村里辦事,中途見一位老農(nóng)蹲在田間,便下了車向他問路,沒料想這位老農(nóng)急忙站起來,幾步趕到田邊給他指路。他“受寵若驚”:“你在地里跟我喊一嗓子就可以了,用不著走過來。”老農(nóng)笑了笑:“你都先下了車,我不站起來跟你回話不好?!?/p>
原來如此,簡單一個“下車”的動作便讓群眾對一名干部有了判斷。不下車,坐在車座上,群眾感覺你跟他們有距離,會擺架子,直覺便不愿與你交流;先下車,后問路,群眾會覺得你容易接近,值得信任,這才會敞開心扉跟你講真心話。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备刹渴欠裥南等罕娎渑皇强醋焐险f的多好聽,而是要看是否真正的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就要求干部開展工作時不能盲目尊大、頤指氣使,讓群眾感到有距離、有隔閡,要時刻保持一顆情為民所系的公仆心,一顆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責任心,一顆事無巨細、不厭其煩的耐心,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著手,從“下車問路”這樣的小事做起,增強群眾工作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著實把每一個群眾的疾苦放在心里,記在腦里,解決在最短的時間里,這樣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推進我們的工作。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下車問路”看著是件小事,反映的卻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方法,事關人心,值得每名黨員干部深思。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63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