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豬游泳
很少看到豬游泳,偶然看到的多是發(fā)水了或豬被外力弄到水里,豬為保命而游泳。還有一種情況是為參加比賽,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豬游過泳。多是看到豬為防暑降溫在水塘邊或河邊泥水里打窩的多,下水游一圈的很罕見,說明絕大多數豬不喜歡游泳。前一段時間看央視第二頻道,有一搞養(yǎng)豬專業(yè)戶的哥們,為提高豬肉質量,增加瘦肉含量,除了給豬修了運動場,用于豬的跑步鍛煉,還給豬修建了游泳池供豬減肥健身、兼而保潔衛(wèi)生。泳池建好,不管這哥們怎么哄打,豬就是不下水,躲著泳池在運動場跑來跑去。這哥們聰明,在豬舍到泳池間修了一條過道,兩面有墻,豬舍一開門豬就往過道里涌,前頭的豬跑到盡頭一看;我的媽呀,老豬無路可走了,下邊是碧綠的深水一潭,有性命之憂。于是掉頭往回跑,邊跑邊大聲哼哼:前邊無路啦,只有深水一潭,大家回去吧!此時別說往回跑、往回拱也拱不動,涌來的兄弟姐妹擠著他直往后退,他的哼哼警告被兄弟姐妹得到放風時的高興、激動的交流聲淹沒。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跑到前面的幾頭豬費力地掉過屁股,使九牛二虎之力抵住后面的沖擊,猶豫著想著辦法。力疲,后擁,一閉眼睛滑了下去,撲通一聲,四肢拼命劃動,刺鼻的消毒水味隨之撲來,撅起嘴,睜開眼睛看看四周,水潭對面,有一斜坡通往運動場,于是奮力游去。
上下班看到相鄰單位的外墻上,掛有“第一次就把事做對”的大標語牌。標語還在本系統(tǒng)的報紙上出現過幾次。這標語我覺得理念很好,愿望也不錯,就是缺乏可操作性,距離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與規(guī)律離譜得太遠了,只能看看罷了。豬本會游泳,讓豬第一次游泳還失敗了,要游泳成功還得頗費一番腦筋,還得修墻建路,還得在后面又哄又打。人雖精靈,悟性夠高,就算前人有一套現成的經驗、規(guī)律留下,讓新人學習、培訓、考核,拿了證再上崗,可第一次就做對事的還是少之又少。日常生活中如小孩學步,大人學炊,新手學駕,都離不開一個學字,別說第一次就做對了,好幾次能做對了就算好樣的,更別說搞尖端一些的科技研究了。作為老員工來說,知識、設備、標準一切都在進步更新,面對新的第一次,恐怕心里也打鼓,保證不了第一次就做對。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前,也包括現在一些黨政機關的文件、工作總結、工作匯報,媒體的板著臉的社論、評論,有不少存在著標語、口號、對仗句滿天飛,也包括一些國家級的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公布。都如喜慶事放到空中的彩色球,人們只能仰望幾眼,怎么落實怎么實施,誰來督查,誰來考核。文件下過了,匯報談完了,總結上報了,社論、評論發(fā)完了。就蒸發(fā)上天了,就束之高閣了,誰也不管了。作用,只是渲染了氣氛,給領導看到了,表示了某種決心和態(tài)度。至于對國家、社會、工作、單位發(fā)展帶來什么好的作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我覺得管家的、管單位的、管政策的、管決策的、管具體實施的帶頭人,不妨學學讓豬游泳的那哥們。把智慧、精力、財力用在切實可用的措施上,在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上下功夫。
2014——2——2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