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十一)
第十一章
一晃就是三十幾歲,也該要個孩子了。李中清一提出,正中愛人小池的下懷。年底,有了他倆的愛情結(jié)晶,第一個小女孩降生了。
小女孩的到來,帶給池寶珠并不是幸福和歡樂,倒是痛苦和折磨。因為當?shù)刂啬休p女、傳宗接代的思想是非常的嚴重,特別是李中清的父母,認為生了女孩給李家斷了香火,絕了后。自小女孩出生后,池寶珠剛來時的熱情就蕩然無存了,李忠清的父母就干脆搬回了鄉(xiāng)下。帶孩子、做飯菜,洗孩子的尿片等等一應(yīng)的事情全都落在池寶珠一人的頭上。丈夫李中清雖然當面不說什么,但是心中實實在在的也有些不爽。加上工作上的不順心,每每聽到妻子的訴說,要么蒙著不做聲,要么把池寶珠吼幾句。
池寶珠在月子里,不僅沒得到很好的照顧和休養(yǎng),精神上還受到了巨大折磨,她常常摟著孩子,一個人在那里呆呆的坐著流眼淚。一月下來,池寶珠已變作兩人,沒有了昔日的笑容,只留下遲鈍呆滯的目光和暗淡無光的面龐。
從此,小池的神經(jīng)或多或少的有了些問題。
過了幾年,小池生下了第二胎。第二胎是個兒子,這給李家?guī)砹讼矚猓钪星咫m然很高興,但是父母的年歲已大,竟無力照顧她母子。(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大女兒天真活潑,人見人愛,兒子不到一歲,盡管已經(jīng)斷奶,但仍然需要人照顧。所以隨來的還有一個年輕的女保姆——老李的侄女。該女子姓李,名改秀。改秀的個子不高 ,圓圓的臉蛋,白皙的皮膚,扎兩只小辮,身穿紅色的燈芯絨外套,下著灰色的喇叭褲,青春年少,楚楚動人。
學校借來的兩個教室為復式班教室,兩間寢室,池老師住上一間,還有一間,也用作了教室。辦公室沒有,老師改作業(yè),只好在教室進行。
池老師的到來,給順意小學帶來了一定的生氣。到底是從大城市走出來的人,琴棋書畫都懂得一些。她隨身帶來的就有笛子、板胡、小提琴等樂器,課余時間,她都會拿出自己心愛的樂器,演奏一首。加上常有一些武漢下方的知識青年來湊熱鬧,校園的上空便時常響起悠揚的樂曲聲,引來學生們駐足圍觀。
下課了,老師們也沒地方去,就都擠在池老師的那十幾平米寢室里,因此,她的寢室每節(jié)課課間休息時,都擠得滿滿的。不過,池老師也很樂意。
張偉在文化室里呆過一年多,樂理知識也略知一點,看小提琴和板胡演奏的曲子悠揚動聽,也跟著練起來。不久,一些節(jié)奏平緩又十分動聽的曲子,如電影《地道戰(zhàn)》的主題曲《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得我心里亮》、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中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北京有個金太陽》……張偉也能演奏了。每到下課的時候,池老師的寢室里就熱鬧非凡,小提琴聲,板胡聲,跟著合唱的聲音,此起彼伏,猶如一場小小的音樂會。那琴聲、歌聲從室內(nèi)傳出,在校園上空久久的回蕩。
根據(jù)安排,張偉帶五年級的課程,這可讓他為難了,它本身就只讀過六七年的書,而且只有十六七歲,文化知識能否勝任且不說,學生們聽不聽話,能否把孩子們圍攏來,都成問題。因為當時五年級的學生和他的年齡差不多,最多也只有三四歲之差,再加上當時連教材也沒有。
沒有教材,張偉就給學生教當時最普遍的、能買得到的書籍上的內(nèi)容。如“老三篇”、毛主席語錄、毛主席詩詞等等。這些內(nèi)容,哪些適應(yīng)小學生,那些不適應(yīng),說實在的,張偉他一概不知。不過,他知道,在教這些內(nèi)容時也有很多困難,特別是毛主席詩詞中有些生字,有好多詞句都難以理解,有許多詞和句子都涉及到一些典故。為避免上課時因自己準備不足出現(xiàn)的錯誤和尷尬,張偉在教學前必須認真地備課,把教學內(nèi)容中的問題都要一一的弄清楚,然后再進教室上課,從不上無準備的課、無把握的課,因此,每節(jié)課都上得比較好。課堂上的氣氛也相當活躍,師生之間相互討論,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他都耐心的講解,比如教學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他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讀,通過反復的讀誦,讓學生在讀中明意,在讀中悟情。
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教學時張偉他首先介紹了毛主席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接著讓學生初讀詩詞,初步感知詩詞的大意。
然后再讀詩詞,把不認識的字、詞做上記號;并找出詩詞中的不理解的詞句;解決生字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如“惟余莽莽、頓失、原馳蠟象、欲、紅裝素裹、妖嬈、競折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略輸、稍遜、文采、風騷、俱往矣”等詞,這些詞的意思讓學生弄清楚后,就為學生理解全詩的意思掃清了障礙。
第四讓學生帶著問題反復地讀詩句,邊讀邊想:通過認真地、反復地讀詩句,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來理解是詞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談讀后的體會。
第五教師范讀詩詞,讓學生掌握朗讀時語調(diào)的輕重快慢,初步了解詩詞所表達的感情。
第六學生感情的朗誦詩詞,體會詩詞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情感。
最后,再一次的讓學生反復的讀誦詩詞,達到能理解、背誦、默寫之目的。
當時書店里也有賣《毛主席詩詞注解》的,說實在的,書中的有些注釋,張偉也不過是似懂非懂,他之所以采取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實際上也是為了讓學生在反復讀誦時,自己通過一次又一次認真地讀誦,達到進一步的理解、進一步鞏固的目的。不想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很受學生的青睞,學生都喜歡上他的課。
五年級教室就是寢室那排房子的最北的那一間,緊靠著池老師的寢室。班上的人數(shù)雖然只有二十幾人,卻把十幾平米的教室擠得滿滿的。
班上的男生占多數(shù),一隊的男生就有好幾個,而且它們的個頭又較大,這些大個子男生聚在一塊,免不了要做一些違反紀律的事來。
有一次張偉正在講課,突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個女生大聲地喊了一聲:“報告老師,他們流氓!”說罷就“嗚嗚嗚”的哭起來了。
同學們都不約而同的回過頭去,原本很安靜的教室一下子哄了起來。坐在最后靠南邊的一排桌子上的是四個男生,其中有大隊書記的兒子方光銀,靠北排的南邊是一個女生,剛才大喊的就是那個女生。張偉停止講課,從前面走了過來,問那女生是怎么回事,那女學生只是說:“反正他們流氓,讓他們自己說!”可是,問及那幾個男生,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說。
張偉當時也沒吭聲,下課了,他把方光銀叫了出來。還沒等張偉開口,方光銀就叫了起來:“又不是我干的,你憑什么找我……”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
張偉忍住火氣,小聲的說:“我并沒有說是你呀,你吵什么呀?”
方光銀不做聲了。
張偉就和他一起學習毛主席“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還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的時候,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語錄,并耐心的對方光銀說:“你的爸爸是共產(chǎn)黨員,革命干部。你呢,是革命的后代,是祖國的未來,是革命事業(yè)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把希望都寄托在我們的身上,如果我們不認真的學習,不掌握革命的本領(lǐng),不去掉自己身上的缺點和錯誤,怎能肩負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重托,怎能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shè)好?……”一番話說得方光銀連連點頭。
張偉又因勢利導的說:“所以,今天課堂上發(fā)生的事情,你必須如實地告訴給我呀!”
停了一會兒,方光銀講出了實情:“上課時,我們都在聽講,突然吳平叫我們,我回頭一看,只見吳平他拿出自己的小雀雀放在桌桓上面用手捏著玩,邢順見了,朝呂英努了努嘴,吳平就用手在他的雀雀上抹了一下,把手放進了呂英的嘴里……”
“喔……,原來如此!”張偉既好氣又好笑。
他讓方光銀去叫吳平,吳平很快就來到了張偉更前,張偉便問他說:“吳平,你知道我叫你來做什么嗎?”
吳平自知心中有愧,也曉得老師已經(jīng)知道了此事,便也沒有抵賴,小聲回答說:“知道!”
“那你就老老實實地告訴我!”張偉大聲地說。
吳平低下了頭,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聲音說的很小,還帶點兒顫抖。張偉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還讓他在班上作了檢討。
從此,課堂上再也沒人敢調(diào)皮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618170/
足跡(十一)的評論 (共 20 條)
- 心靜如水 審核通過并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