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zhèn)之鄰家小妹——南柵
遇見南柵,是偶然,也是一場意外的邂逅。路過烏鎮(zhèn)千百回,也只是見了她梳妝后的容顏。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小鎮(zhèn),無疑是傾城傾國的。只是,卸妝后的她似乎從不被世人發(fā)覺?;蛟S說,更多的人只愿意見她絕色的一面吧。
一直以來,我總很驕傲的說,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似乎是被我走了個遍。當(dāng)踩著人力車的師傅跟我說,烏鎮(zhèn)除了東西柵,還有個南柵。當(dāng)年《橘子紅了》的部分場景就是取景于南柵內(nèi)的張家老宅。當(dāng)然,這個看似驕傲的曾經(jīng)并沒有立即勾起我的欲望。直到師傅說,南柵是個頹敗,沒有商業(yè)化,也沒有旅行機(jī)構(gòu)的時候,瞬間的欲望頓時膨脹了。
當(dāng)人力車穿過一條窄窄的小巷子的時候,我就知道,這里便是我想要來的地方。
傍晚的老街上,沒有來往的游人,大多是生活在這個巷子里頭的,或者說是老街上的居民。但大多又是些老人和孩子,當(dāng)然年輕的婦人也是有的。夏天的門檻邊上,一個木頭的洗澡盆放著一盆充滿著香皂味的洗澡水,剛洗完澡的小男孩坐在門檻邊,一邊鬧著,一邊被媽媽喂著哄著吃飯。
就在我嗅著洗澡水味兒回想著小時候的剎那間,師傅說,張家老宅到了。
雖說老宅已經(jīng)是文物級別的了,但依舊是殘破的令人有些惋惜。但可惜之余,又覺得格外榮幸。師傅說,南柵再過個兩三年就要改建了,就像現(xiàn)在的西柵一樣。這話無疑像是給傷口上撒了把鹽,我有些不能接受。只是想著,還能在她一番妝容似“毀容”之前,好好看看這份難得的素顏,自然,還有無法復(fù)制的平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當(dāng)年周迅飾演的三姨太所居住的繡花樓就在老宅的二樓。以及秀禾提著燈籠從長廊的巷子里走過的情節(jié),依舊可以在老宅里有跡可循。只是,當(dāng)年風(fēng)月已去,此時,也只是殘痕了了?;蛟S,兩三年之后,這里又是勝卻當(dāng)年。
只是,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有盛自然也是有衰。不管是一個宅子的老去,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起落。宅子的庭院里還有一道門,據(jù)說張家老宅曾是烏鎮(zhèn)最富有的一個人家。門有三道,只可惜外圍的高墻與門在文革時期已被摧毀。入第二道門,得穿過一個長長的幽黑的巷子,巷子口處還掛著一個褪色的燈籠,然后便是第三道門,才入得庭院。只是,這第三道門不知何年間已上了一層鎖,再也不能隨意走動。好在,老宅里生活的還是張家的后代子嗣,我們從側(cè)門進(jìn)去的,一派殘破蕭瑟的景象實在是難以想出《橘子紅了》。
但所幸的是,南柵并沒有“紅”。原始的生活原貌依舊在這個小巷子弄堂間穿梭著。恍若不遠(yuǎn)處的東西柵欄的繁華與她的敗落沒有絲毫關(guān)系。相反,南柵的素顏在敗落中又像是一個沒落的貴族。
就像此時的張家老宅。
昔日的繁華在太平天國時,毀于一旦,所幸還有些殘留下的痕跡。但偏偏,歲月的刀子又太無情。張家老宅在沒有任何維修的年月里,漸漸風(fēng)蝕,漸漸塵封。走進(jìn)去的時候,老師傅與我們閑聊了一會兒。前后交代了張家的興衰起落。如今的殘破依舊可以在種種蛛絲馬跡中尋求到,這里曾是一個大家族。
穿過弄堂,后面是一個大花園。但如今,不是一些老房子,就是一些新房子。張家老宅的大花園早就沒了蹤影。但看面積,也可揣測出這花園也就只能是有錢人家敢造的了。只是如今,物非人非,一切早已不復(fù)存在。或許說,在兩三年后,南柵重新被開發(fā)后,張家老宅的大花園沒準(zhǔn)還能重現(xiàn)人間。
能恢復(fù)昔日舊貌,這是一件好事。
但內(nèi)心深處,依舊還是覺得有不少令人可惜的個人情感。
從老宅子里出來,已是黃昏近晚霞了。
當(dāng)?shù)氐睦习傩臻_始收著鋪子,都是一些再簡單不過的鋪子了。而門口賣著的東西,除了飲料和冰棒興許你還能張望外,其他的并不能勾起你的欲望的購物心理。鋪子都是自個兒家的,做買賣的也大都是一些老人家。同西柵的繁華與熱鬧堪比,這里簡直就像是一塊沒有人煙的荒涼之處。
沿河的水臟兮兮的,各種漂浮物在水面上仰望著天空,仰望著夕陽。偶爾一只在打撈漂浮物的小船只,會在水面上緩緩而來。穿過橋洞,在色如夢幻的夕陽下,頗有些烏篷的味道。人們住的老房子就在河邊上,往河面上延伸出去。這便是烏鎮(zhèn)的典型的“枕水人家”。
但與東柵或者說是西柵不同的是,南柵這邊的老房子更是具有生活氣息。
殘破低調(diào)的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原貌似乎在城市的中心,繁華的景區(qū)附近,從不被渲染。哪怕同是開張的鋪子,你也很難感受到這里的商業(yè)氣息。無疑,只能說是小巷子里開的幾家小而簡陋的小店鋪。
店鋪門前掛著已是枯萎的艾葉,還有褪色的聯(lián)子。站在門口,朝門前門里隨意的看個幾眼,便也覺得是自己家難得閑趣,開門做點小生意。如此來,南柵的小商貨是廉價得連腰包都懶得掏了。
我們繼續(xù)走著。我的步伐更是慢悠悠的。為了迎合如此簡陋清逸的生活,我似乎是連呼吸都不愿急促。上午從北京出發(fā)到杭州蕭山機(jī)場,等待下午一點多又出發(fā)到烏鎮(zhèn),時間已是四點多了。帶著疲倦身子,無疑間在去往客棧的路上,遇見了南柵欄,我總覺得這是七夕前送給我的最好一份禮物。
所以,我的情緒在疲倦中是興奮的??粗﹃柕?a target="_blank">景色落在水面上,老宅里,屋頂上,瓦片上,就連高高的樹梢里也能看到絲絲夕陽的溫柔。人們的生活在這樣的色調(diào)中,暖暖的,藍(lán)藍(lán)的,又帶點兒夢幻的,一直生活著。簡單,大方,安靜,幽雅,我想老人們之所以還沒有搬離這里,或許正是如此吧。
站在五六百年前的石橋上,看著被打撈上的石獅子又重新在橋頭的時候,看著老太太拿著蒲扇坐在橋墩上吹著河風(fēng)的時候,看著夕陽晚景絢麗無比的時候,我的靈魂與身體已然不是只有一個在路上了。曾經(jīng),初見烏鎮(zhèn),枕水人家的最美并沒有令我難離?;蛟S,正是西柵太多繁華,太多喧囂,古老的東西在人為的舉止下變得刻意古老的瞬間,我的心是涼著的。
后來在見到東柵,才只能說是涼著的心在真正的古老文化面前,有了一絲或一些的安慰。但如今,一次偶遇,一種相識,與南柵之間的美好感覺更多是覺得一場邂逅。
宛若鄰家小妹的清麗脫俗感,在東西紅顏前,南柵的素顏更具有江南魅力。還真是“南家有女初長成”。但愿,兩三年后,再來時,南家小女依舊是昔日素顏。哪怕眉宇間是多了一些濃妝淡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568793/
烏鎮(zhèn)之鄰家小妹——南柵的評論 (共 10 條)
- 漫步雨中 審核通過并說 娓娓道來,如履其境。
2513104166: 社會的發(fā)展主要著重于物質(zhì)文明 物是人非的變遷 我們能做的就是內(nèi)心的停留 其他的 帶著眼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