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因為我是殘疾人,在外找工作很難,為了生計,不得己,只好在大街上擺個修鞋攤點,掙錢來過日子。老實說,我對這個行當(dāng)很反感,認為不僅沒有前景,而且像乞丐坐在大街上一樣不光彩,所以我對顧客態(tài)度很不好,又沒耐心,別人對修鞋的質(zhì)量提出異議,或者指東說西提出別的要求,我就會對他們發(fā)脾氣,不給好臉色看,弄得對方不高興,我的處境也不好過。但是后來的一件事情,讓我改變了個性,同時又學(xué)會了許多。
和平時一樣,我把攤位擺好,拿出修鞋刀淋上水放在磨刀石上磨著,刀還沒磨好,就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提著一雙鞋來了,對我說:"鞋匠師傅,這鞋能修嗎?"
是一雙發(fā)黃的白色膠底護士鞋。我知道許多老人喜歡穿這種鞋,尤其是老太太,穿著舒適,走路方便。我看老太太腳上穿著同樣款式的新鞋,而這雙不僅舊了,鞋幫有幾處裂口毛邊,鞋后跟也完全磨通透底了。我把這雙鞋拿在手里檢查一遍后說:"阿姨,這鞋不值得修了,你還是不修算了。"這雙鞋破裂的地方很多,如果按上海這里的修補費計算,怕是要收取近10元的費用,而這雙鞋購價也不過7元錢。老太太把鞋拿過去左看右看,說鞋子好好的,怎么不用修呢,你給我補補,這鞋穿著腳不痛。這我知道。這些老人,不比現(xiàn)在的年青人,不管鞋是幾百還是上千元買的,成色有多新,只要開了口,磨了底,怕修補后不美觀,很容易扔掉。老年人當(dāng)然是過來人,經(jīng)歷過多少風(fēng)風(fēng)雨雨,承受了生活的磨礪,絕不會輕易扔掉一根針或一段線頭。我又把鞋從老人手中拿過來,坐在矮木凳上,系上圍衣,準備干活。老太太這才坐在那張為顧客準備的高足木椅上,見我拿出一張碎皮用剪刀剪下一小塊,她把身子往前湊近一些,又很細語地問了一句:"這修一修要多少錢啦。"
老實說,要是遇上一個年輕人,這活我就不干了,因為忙活半天,這鞋掙不了多少錢。但她是位老人,是我應(yīng)該敬重的人,就是收不了多少錢我也得干。所以我回答說:"3塊錢好了。"不想老太太卻發(fā)出一聲驚呼:"啊?3塊呀,怎么這樣貴!我都可以買一雙了。1塊5行不行?"
按照這雙鞋破損的程度,收3元錢的修補費,那已經(jīng)是非常低了。老太太居然還同我講價,并且被砍掉了一半。我心里一下不高興起來,遇上年紀小的,我又該發(fā)脾氣了,把鞋扔給對方不干了??伤且晃焕先?,我不能這樣做,只好把鞋拿起來給她講破損的程度,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修好。考慮到這雙鞋實際的價錢,最后這樁活以2元成交。(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老太太看上去七十多歲了,白發(fā)叢中還藏著幾根黑發(fā),臉露滄桑但卻透著紅潤,手腳似乎很利落,耳不聾,眼睛更不花,她總是盯著我一舉一動,在一旁嘮叨不停,一會說膠水給少了,一會說皮用的不好不耐磨。更為可氣的是,你正在干活,她把手一下伸到你跟前,指著說:"喂喂喂,這怎么行,你還得在這里補個丁。"
我總是在她指手畫腳下停下活來。我本來是個火氣大的人,是很容易發(fā)脾氣的,但在老太太跟前,我只好忍氣吞聲,耐心聽她指責(zé),再耐心幫她修補鞋幫鞋底??偹阍诙喾昼姾螅研藓昧?。
也許是人老沒什么事干,老太太拿了鞋付了錢,居然不走,坐在那兒給我拉起了家常。問我是哪兒人,在上海多少年了,家里還有些什么人。我有點嫌老太太煩,只告訴她我是四川人,在上海三年多,就一個人生活外,就自己找事干,懶得去理她了。又過了十幾分鐘,也不知她說完了什么話題,老太太終于起身,對我說:"謝謝師傅。"提著鞋走了。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寫這些文字也就沒什么意義。三天后的那件小事,才讓我心里有所觸動,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去想這件事,思考著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自身對人對事對物的態(tài)度。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去年的冬天。本來這個老太太,和那些前來修鞋的眾多老人一樣,普通,嘮叨叨,不被人記憶;她這樣的老人,我每天幾乎都會遇上,已經(jīng)習(xí)慣了他們,不去計較和理彩。大約是第三天,我正忙著干活呢,見那老太太站在我跟前,喘著粗氣,漲紅的臉頰,像是特意化了妝似的,色彩飛揚,精神十足,一只手叉著腰,一手拽住一只蛇皮袋,沖著我在哪兒微笑。她的右則旁邊,還有一個黑色的購物塑料袋,被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提著。她把袋子放在地上,用小手整理了幾下額前的頭發(fā),也是滿臉通紅,呼吸有些急促,帶著調(diào)皮的樣子望著我。我想她們一定是提什么重的東西路過這兒,累了息息,所以并不在意,只是禮節(jié)上朝老太太點點頭,就一門心思干自己的活了。大約快一個小時過去了,她們還在我旁邊沒有走。老太太坐在我另一條空著的木板凳上,而小女孩卻是坐在那只塑料袋上,一直看著我給別人修補鞋子,不曾動過身子。見我干完了活,旁邊又沒其他人,老太太才從木板凳上起身,把旁邊那個裝得鼓鼓的蛇皮袋往我跟前挪了挪,滿臉是笑,說:"師傅,不知這些你看得上啵,你拿回家去慢慢穿。"我很是詫異,不知老太太給我拿什么東西。沒等我問,老太太又說了:"這些是我兒子在冬天穿的衣服,都是新的。"老太太用手拍拍袋子,回頭望了旁邊的小女孩接著說,"她爸去了韓國也不要這些了,你拿去,冬天坐在這兒冷,多穿點,不讓身子遭罪。"
七十多歲的老人,和自己六七歲的小孫女,為了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在街頭,不讓寒冷的冬天凍著,用了那么大的力氣,把滿袋的衣服提來送給別人,是怎樣的好心人啊......霎時,我喉頭有些發(fā)熱,不知該給她們說怎樣感謝的話,只覺得這人世間,這溫暖無處不在。
因為我的生活,總是灰色的,對任何人和事,都沒好心情,所以表現(xiàn)在臉上的,也就是冷漠。有一點小事,很容易發(fā)脾氣,跟別人爭吵。自從這件事后,我就在想:與人為善,與自己為善。
衣服雖然都是別人穿過的,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再穿在自己身上,依然感到溫暖。所以去年那個冬天,我過得很溫馨,不感覺得寒冷。而我,一個脾氣不好的人,在以后的時間,對人變得非??蜌猓瑴睾痛?。從那以后,我不僅和周圍的人關(guān)系處理得很好,而且讓我改變了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心態(tài),學(xué)會了寬容,更學(xué)會了關(guān)愛。
今年的冬天又來了,我相信會與去年一樣,感覺很溫暖。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556585/
一件小事的評論 (共 20 條)
- 珂小菲 審核通過并說 請寫下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