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我小的時候是買不起書的,家里大小的孩子不餓著,還能堅持上學,扛鋤頭下苦力的父母已經是拼命了。就算沒錢買課本以外的書,我們可以準時準點聽廣播里的評書和小說連播,《隋唐演義》和《太平天國》是我記憶最深刻的兩部書,說書人繪聲繪色,至今想起來眾位英雄還栩栩如生。還可以聽記性好的很的母親時常給我們講《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靜、《林海雪原》里的楊子榮、《紅巖》里的江姐。母親還會唱秦腔《三滴血》、《薛平貴征西》、《穆桂英掛帥》,唱得最多的是《三娘教子》,在我們兄弟姊妹不太聽話的時候或悲悲戚戚或怒不可遏地唱上一段:
有為娘發(fā)下誓教兒成名。
送兒在南學讀孔孟,只望你讀書知禮有前程。
誰知你貪玩耍不把功用,有幾輩古人講兒聽。
黃香檀枕把親奉,王祥求魚臥寒冰。
商洛兒連把三元中,甘羅十二為宰卿。(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你奴才將近十歲整,還只顧貪玩不用功。
講著講著氣上涌,陣陣惡火往上升。
手執(zhí)家法往下打,活活打死你小畜生。
母親這招比什么都管用,連淘得不得了的小弟弟也會安生很長時間。
那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不光可以聽評書,聽母親講書里的故事,還可以跟我的好朋友亞亞借書看。他父親當兵退伍后在山東安排了工作,回來探親的時候經常會帶晶瑩剔透的糖紙包裹的水果糖和寫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的課外書。亞亞不光給我吃糖,還給我看她的書,我總想能有個機會回報她。一天下課,亞亞來找我?guī)退龑懫^節(jié)的作文,我很痛快地答應了,看了那么多書,寫作文信手拈來,何況才看過寫中秋和過年的作文。我把記得的漂亮的詞句都很認真很得意地寫滿了兩頁紙很激動地交給她,保證她得個好成績。作文本發(fā)下來了,她連看都沒看我一眼,把本子甩給我,紅紅的評語寫著“你見過除夕的月亮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我一下子傻了!為了能看更多的書,我看書總看得很快,一目十行,囫圇吞棗,這下出亂子了。我自己的作文平平實實老師給了優(yōu)在她們班當范文念了,我給她寫的華麗詞句包裝的《除夕夜》成了差文也念了,亞亞說我故意讓她出丑,再也不理我了。沒過多久她就搬家了,再也沒有聯(lián)系。這件事到現(xiàn)在想起來都難受,讀書再也不敢馬虎,沒弄懂的不敢隨便拿來裝門面了。
最幸福快樂的讀書時光,是在四川上學的日子,學校的圖書館可以借閱很多夢寐以求的書。那時心很靜,讀到精彩處,每個字像跳動的音符,心忍不住隨之快樂地起舞,又像錢塘江彭湃的潮水,波濤洶涌?!白x書之樂樂何如, 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 撥琴一弄來熏風;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弊x一本好書,像喝到一壺好茶,細細地酌,慢慢地品,回味無窮,其樂無窮,依戀得很,不舍得很,又怎能不讀!
有一年去山里看望表舅,沒想到接連下大雨,下雨天留客天。原以為很快就回來了,連一本書都沒帶,要拜訪的親朋舊友都見了,要說的話轉轱轆都說了,一下子不知道干什么好了,問舅母表弟上學的那些書呢,“沒用了,全都賣給收破爛的了”,我說怎么連一張帶字的紙片都找不著。舅母從床鋪底下拽出來一本滿是灰塵的老黃歷,我愣是翻了半休。那一刻我想起了《康熙大帝》里被關進大牢的姚啟圣,只要有書還怡然自得,但把書撤了,人就要發(fā)瘋了。
有了孩子以后,給孩子買了《中國神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列那狐的故事》很多書,有彩色的漂亮的插圖,有水果香味,有立體的,還有印著格言名句的書簽,可孩子不喜歡就不看。我跟他講,媽媽小時候連一本完整的小人書都沒看過,不是少了開頭,就是缺了結尾,像《岳飛傳》、《楊家將》還可以問問讀過一些書的外婆,岳飛怎么死的,楊家將最后怎么是穆桂英掛帥,梁山好漢還有誰,可有些到現(xiàn)在都是謎。聽說高爾基曾要求把一本剛印刷出來的連續(xù)故事中的錯誤當期更正,他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到下一期的,我們就是那些撿拾故事碎片閱讀的孩子,看現(xiàn)在的孩子有這么好的書,為什么就不讀呢?為什么就不珍惜呢?孩子說,媽媽你也不愛看書呀,不是看電視,就是淘寶,還說我呢。孩子說得我一下子臉紅心虛了,已經很久沒有認真地讀過書了。原以為自己這輩子離不了書,卻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慢慢地懈怠了讀書。有一次給兒子買復習資料,在書店里看到了一本散文集,突然間覺得自己還有點文藝青年的愛好,就買了回來,后來收拾房子才發(fā)現(xiàn)書柜里同版的一模一樣的書,已經蒙了很厚的灰塵,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買回來的,更別說去圖書館閱讀了,天天不是埋頭打游戲就是刷流量。剛看過一個統(tǒng)計,中國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不到一本,日本是四十本,以色列是六十四本。猶太人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就在一本書上涂上蜂蜜,引導孩子去舔,意在告訴孩子,書是甜的。正因如此,猶太人才涌現(xiàn)出了很多影響世界的大師巨匠,愛因斯坦,海涅、馬克思,畢加索、肖邦,古老的拉比格言說,“擁有知識就擁有一切”,書卷鋪就智慧路,我要讀書,我和兒子約好一起讀,把浮躁和煩憂都放下,一起享受智慧傳承的豐厚旅程。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我為自己還能與如故人般的書卷相親相知而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