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在一起瘋狂的啪啪啪,才會有后代

原創(chuàng): 快刀樹懶 三子思維 1月5日
男人找對象總是比女人更為主動些,但我認為這并不是女人口中的好色,而是人類基因遺傳下來的。在繁衍后代的時候,男人的投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無非是一個小小的精子;而相比之下,女人的投入大的驚人,除了要十月懷胎生下孩子,還需要完成后續(xù)的一系列養(yǎng)育和培育孩子長達十幾年的任務(wù)。因此,男人就傾向于廣撒網(wǎng):盡可能多地獲取性資源,盡可能多地播撒種子;而女人就傾向于釣大魚:謹慎地挑選精品,精心地培育后代。
其實不光人類如此,動物世界里也有很多行為類似于人的。我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美國著名動物學(xué)科普作家馬特·西蒙的《瘋狂的進化》。
我舉個書中的例子:澳大利亞有種小袋鼠,為了繁殖,能連續(xù)三星期不吃不喝、專注交配、精盡而亡。
為了繁衍后代,“床笫之歡”是必須的,可是競爭壓力那么大,怎么才能達到目的呢?
為了談個戀愛結(jié)個婚,動物們各有奇招,但是像寬足袋鼩這樣用生命來交配的,還真不多見。(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寬足袋鼩是種小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亞,長得有點兒像老鼠。寬足袋鼩中的小伙子一到交配季節(jié),就分秒必爭,四處抓著姑娘交配。交配季來臨之時,這種小動物體內(nèi)會分泌海量睪酮,這是一種雄性激素,飆升的激素讓它們能連續(xù)三周不吃不喝,一心交配,一次交配能持續(xù)14個小時。這個強度、這個精力,讓絕大多數(shù)雄性動物甘拜下風(fēng)。
但其實,這樣瘋狂的交配會給雄性寬足袋鼩帶來嚴重后果。小伙兒們到了最后,看似還活蹦亂跳,但體內(nèi)已經(jīng)在大出血,免疫系統(tǒng)走向崩潰,并開始脫毛,人類是禿頂,它們是“禿背”,最后雙目失明。但即便是到了這種時候,小伙兒的交配激情一如既往,只有最后的精盡而亡能讓它們停止。
小袋鼠為啥這么瘋狂呢?因為它們的交配季節(jié)非常短暫,所以要多做愛,才有后代。
再有,總有人批評說,男孩子追求女孩子,怎么老是搞一些華而不實的花架子?什么送玫瑰花啦,送巧克力啦彈吉他唱情歌或開跑車兜風(fēng)。那么接下來我就談?wù)効兹?,你可能就不會奇怪這些行為了。
我們都熟悉的孔雀開屏,其實本質(zhì)上是雄孔雀送給雌孔雀的禮物。雄孔雀通過開屏,向異性炫耀自己尾巴羽毛上的圓形花斑,爭取異性青睞。
你看,這些花斑能看不能吃,對于雌性來說毫無用處;相反,雄性拖著長長的尾巴,活動很不方便,反而更容易被天敵抓了吃掉。這不就是一件純粹吃力不討好的的事情么?
在歷史上,這個問題曾經(jīng)讓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都無比困惑。有一次,他甚至在寫信的時候吐槽:我每次看到孔雀的羽毛,我都會覺得惡心。
因為粗看一眼,這種現(xiàn)象壓根就是和自然選擇相違背的:雄性動物怎么會演化出這些對生存有害無益的特性呢?
這個問題達爾文本人沒有做出讓人信服的解釋,他甚至提出來一個相當不靠譜理論:鳥類這樣的高等動物,已經(jīng)進化出來了美感,所以喜歡找漂亮的交配。
不過,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生物學(xué)的角度去看,說簡單點吧,雄孔雀的尾巴又大又圓,并非是無用的,而是向異性顯示自己比較健康,方方面面也就很有優(yōu)勢,因此雌孔雀喜歡就不足為奇了。這就像男孩向女孩送禮物,跟表達他的心意或?qū)嵙κ且粯拥牡览怼?/p>
今天我討論這個話題不是在為男性朋友打辯護,也不想說明什么大道理,而是想讓各位知道,我們在為某一種現(xiàn)象貼標簽的時候,同時也在縮短自己的認知邊界,從而搞不清事情背后的本質(zhì)……
最后提醒一下,有生之年,多讀書吧,讓知識在一起瘋狂的啪啪啪,才會有后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anwen/vxhb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