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散文:水墨常熟7

虞山獨峙于平原之間,主峰高300米,綿延6.5公里,由西而東,狀如臥牛,南臨尚湖,東伸入城,古有“十里青山半入城,山南尚湖如映帶”詩句詠之。
虞山既是風景區(qū)。
又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全山林木蔭翳,郁郁蔥蔥,百鳥爭鳴,引人入勝。更由于昨日的紛飛細雨,呈現(xiàn)出久違的翠綠與清新,不經(jīng)意間,就“掠奪”了我手機的大部電量。
仰望,褚色石牌上的“言子墓道”大字。
垂讀,藏青石間銘刻的《論語?陽貨》古文和譯文。(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追溯千年往事,心潮起伏澎湃。
肅穆而叩,謙卑而行,不敢分神;石路微凸,芳草青翠,鳥語花香,紅濕綠潤,沁人心脾;過"影娥池",跨文學橋。過橋拾級而上半山亭……
觀開發(fā)太湖流域的始祖仲雍墓。
佇“吳國第一君”之周章墓……
再立于陽光燦爛的山巔,眺望二側(cè)蓊蓊郁郁,顛連起伏,花紅草綠,簇擁如注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虞山公園,不禁耳聰目明,感謂泛濫。
真想不到。
貌不驚人的低海拔虞山。
如此藏珍斂寶,美健相柔,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了。
遙想2500年前, 群雄割據(jù),狼奔豕突,禮崩道裂,廉消恥起,胡兔聒噪,粗鄙橫行,好一番“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憶江南 —唐?劉禹錫)”傷春惜事的憂憤情景。
這時。
一個名孔丘字仲尼的落魄私塾老師,卻奮力奔走在華夏大地。
雖窘迫而不悔,被嘲諷而不頹,棲漏廟而不倦,餓肚皮而不退,不息的講辭,大聲地呼吁,不倦地演示,勇敢地勸進……
在他身后。
跟著越來越多的崇拜者。
達七十二人。
最終,涓涓細流匯成汪洋大海,七十二人裂變成14億個子孫,威震海內(nèi)外,讓東西方文明對之趨之若鶩,膜拜頂禮……
天佑中華!
偉哉孔孟!
仰望言墓,重讀論語,撫今追昔,風雨如晦,猶如耳聞先賢教悔,感動激越,不能言語?!敖┡P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p>
不曾想過,幽詩怨詞的江南,也有著歷史大山的厚重。
不曾思忖,婉約溫雅的浪漫,也飽含憂國憂民的情懷。
這對于我,實在是一個超大驚喜,意外收獲,不亦樂乎!更因為,言偃墓昭示著一個永恒的真理:不管如何腥風血雨,天崩地裂,唯有思想,無法征服,永不停息。唯有思想的傳承,潛移默化,永無止境。唯有思想的力量,轟轟烈烈,勝過一切!
于是。
披一身山風。
踩一路青荇。
面對牌坊與石刻,我再次虔誠合掌,謙恭致敬。轉(zhuǎn)身,跑向游人如織的虞山公園。正午時分,天公作美,風不再凌厲刮人,光卻橫溢溫柔,慵懶愜意地把江南信手勾勒。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anwen/vvwmpkqf.html
原創(chuàng)散文:水墨常熟7的評論 (共 5 條)
- 浪子狐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