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失說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首次北伐,“違眾拔謖”, 任命馬謖為主帥迎戰(zhàn)曹魏老將張郃,馬謖言辭浮夸又剛愎自用,釀成了失守街亭的嚴重后果,導(dǎo)致首次北伐功敗垂成。故后世謂此乃諸葛亮一生中最嚴重的用人失誤。諸葛丞相聰慧冠世,幾近戰(zhàn)無不勝,失街亭,實謂極負盛名的千慮一失。
千慮一失,語出《晏子春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 必有一得”。晏子原話是“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思是再聰明的人,也會有大意抑或疏忽的時候;再愚笨的人,也會有考慮周全、贏得機遇的辰光。
楚漢相爭,漢軍統(tǒng)帥韓信采納被擒獲得趙將李左車建議,取得了降燕攻齊的勝利。李左車獻計后提到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被譽為兵仙的韓信,一生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可是就因為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這個致命的一失,招致被殺身滅族。
歷史上,如孔明、韓信那樣犯千慮一失低級錯誤的智者,不在少數(shù):晁錯給漢景帝上書《削藩策》鞏固西漢千秋大業(yè),獲得的卻是被腰斬族誅;曹操以鐵索連船,卻是被火燒赤壁,敗走華容道;蔣介石嚷嚷“攘外必先安內(nèi)”,沒料想爆發(fā)西安事變......
生活之中,也不乏千慮一失的案例。譬如:精心準備的一堂課程,聽課老師肯定成功之余,卻也滔滔闡述“但是”;落成的新村,居然有排水不暢等弊端得修正;名醫(yī)為病治,望聞問切思慮再三,忽然遭遇了病家怨懟謾罵......
我很平庸,當(dāng)屬愚者,因而一生中做過太多太多千慮一失的蠢事、后悔事,屢屢失著使得我知道了處事得小心謹慎。可我也有一遭千慮一得的幸運事,令我獲益匪淺:不惑之年,我毅然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為“自考”,我千方百計擠時間讀書充實自己,從而養(yǎng)成了讀書的愛好。茲事,使得我后半生獲益匪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清代劉開《問說》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xué)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nèi)f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惫仕裕彷叺糜浿爸钦咔],必有一失;愚者千慮, 必有一得”,遇事得切切實實三思而行,堅持不懈地去勤學(xué)好問。事無大小巨細,都得慎之又慎,防患于未然。所以智者莊子有言:“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anwen/vmgqpkqf.html
千慮一失說的評論 (共 4 條)
- 心靜如水 推薦閱讀并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