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根井
9.柳樹根古井
那一口古老的柳樹根井,盛裝著我童年的記憶,井臺上留下我成長的足跡。是我的生命里的情結(jié),時時從心底涌起。井里汩汩冒出的清泉,圈圈水紋蕩漾開來,漣漪了多少心事和年少時歡快的笑聲。
河套的地理環(huán)境特別,是黃河故道南遷,留下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過去的每一個村子,都有井,可打井它是一門學(xué)問,選址至關(guān)重要。紅柳地的不能選,打出來的水鹽堿含量太大,發(fā)苦發(fā)澀。只能選長馬蓮花的地方,干旱時馬蓮生長非常茂盛的地方,打井最好。因為馬蓮根深葉茂,吸收水分最多,最怕鹽堿,所以在馬蓮生長的地方打井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茂密的菅草灘,這里打出來水最甜。
打井是村子里的頭等大事,家家戶戶總動員。不用磚瓦,也不用石頭,只用老柳樹根。每戶把多年挖出來的老柳樹根全部貢獻出來還不夠,還要組織青壯年去挖,準備挖井的地方,堆疊的山一樣高柳樹根富富有余,才開始挖井。那天,村里請來了經(jīng)驗豐富的挖井老師傅做總指揮,二十幾個小伙子摩拳擦掌準備整裝待發(fā)。
開挖前,木匠師傅做好了井涵。井涵是用新鮮柳木做成的,一般厚八寸,八個角。根據(jù)準備挖的深度計算好尺寸,做好備用,木料好開鉚墝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旦闔上,就無法分開。一般井四層井涵,如果木料充足,八層的也有。
一聲令下,開挖就不能停息,二十幾個小伙子輪流挖。河套地下水位高,挖了不到二米就出水,如果是滲水,繼續(xù)挖。如果是泉水,一股一股往上冒,指揮挖井的老師傅早準備好了打麥時抬麥草一丈多長的抬桿,順著泉眼幾個小伙子要用大力氣往下擦,邊擦邊搖,一會兒堵住了泉眼,繼續(xù)開挖。啥時候深度夠了,擺好井涵,開始用老柳樹根圈井,一層壓一層,層層相扣,根據(jù)樹根的形狀互相咬合。做好一層,填埋一層土,一直到井口。(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到了,把抬桿往出拔?!皣W!”一尺多高的泉水往上冒,人們歡呼起來,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不亞于娶媳婦。打井一般在早春,地下水位低,人們把剩余的柳樹根全堆在一起點燃,紅紅的火,樂呵呵的人,上了年紀的老者把準備好的白酒遞到了打井師傅和打井工人的手中,圍著熊熊大火說啊,笑啊......
井是村莊的心臟,井代表著家鄉(xiāng)的呼喚,最早扎根此處落腳的祖先們,他們開挖出一口井,讓我們走西口的后代幾百年后仍然留在這里,出門遠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的河套兒女,時時懷念故鄉(xiāng)的柳樹井。
在井邊,河套人蓋起來了小茅屋。小茅屋里河套兒子娶回來了新媳婦,河套娃子“哇哇”墜地,河套人生生息息,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歌。
柳樹根老井,河套人不會忘記你們。
中國內(nèi)蒙古劉文忠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anwen/viwtb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