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交通大學會計學專業(yè)考研招生分析及高分復習攻略指南
一、?關于擇校和定專業(yè)
當我在大三上學期決定考研的時候,就抱著一戰(zhàn)一定要上岸的心態(tài),所以我想,報的學校一定是有一定高度但是經過努力,在正常發(fā)揮的情況下可以夠得到的學校,加之以后想留在北方發(fā)展,北京的實習就業(yè)機會也比較多,所以就想選北京的一所211大學作為目標,這樣作為雙非考生壓力也不會太大。在搜集了一些資料并參考家里同樣讀研的姐姐的建議之后,我確定了要考北交大會計學學碩,因為一方面作為理工類學校,會計學考研的競爭壓力沒有財經類211院校那么大,另一方面,北交在經管方面的學科實力也是比較強的,而且北交比較好的一點是沒有本科學歷歧視,初試不壓分,復試也很公平,綜合以上考慮北交是個很好的選擇。
北交會計學碩每年的錄取人數在10個左右,只多不少,報錄比大概在1:16,分數線并不算高,一直在360、370這個水平線上,只是在2021年有了一個大漲,到了399分,也是因為那一年專業(yè)課材料分析題出到了以前年份的原題,而且數學由于是奇數年也是近幾年最簡單的,22年分數線又回到了平均水平,甚至23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又降了將近20分,綜合來看,報考北交會計學難度不算太大,性價比是很高的。
二、?初試經驗
考研英語:
22年英語一我最后是考了80分,感覺這一年的題目相比前幾年來說要簡單一些,在備考英語的過程中我是分階段學習的:
前期——暑假之前主要是在背單詞,一開始買了紅寶書背了幾天,但感覺一是比較厚不太容易攜帶,二是書一厚就讓人感到壓力,有點難以堅持,所以后來就一直用百詞斬背考研單詞,我給自己安排固定的時間和背誦量,一天一百個,早上背一遍晚上復習一遍,大家不要覺得100個太多了記不住,50個該記不住還是記不住,這個過程重在持續(xù)多次增強記憶,過的次數多了總會有印象,大家記不住的單詞大多不是需要你拼寫的,只要做閱讀的過程中認識它知道意思就可以,到了后期不認識的單詞少了,就可以一天過200-300個單詞,按照這樣的進度,堅持到后期可以把全部的考研詞匯背7-8輪,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我很有效,持續(xù)單詞背誦也是在為后期做閱讀打基礎。
中期——真題階段,考研英語沒有必要做太多模擬題,專心把考研真題研究透就足夠了,我是從九月份開始做真題,一天一套,一開始正確率也不高,一篇錯個兩三個很正常,做錯的題我會把不認識的單詞整理到單詞本上,沒讀懂的句子看答案翻譯出來做好標記,第二天早晨再通讀一遍文章,后面題目做的多了,單詞慢慢積累、復雜句子也能理解個大概,正確率就慢慢提上來了。
后期——作文階段,除了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英語作文大家寫的都比較少,閉門造車很難有進步,所以持續(xù)的輸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作文我也是下了功夫準備的,從九月開始,每周背兩篇范文,來源主要是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后來我發(fā)現(xiàn)黃皮書后面答案的作文也寫得非常好,甚至跟王江濤作文書里的水平不相上下,而且經常出現(xiàn)一些新穎的高級表達,所以比較推薦這兩個范文來源;積累了足夠多的范文之后,到11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歸納分類,寫正面的、積極的、品質類的作文都有那些表達,第一段一般怎開頭,中間怎么過渡,舉什么例子,結尾如何升華,同樣的意思整理三四句常用的高級表達,這樣全文就形成一個比較豐富的模板,對任何正面題材都可以套用;類似的,反面題材比如環(huán)境污染、社會不文明現(xiàn)象等等,中立題材如對一事件的討論,如何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評價,這些都能形成模板,這樣,既有語言表達的積累,又有完整的邏輯框架,作文的分數一定不會低。
考研政治:
政治沒有必要太早開始,我是從暑假開始一邊看基礎知識一邊做1000題,把錯題的錯誤選項整理在本子上,做完第一遍之后又做了一遍,正確率就有了明顯提高;主觀題我主要是背誦的肖四,這個大家一定不要偷懶或者有僥幸心理,只背前兩套或者是挑自以為的重點,因為真題是有一定的反押題傾向的,所以肖四覆蓋的題目盡量都背下來。
考研數學三:
數學我開始的比較早,從過年前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的看一些基礎課,年后開始系統(tǒng)學習,高數和概率論部分一直跟的張宇,他講課很清晰、邏輯思維特別好,能把這個知識點前因后果、邏輯推導講的很明白,口齒也很清楚沒有口音,所以聽起來就很舒服,而且在講課過程中也比較有意思,能激發(fā)我學數學的積極性;中期學線代有些不太明白,就去看了李永樂老師的課,感覺確實講的更加清楚通俗易懂一些,很適合基礎較弱的同學,所以線代推薦跟李永樂;后期還關注了武忠祥老師的公眾號,跟著做每日一題,這些題目都有一定難度,第二天都會有武老師的視頻講解,講的也特別好,所以總的來說,高數概率論推薦張宇、武忠祥,線代推薦李永樂。
考研專業(yè)課:
專業(yè)課的參考書目是803張明玉老師的《管理學》,理解上沒有什么難度,主要是背誦壓力比較大。我從六月份開始系統(tǒng)背誦,一章3—5天的進度,由于內容多,每天要花至少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背專業(yè)課,而且在前三遍背誦的過程中,可能上周背的東西下個周就什么都不記得了,這個非常正常,前三遍背完都是這個效果,從第四遍開始才漸漸對知識點有了大概的印象,在前三遍背誦的過程中,配合著做參考書目的配套習題冊上的選擇,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后面十月份背完第四遍基礎知識之后,我開始做真題,先是主攻客觀題,選擇判斷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什么特別難的,遇到錯題看一下正確答案就能理解,遇到書上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點的就記憶下來,這樣的題目不多所以不需要太擔心;到了主觀題階段,我主要以看答案總結思路為主,如果系統(tǒng)的看過每一年的主觀題答案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思路基本上都是課本知識點+結合材料分析,只要對課本知識點背誦的熟練,看到題目要求就能立刻反應出這是哪一章哪一節(jié)的內容,把課本知識點羅列上之后,再去材料里找對應的句子,加上自己的分析,這樣分數一定不會很低。
后面關于備考,我還是覺得有比較吃力的部分,于是各種對比和考慮之下,報了新祥旭考研的一對一課程,是根據我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制定的授課計劃,更貼合我自己的學習習慣,所以整體下來效率比較高。并且會提供比較齊全的真題、筆記和講義等資料。大家可以自主對比和選擇。
三、?考研復試經驗
北交會計學復錄比不超過1:1.2,去年進復試17人實際錄了14人,所以只要進了復試就有很大幾率上岸。
雖然初試總分410+,但是由于我是跨專業(yè)考的會計學,復試備考的壓力還是挺大的,復試的參考書目有三本,注會的會計和財管,還有馬忠老師的《公司財務管理》,雖然理解難度不大,但是很多沒有接觸過的概念學起來還是比較吃力,所以我主要采取背誦記憶的策略,因為我們線上復試沒有筆試,問的專業(yè)課問題也不會特別復雜,所以把定義、相關概念、方法記憶下來,即使問到沒有準備的細分的點也能根據自己背過的東西回答一點相關內容。復試時候問的問題也比較簡單,只要認真復習都能回答出來。
對于英語面試的準備,我是和同樣進面試的室友一起,每天給對方提問一個日常問題,先面對面交流,看看在第一時間能說幾句,結束之后回去自己整理語言形成文字,然后背下來,晚上復習一遍,這樣每天積累既可以訓練語感,也能鍛煉和別人用英語交流時的思維和膽量。
對于綜合面試,除了準備PPT自我介紹之外,我還在圖書館閱讀了一些關于會計學領域的書籍,對相關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了解和整理,我想的是,老師知道我是跨考生一定會問我對會計學專業(yè)有什么看法或者是了解(確實問到了),總不能要考這個專業(yè)但是一問三不知,要讓考官老師看到我們認真準備的態(tài)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另外,本科如果參加了競賽或者是有論文發(fā)表一定要把競賽或者論文的內容熟悉一遍,老師會重點問。最后,大家一定要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帶微笑、落落大方,對于老師的提問要有禮貌,遇到不會的問題也不要慌張,短暫思考、答一些與之相關的內容,言之有物即可,其實復試的過程中,老師更多的是看大家的談吐和態(tài)度,大家的分差都不會很大,自信應對即可!
四、?對學弟、學妹的建議和鼓勵
考研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是一場持久戰(zhàn),所以對我來說,積極樂觀備考的心態(tài)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時刻記住,我們考研是為了去一個更高的平臺,去爭取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奮斗,手里的書本就是通往更好明天的階梯,經歷漫長的黑夜總會見到黎明的曙光。我之前聽說這樣一個說法,“考研就像是在黑暗中洗衣服,不到天明你永遠不知道洗干凈沒有”,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xù)的努力,不要總是去想要考多少分,有多少人和我競爭,想這些是沒用的,只會給自己增加焦慮;重要的是,這一天我學到了幾個知識點、背過了多少單詞、填補了幾個知識漏洞,把手頭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量變總會引起質變的。
最后,真誠的祝福大家,心懷夢想,如愿以償,都能收獲來年一個美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