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800萬商家參與公益,淘寶做對了什么?
互聯(lián)網(wǎng)正在退潮,但“雙11”依然火熱。
無論人們喜歡“雙11”與否,都不可否認,一年一度的“雙11”是這個星球上最瘋狂的購物節(jié),人類無盡的物欲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電商平臺在其中扮演著一個備受爭議的角色,一方面,他們帶來了繁榮,另一方面,他們也帶來了一連串的問題:巨大的浪費與人心的躁動不安。
電商平臺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責任?
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普遍加強了在公益事業(yè)方面的投入,例如,阿里在今年“雙11”前夕對“公益寶貝”計劃進行了升級,而這一計劃在過去15年里動員了超過800萬商家參與,促成超過473億筆訂單;累計7億消費者購買,幫助了4300萬人次。
曾有一個CSR的從業(yè)者問我,怎么看待企業(yè)“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企業(yè)做公益,是為了彌補資本主義的原罪嗎?
這個問題沒法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只能說,客觀上,在過去20余年里新經(jīng)濟公司的“破壞性創(chuàng)新”的確讓社會承受了很大壓力,但在主觀上,新經(jīng)濟公司運營者希望扮演一個社會建設者的角色。
破壞與建設,同時發(fā)生,但并不發(fā)生在同一個維度,所以“先污染后治理”是個偽命題。
本文主要探討新經(jīng)濟公司的“建設性”,還是以阿里為例,無論如何,動員800萬商家參與公益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創(chuàng)舉,為公益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增量,他們做對了什么?
阿里公益此次對“公益寶貝”計劃的升級,依然聚焦在“進一步激勵商家參與”。
1、用“公益”提升商家價值
阿里想了很多辦法,賦予商家社會榮譽感,比如,通過愛心商家榜單、增加商家公益專屬標識等?,F(xiàn)在,在淘寶搜索“公益寶貝”,可以看到愛心公益商家的排行榜:

在榜單前列的母嬰品牌“十月結晶”加入“公益寶貝”計劃約有10年,曾參與多個公益項目,包括“光的女孩守護”計劃、中國媽媽“養(yǎng)育未來”等,亦曾獲天貓頒發(fā)的“年度愛心公益品牌”獎。自2018年來,十月結晶的公益寶貝累計捐贈2836萬筆,近70萬元善款。據(jù)十月結晶新消費事業(yè)群總監(jiān)王水鐘介紹,目前店里80%的商品都是公益寶貝。
王水鐘說,公益的品牌更能受到相關消費者的青睞,“如果我是消費者,潛意識里我可能會(對公益品牌)更有親近感,如果兩個(同類)商家讓我選,我肯定會選擇有愛心、有公益品牌的(商家)去購買?!?/p>
另一方面,王水鐘認為,打造公益品牌對企業(yè)文化也有益處?!拔蚁嘈?,95后、00后這一批新的孩子,更愿意加入有愛心的企業(yè)和團隊?!?/p>
值得一提的是,當Z世代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意愿和購買選擇正開始影響整個市場。有報告顯示,Z世代對主動采取可持續(xù)發(fā)展措施,承擔社會責任的品牌更有好感。在關注產(chǎn)品品質的同時,新一代消費者也愈發(fā)注重品牌背后傳遞的價值觀、理念等。
據(jù)2016德勤千禧一代調(diào)查報告顯示,千禧一代通常將個人意義放在組織目標之前,他們理想的雇主是與自己一樣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商業(yè)機構而非單純逐利。他們期望企業(yè)能從社會責任踐行的角度,提升對內(nèi)部員工、外部客戶以及產(chǎn)品本身的關注。
2、引商家深度介入公益
阿里商家(包括但不限于淘寶、天貓等)在上架商品時,可參與“公益寶貝”計劃,設置一定的捐贈金額或比例,成交后即捐到指定的公益項目?!肮鎸氊悺钡木栀浽诮灰讜r即自動完成,最低可以設置幾分錢。不過,對許多商家而言,通過“公益寶貝”計劃捐贈更多地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往往只停留在捐贈層面,并無太多介入。
目前,阿里正有計劃地引導商家更深層次地參與公益。多年來,阿里公益致力于動員商家,讓他們前往一線體驗公益項目,并參與到項目傳播、評估等環(huán)節(jié)。
今年9月,在阿里公益和天貓母嬰行業(yè)的牽線下,王水鐘與其他母嬰品牌負責人來到江西尋烏,參訪當?shù)氐摹梆B(yǎng)育未來”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
在王水鐘看來,除了直接感受到公益的價值,到一線走訪也是一次深入觀察消費者生活的機會?!拔覀兒芏鄰S家、商家都是來自江浙滬地區(qū),去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偏遠地區(qū)的)用戶需求可能跟城市消費者不一樣,這為我們產(chǎn)品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提供了參考。”
該項目的養(yǎng)育師鄺麗華對參訪的商家說:“我此前在外地打工,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回來尋烏做了養(yǎng)育師之后,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還學習了很多專業(yè)的養(yǎng)育知識,能對周邊家庭的孩子提供幫助?!?/p>
王水鐘說,商家擁有較大的自由度,包括設置哪個產(chǎn)品為公益寶貝、單筆捐贈金額和比例多少、捐給哪個公益項目,都可以自己選。商家也可以對公益機構提要求,包括了解項目和資金的走向、是否公開透明等等?!白鳛榫栀浫耍@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p>
3、幫商家精選公益合作伙伴
公益機構亦是“公益寶貝”模式里的重要一環(huán),但公益機構想要進入阿里公益的體系并不容易。
學者盧瑋靜指出,對申報“公益寶貝”計劃的公益組織來說,須經(jīng)歷層層選拔和多輪考核,被稱為行業(yè)內(nèi)申請難度系數(shù)最高的項目。但一旦申請成功,入駐平臺將帶來大額的項目捐贈資助;同時,獲得“公益寶貝”項目資格意味著項目本身的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水平處于相對高的水平。
在幫商家尋找公益合作伙伴時,阿里公益的策略是“優(yōu)中選優(yōu)”,在過去10余年里都遵循“少而精”的原則。
以中國扶貧基金會的“童伴媽媽”項目為例,該項目在2016年上線阿里巴巴公益寶貝平臺,目前累計獲得了150多萬商家的支持,有超過16億人次的網(wǎng)友捐贈,服務了江西、貴州、湖北等6個省67個縣,766個村子,將近50余萬鄉(xiāng)村孩子。
今年雙11期間,商家捐贈的公益寶貝善款,將重點用于幫助“一老一小一困”,比如,中國扶貧基金會的“頂梁柱計劃”、“童伴媽媽”、愛德基金會的“爸媽食堂”(如下圖示)等。目前,已有10萬淘寶天貓商家在設置公益寶貝時,選擇加入了這3個公益專項。

?
?? 在淘寶搜索公益寶貝,可見其重點推薦的一些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入駐公益寶貝的公益機構都要進行透明化披露工作,每個月固定反饋資金的使用明細;如果出現(xiàn)大量投訴或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行為,公益機構也會被清退機制清退。
4、區(qū)塊鏈技術的應用商家的背后,是消費者。
此前,“公益寶貝”計劃在商家的圈子知曉度頗高,但消費者的參與感很稀薄,很多人壓根沒注意到自己其實也給“公益寶貝”作了貢獻。
這背后有一個難題。公益項目從籌款到執(zhí)行的鏈條非常長,捐贈人往往難以感知這些錢與項目究竟產(chǎn)生了什么作用,一般也懶得查自己的捐贈花到了哪里,進度如何。
為此,阿里推出“鏈上公益”計劃。此項目以區(qū)塊鏈為底層技術,實現(xiàn)了善款可上鏈、過程可存證、信息可追溯、反饋可觸達、多端可參與。
比如,你購買了參與“公益寶貝”計劃的商品,而背后的公益項目恰好也“上鏈”,那你打開支付寶,搜索“鏈上公益”,就可以查看這筆善款捐到了哪個項目,執(zhí)行狀態(tài)如何,精細到可以看到具體哪個受益人拿到了你捐的錢,當然,出于隱私保護,只能看到部分信息。

? ? 在支付寶搜索鏈上公益即可查看上鏈項目的動態(tài)
目前,已有40家公益組織(包括30家公募基金會和10家非公募基金會),約80個公益項目上鏈。
不過,鏈上公益計劃現(xiàn)在只能在支付寶端打開,對于消費者來說還不是那么便捷。對此,阿里公益方面表示,希望未來在手淘端,消費者也可以看到“公益寶貝”的每一筆善款去向。(來源:共益資本論公眾號;作者:羅苑 黎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