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一壺收,黃河壺口
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天下黃河一壺收,黃河壺口
滔滔黃河進入晉陜大峽谷后,寬闊的河床緩緩地聚攏,上游數(shù)百米寬的浩瀚激流到達龍王山時,由于受到河床走勢的影響,河水驟然收斂,黃河涌動、翻騰、傾瀉而下在深不可測石槽中,形成一個寬50米,落差30余米的巨大黃色瀑布,因其形似茶壺注水,故稱“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東岸在山西臨汾吉縣,西岸是延安的宜川縣。兩省兩岸均可觀黃河壺口。
2009年8月我來到山西吉縣一側(cè),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壯觀景象。

吉縣因地勢險要,“古不被兵”而得名,黃河壺口瀑布景區(qū)位于壺口鎮(zhèn)。夏季是北方的雨季,是壺口水量變化最大的季節(jié),如果遭遇連綿暴雨,景區(qū)將關閉。

還未看到黃河水就聽到隆隆的黃河咆哮聲,這就是旱天響雷,為壺口一奇??茨菦_天的巨浪咆哮著、翻滾著,猛烈地左擊右打兩岸的石壁,狂放地奔騰向前,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如萬鼓在齊鳴,如巨壺在沸騰,你的血也會立即沸騰起來。其排山倒海的雄壯之勢,素有“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之譽。

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日演劇隊從陜西宜川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zhuǎn)入?yún)瘟荷娇谷崭鶕?jù)地。他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寫下了朗誦詩《黃河吟》。后在延安經(jīng)冼星海改編譜曲,就是著名的代表中華民族之魂的《黃河大合唱》。

水底冒煙,是壺口瀑布的另一道景觀。滾滾黃河水墜入落差30米的石壕中,在深墰中上下翻卷,巨大的落差激起漫天水霧,狀若水底濃煙滾滾。

在陽光照射下,在岸邊找好位置和角度,很容易看到“彩虹通天”的自然景觀。陽光在水霧上折射形成彩虹,有時彩虹從天際插入水中,似長龍吸水。

旱地行船的景觀已經(jīng)看不到了。黃河曾經(jīng)是航運的黃金水道,古往今來,所有的過往船只到此,由于無法船行只能將貨物御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游碼頭。由于河岸比較寬、平,全由堅硬的砂巖構成,“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這種河岸條件,靠人畜和機械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圓形木杠,托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游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xù)下行。千余年來,船在岸上“走”過留下的痕跡仍清晰完整。


有道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壺口的壯觀、咆哮,你只有親臨現(xiàn)場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又過了八年,我來到陜西宜川黃河壺口,山西、陜西游客隔河相望,兩邊的驢子也不盡相同。
陜西宜川黃河壺口


山西的驢子

陜西的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