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倍增管的基本原理
光電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簡稱PMT),對于第一次接觸的用戶來說可能比較神秘,對其認識可以從名稱中了解一二?!肮怆姟北硎镜墓δ?,顧名思義,就是把光信號轉(zhuǎn)化為電信號;“倍增”代表PMT的結構,其內(nèi)部由多級倍增極構成,用于放大轉(zhuǎn)化來的電信號;“管”即為形狀,典型的PMT主體為圓柱形,但隨著應用需求的增多及開發(fā)技術的提升,其他不同形狀的PMT也越來越多,如圖1所示。

傳統(tǒng)PMT是一種真空玻璃管,由入射窗、光陰極面、倍增系統(tǒng)和陽極等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光透過入射窗后到達光陰極面,由于光電效應光子轉(zhuǎn)換為電子,經(jīng)過聚焦極和各倍增極后實現(xiàn)電子倍增(二次電子倍增),最后由陽極輸出電流信號。此外,還有一些外形及結構比較特殊的產(chǎn)品,如Channel Photomultiplier (CPM)、Micro PMT (μPMT),此處不做特別介紹。以下以傳統(tǒng)PMT為例分別介紹各部分特性。

入射窗
不同入射窗材料對紫外線的吸收特性有很大區(qū)別,這也決定了PMT光譜范圍的短波區(qū)界限,常用窗材如表1所示。
窗材種類????短波界限(nm)?????? 特點
硼硅玻璃????300????????????????????????????與PMT芯柱使用的可伐合金膨脹系數(shù)相近,使用廣泛,但不適合做紫外線探測
UV玻璃(透紫玻璃)????185????易透過紫外線
合成石英????160????有“過渡接”*,需小心使用;氦氣易透過石英,因此不能在有氦氣的環(huán)境中使用
藍寶石????150????紫外線的透過率處于透紫玻璃和合成石英之間
MgF2晶體????115????幾乎不水解
* 石英的熱膨脹系數(shù)和PMT芯柱絲使用的可伐合金有很大差別,所以在與芯柱部分的硼硅玻璃銜接時,中間要加入數(shù)種膨脹系數(shù)逐漸過渡的玻璃,即“過渡接”。
光陰極面
光陰極面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光入射后,材料中的價電子吸收光子能量而向表面擴散,越過真空位壘后成為自由光電子并發(fā)射到真空中,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存在一定概率,即為PMT的量子效率(后續(xù)文章中會詳細介紹)。光陰極面按光電子發(fā)射過程可分為反射式和透射式,對應側(cè)窗型PMT和端窗型PMT。
光陰極面的堿金屬材料和制作工藝共同決定了PMT的最大響應波長和長波截止波長,同時也決定了其外觀顏色的差異,如圖3所示。

電子倍增系統(tǒng)
PMT中的電子運動是由電場決定的,而電場又受電極形狀、電極配置和所加電壓的支配,為使PMT具有最佳性能,需要對其電位分布和電極結構進行優(yōu)化。光陰極面發(fā)出的光電子經(jīng)過從第一倍增極到末倍增極(最多19級)的倍增系統(tǒng),可以得到10倍到108倍的電流增益。
倍增極有許多種類,由于其結構、倍增極的級數(shù)的不同而使得電流增益、時間響應特性、均勻性、二次電子收集效率特性等不同,要根據(jù)使用目的做相應的選擇。各倍增極種類如表3所示。

陽極
PMT的陽極部分負責將經(jīng)過各級倍增的二次電子進行收集,并通過外接電路將電流信號輸出。陽極結構的設計要確保陽極和末倍增極間的電位差合適,以避免空間電荷效應,從而獲得大的輸出電流。